“心走近了,海峽就是咫尺”--第七屆海峽論壇綜述

同胞之間的交流關鍵要從‘心’開始,促進心靈契合。心走近了,海峽就是咫尺;心走遠了,咫尺也是天涯。”6月14日,伴隨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的致辭,論壇大會正式舉行,第七屆海峽論壇各項活動全面展開。本屆論壇以“關注青年、服務基層”為主題,由大會活動、青年交流、基層交流、經貿交流共四大板塊17項活動組成。在為期一周的時間裏,這場由兩岸嘉賓參與的規模最大的民間交流大戲以各種形式在福建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熱鬧上演。

歡聚八閩  共襄盛舉

是一年鳳凰花開。自2009年以來,每年6月的一周裏,都有萬名台灣鄉親跨海而來。兩岸同胞歡聚一堂,面對面敘親情、祭先祖、談夢想、商合作、逛廟會,八閩大地處處呈現兩岸一家親的火熱場景。

伴隨著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一路向前,已經走到了第七個年頭的海峽論壇。歷經兩岸同胞的精心培育,從摸索啟程到漸人佳境,不斷增強活力,不斷提高實效,“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特色更加鮮明,更容易為兩岸基層民眾理解與接受,其交流合作的成果,更為貼近基層百姓的生活,因此也更為兩岸民眾所矚目和期待。“兩岸基層民間交流第一品牌”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本屆論壇圍繞立足創新、增強實效、活躍氛圍三個目標展開。

一是立足創新策劃活動。積極引入“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生態文明等兩岸社會關注的熱點,嘗試將活動與行業特點緊密結合,促進兩岸同業的交流與合作。

二是緊貼實效設計活動。安排了同名村交流、青年創業競賽、共同家園論壇、兩岸殘障人士嘉年華、社區互動、民間宮廟敘緣、社會公益、職業教育交流等活動,力求實實在在地服務基層、服務青年,促進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年交流。

三是圍繞活躍氛圍安排活動。論壇大會更加新穎、更接地氣,兩岸特色廟會安排了“海峽論壇之夜”民間文藝匯演、兩岸文創大超市和“童玩大遊園”等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營造兩岸嘉年華的氛圍。

攜手發展  共圓夢想

6月14日,第七屆海峽論壇大會在廈門海峽會議中心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俞正聲在致辭中首先受習近平總書記的委託,向參加論壇的兩岸同胞特別是來自台灣的鄉親們致以誠摯問候。

俞正聲說,本屆論壇以“關注青年、服務基層”為主題,充分體現了論壇面向兩岸基層民眾的方向,彰顯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破壞兩岸關系發展,是阻擾兩岸同胞交流、實現心靈契合的最大障礙。我們將始終如一地支持兩岸同胞交流,堅決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勢力的阻擾破壞。繼續推動兩岸同胞擴大交往,讓更多台灣同胞參與到兩岸交流的大潮中來。

俞正聲表示,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關系的前途掌握在大家手中,兩岸關系的未來需要大家共同開創。只要兩岸同胞齊心協力,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前景就會更加光明,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夢想就會早日實現。

中國國民党副主席郝龍斌以及兩岸青年代表、台灣基層代表在發言中表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也是兩岸民眾的共同心願。兩岸民眾是兩岸關系發展的最有力推動者,兩岸民眾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期待和追求,必能使兩岸關系行穩致遠。

開幕式前,俞正聲還參觀了海峽論壇回顧展,在展板前同兩岸殘障人士代表親切交談,並會見了參加論壇的部分兩岸嘉賓和主辦單位代表。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第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副主任龔清概、龍明彪,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省長蘇樹林,中國國民党副主席郝龍斌,親民党秘書長秦金生,新党主席郁慕明,台灣22個縣市代表以及來自台灣相關黨派、工會、青少年、婦女、宗教、農業、科技、金融、體育、醫藥、新聞出版、影視等界別和民間社會團體的臺胞代表出席論壇。

走近基層  與民同樂

論壇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等分別到論壇會場看望台灣民眾,並與兩岸基層民眾交流互動。

6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來到廈門市海滄區青礁村院前社出席兩岸“同名村、心連心”交流活動,並與部分前來參加第七屆海峽論壇的鄉親座談。

俞正聲指出,兩岸同名村是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現象。中國人不論走多遠,血脈意識、鄉土情懷都是不會改變的。無論是400年前到寶島開荒的先民,還是60多年前到台灣的大陸各地民眾,在台灣都願意修族譜、建堂號,目的就是為了不忘根本。同名做安徽殘疾手工藝人的剪紙模特,不到一分鐘,一副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海峽論壇的活動安排豐富多彩、廣泛多元、照顧基層。與會者可以到兩岸也是同根村、同心村,它飽含著同  便出現在大家眼前。

