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大學生賽漢字 臺灣師範大學奪冠

【中新社廈門11月1日電】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漢字技能大賽1日在廈門舉辦。來自兩岸八所高校的年輕學子同場競技,比拼漢字讀寫,臺灣師範大學力克群雄,勇奪桂冠。

作為海峽兩岸“文博會”的主要項目,本屆兩岸大學生漢字技能大賽有來自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教育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兩岸高校八支參賽隊參賽。

經過激烈角逐,臺灣師範大學榮膺一等獎,武漢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分享二等獎,浙江大學、華僑大學、廈門大學、臺北教育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獲得三等獎。

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漢語橋》不同的是,海峽兩岸大學生漢字技能大賽參與對象是海峽兩岸高校大學生,以“漢字文化搭橋、書寫兩岸民意”為主題,成為以漢字為媒、傳播文化精神、通過漢字文化連接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

大賽設漢字辨識題、漢字書寫題、成語接龍題、字體轉換題、兩岸文化常識題等題型。教育界人士認為,大賽既提升兩岸大學生的漢字認讀能力、書寫水準,也為兩岸參賽的高校學生提供了交流平臺,創造互相學習機會,增強兩岸大學生對漢字的親近感與文化認同感。

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漢字技能大賽2014年在廈門舉辦,是兩岸漢字節和海峽兩岸“文博會”的主要活動內容。

臺灣文創業者熱議“十三五”:兩岸合作迎更大發展機會

【中新社廈門11月1日電】“綠色、生態就應該是政府通過規劃去鼓勵支持的”,獲知大陸擘畫“十三五”藍圖提出綠色發展理念,臺灣“部落瞭望台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泰雅族人馬菘予以充分肯定。

一身泰雅族傳統服飾的馬菘和眾多臺灣文創業界人士正在廈門參加第八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大陸在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十字發展理念,獲得不少臺灣業界人士熱議。

在馬菘的名片上,印著其協會的目標之一“產業自主”。他介紹說,協會在臺灣一直推動綠色、生態的農業產業鏈,幫助少數民族在保持民族文化和保護生態的環境下取得發展。

在大陸更重視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的背景下,馬菘表示,願意推動臺灣少數民族與大陸鄉村、少數民族交流,分享打造綠色產業鏈的經驗。

“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也被列入“十三五”規劃的十個目標任務之一。臺灣文化創意交流協會理事長段湘麟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符合文創的精神。

在段湘麟看來,未來大陸各地必將掀起文創的熱潮,“臺灣企業不能像過去那樣只賣產品到大陸來”,而應該和大陸各城市深入合作,發展“在地的文創”,才能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兩岸文創的深度合作,在本屆文博會上獲積極推動。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許耿修告訴中新社記者,該中心已推動在大陸廈門、杭州等城市設立交流平臺,他們將邀請臺灣頂級工藝師來到大陸進行為期數周到一月的講學、交流,促進兩岸工藝業界共同發展,“攜手面向世界”。

兩岸攜手舉辦“商人節”

【中新社廈門11月1日電】由廈門總商會與臺北市商業會聯合主辦的“2015中國(廈門)商人節”系列活動1日在廈門啟幕。這是廈門自1947年11月1日舉辦首屆商人節以來,時隔六十七載重新舉辦。

以“大商言信,大益為公”為主題的本屆商人節,吸引了美國、加拿大、韓國、菲律賓和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25個社團,以及大陸各地閩商社團組織、知名企業家代表、廈門當地民營企業家近1300人共襄盛舉。

“商人節”緣起於廈門,傳承於臺灣,根植於兩岸。1946年11月1日,中國商會全國聯合會在南京成立,時任廈門商會理事長嚴焰出席會議並提出將11月1日定為“商人節”的議案,獲得與會代表一致認同並通過。

翌年11月1日,廈門市舉辦首屆商人節,全市各商店張燈結綵,休業一天歡慶。汕頭、龍岩、邵武、漳州、福清等閩粵縣市也同慶商人節。“商人節”1947年至1948年在大陸連續舉辦兩屆之後停辦,而傳承到臺灣的“商人節”,由臺灣商界每年舉行慶祝活動,至今已舉辦68屆。

主辦方稱,本屆商人節突出為商之道在於誠信以及社會責任感的社會價值觀,舉辦“商人節惠百姓”惠市活動、“華商攜手創新未來”高端論壇、“大商言信,大益為公”商人節主題晚會等三大板塊主體活動,以及企業家進高校創業分享會、孝親感恩交流會、首屆海峽兩岸眾創節、高爾夫球邀請賽、帆船體驗賽、自行車健康騎行等配套活動。

引人注目的是,港澳臺及東南亞等海外華人社團、商會組織積極協辦本屆商人節,讓兩岸的“商人節”發展成為全球華商的“商人節”。

廈門總商會第一副會長王沁稱,去年,廈門總商會舉辦110周年紀念活動,提出了兩岸同慶“商人節”的倡議,得到與會海內外華商積極回應。在今年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廈門總商會報送的《關於設立“商人節”的提案》得到了全國工商聯的重視,並作為2015年全國工商聯的團體提案提交全國政協,全國政協已立案辦理。

他表示,由兩岸商會和企業家發起的“商人節”,將逐步成為兩岸民間商業交往的重要管道,全世界華商之間互動合作的重要平臺和世界華商瞭解“一帶一路”建設和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