特色廟會上品嘗地道的台灣小吃,可胞們的愛鄉愛土之情,也是在告訴後人,兩岸同胞是一家人。過去兩岸關系歷經曲折,但兩岸鄉親的交流一直沒有中斷.現在兩岸往來更加方便,鄉親們更應多交流、多來往,而且要讓年輕一代更多參與進來,讓同胞的根脈連得更緊、心拉得更近。兩岸同胞應該攜起手來,共同開創美好生活。

6月13曰上午,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職業技能展示活動在廈門五緣灣陽光藝苑舉行,中台辦、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參觀了展示活動。

張志軍表示,這是首次將殘障人士交流活動納入到海峽論壇,兩岸交流應該要有殘障人士這個特殊群體的一席之地。

隨後,張志軍走向手工藝技能交流演示區,24名兩岸殘障手工藝者現場演示22項手工藝技能,張志軍受邀來自台灣的聽障殘疾手工藝人朱建安,也幸運地讓張志軍當起了自己的模特。一會兒功夫,一副生動的Q畫躍然紙上,贏得大家的連聲稱贊。

張志軍表示,自己當了兩次模特,一個是正面模特,一個是側面模特,希望大家能看到兩岸殘障人士全方面技藝的展示。

本次職業技能展示活動,不僅有書畫創作區、技能交流演示區,還有書畫作品展示區、技能作品展示區、手工藝產品銷售展示區等六項內容,共展出兩岸殘障人士書畫80幅,手工藝作品175件。

交流活動  亮點紛呈

擴大民間交流、服務基層民眾一直是海峽論壇的主旨。帶著濃濃的“泥土味”、暖暖的“鄉親情”,本屆以去同名村、鄉鎮村裏對接活動上話敘鄉情。本屆論壇涵蓋了職工、青年、婦女、科技、金融、中醫藥、氣象、農業、教育等各個領域。

從本屆論壇來看,既是對前六屆論壇的接續,同時也體現出不同於以往的特色。“關注青年、服務基層”這一主題,就充分體現出緊緊把握兩岸關系發展脈動,與時俱進、不斷進取的時代特徵。2014年以來,兩岸關系穩中求進,同時也出現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其中反映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兩岸青年彼此之間還存在相當的隔閡,缺乏溝通交流,對彼此的認同感還有相當的落差。兩岸青年一代如何能夠更加緊密、順暢地交流,用溝通與交流化解隔閡與歧見,不僅關系兩岸關系大局穩定,也攸關兩岸的未來。大陸多次提出要增進兩岸青年之間的交流,為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鋪設道路,而海峽論壇就成為兩岸青年交流合作的絕佳平臺。

青年是希望,更是兩岸的未來。“關注青年”這一主議題,時尚豐富的青年元素在整個論壇安排中格外亮眼。在海峽青年論壇這一主題下,衍派出多樣多彩的兩岸青年交流系列活動。

6月12日起,兩岸青年青春騎行、兩岸青年社團負責人圓桌會議、海峽青年創業論壇、海峽兩岸青年農業電商項目交流對接會、兩岸青年金融峰會、海峽影視季、海峽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等系列活動一一亮相本屆論壇。台灣青年社團、電商界和金融界青年、各高校學生代表出席活動,論壇組委會還邀請奧運冠軍代表參加騎行活動。海峽青年論壇運用青年熟悉的語言模武和思維邏輯,開展一系列兩岸青年交流敘緣活動,為兩岸青年搭起加深友誼、共話創業、施展才華的平臺。

同期舉辦的“海絲風情”兩岸青少年聯誼周在泉州舉行,開展“一堂課”、“一次演講”、“一台戲”、“一路遊”、“一日體驗”、“一場聯歡”等活動,讓兩岸青少年共同體驗泉州豐厚的海絲文化遺存、感受博大精深的南少林武術,充分展現泉州作為古代“海絲”重要起點城市的獨特優勢和感受燦爛的海絲文化魅力。

除了海峽青年論壇外,其它各個分論壇都有適合兩岸青年參與的時尚話題,包括“互聯網+”、“一帶一路”、創新創業、自貿區等。

本屆海峽論壇突出青年交流的生機活力的同時,還突出基層群體互動接地氣,經貿合作為民謀福祉的特點。

本屆論壇深入挖掘兩岸基層的關注點、興奮點、共鳴點,創新設計同名村、信俗文化、特色鄉鎮對接、社區治理服務等多層次、跨領域和具有“草根性”、“泥土味”的活動項目,更加體現兩岸濃濃的鄉土氣息,更容易引起兩岸同胞的情感共鳴,為兩岸同胞創造更多表現機會和展示平臺,使兩岸的草根達人和業界翹楚脫穎而出。

在兩岸合作方面,緊扣當前兩岸經濟發展趨勢,以“一帶一路”戰略啟動實施、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與新興產業發展為契機,融人時代發展的主色調,促進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取得實效。海峽金融論壇、海峽茶會、兩岸新興產業創業投資發展論壇等經貿活動,海峽科技專家論壇、共同家園論壇、兩岸特色廟會等交流活動,為海峽論壇增添了新元素、新亮點。

惠台政策  輿評熱議

發布對台惠民政策措施歷來是海峽論壇的一大特色。以往六屆海峽論壇上,大陸已發布了130多項對台惠民政策措施,涉及兩岸人員往來、經濟合作、文化教育、社會生活、權益保障等各方面,為兩岸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本屆海峽論壇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表示,將進一步為兩岸同胞交流創造更好的條件,包括對臺胞來往大陸免予簽注,並適時實行卡武臺胞証。

俞正聲主席在會上發布的這一惠台新政,立即引發台灣各界高度關注,受到台灣同胞的熱烈反響和普遍歡迎,認為此舉讓台灣同胞往來大陸更便捷、更實惠。輿論認為,這項措施惠及全體台灣同胞,真正做到“說走就走、越走越親”。

臺北華僑協會總會常務理事黃海龍在論壇大會結束後表示:“今天參加第七屆海峽論壇,聽到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剛才俞主席提到要給我們臺胞辦這個卡,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舉,我非常期待。這樣我們回家的時候不用再秀一下自己是這個家的一員,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

北京清華大學台生吳築 說,在大陸加簽需等7個工作日,這期間無法購票,若實施免簽,可大大減少簽注到期的時間壓力及生活不便。

上海台商協會會長葉惠德表示,微信上大家都在分享點贊,這項建議已向大陸有關部門反映多年,算是美夢成真,將更方便兩岸民眾往來。從企業角度,引進台籍幹部的成本將節省,讓台幹赴陸工作更順暢。

台灣旅業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許高慶表示,未來赴大陸不必再加簽注,只要臺胞証有效,就可以隨時進出大陸,“這真是很大的善意”,而且卡式証件攜帶和保管也容易。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表示,推進台灣民眾往來大陸便利是大陸的既定政策之一。免簽注顯示大陸持續對台灣人民、基層做工作,幫助兩岸民眾交流,以期增進台灣民眾對大陸的理解。

島內媒體均在顯著位置和時段播發和評論這一消息。台灣方面陸委會6月l 4日表示,此舉是“朝有助促進彼此瞭解、有利雙方互動的方向前進”,會密切關切大陸提出的後續相關具體執行細節,以期兩岸交流過程中,讓兩岸人員的交流互動能有序健康地發展,增進民眾權益與福祉。

6月15日,台灣《旺報》在題為《深化民間交流,陸開放臺胞免簽》的報道中指出,大陸開放台灣民眾入境免簽注,對經常往來兩岸的人來說省錢省時,卡式臺胞証若有芯片建檔,生活在大陸的台灣人在交通、住宿、甚至辦理行政事務時,都會更方便。

台灣《經濟日報》則算了一筆賬,指免簽政策每年將為台灣省下逾10億元新台幣。該報具體分析指出,去年台灣民眾入境大陸多達536.67萬人次,每次簽注費至少要200元,免簽後,一年至少可省下10.7億元。

台灣《工商時報》專門製作圖表講述“臺胞証演變史”,並指出,依照過去經驗,大陸官方都會藉著舉辦海峽論壇的機會,釋放出對台的優惠政策訊息,這次宣佈的臺胞証免予簽注措施,則是進一步簡化台灣民眾往返大陸的手續。

6月15日,台灣《中國時報》援引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的話指出,免簽是因應更多台灣人士的要求,不收錢是小事,最大的意義是便利。因為牽涉到要協調公安、海關許多部門,困難度不小。這一新政將方便臺胞到大陸工作、就學、就業與創業。

本屆海峽論壇是兩岸關系發展重要節點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交流盛會,無論此岸彼岸,同宗同祖中華魂;無論這邊那邊,同文同種中國心。兩岸同胞特別是青年一代,能夠從“心”出發,加強交流合作,增進心靈契合,必將擴大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美好未來。

(孫冬雪 劉麗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