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十三五”,更要全面從嚴治黨

党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党要管黨、從嚴治黨,採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下,全面從嚴治党與建成小康社會、深化改革、依法治國,互相作用、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不可分割。

大事業需要大黨建,大黨建統領大事業。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劉春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從嚴治黨不僅是執政黨對人民的承諾,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重要戰略舉措和保障。”

“決勝階段”更要從嚴治黨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未來五年,我國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

打鐵必須自身硬。“只有建設一個強有力的政黨,我們黨才能夠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成為領導全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力量。”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對《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說,“因此,五中全會特別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和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且要求更嚴格、更明確。”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的環境看,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政治生態’是政治生活的大環境、大氛圍、大氣候。如果黨內存在著濫用權力、違法亂紀等歪風邪氣,會直接影響社會風氣,二者形成惡性循環,政治生態就難以風清氣正。”劉春說。

在辛鳴看來,全面從嚴治黨是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必需的戰略保障和戰略舉措;良好的政治生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邏輯必然和自然結果。

“未來五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五年,必須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這樣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研究室主任田改偉說,“黨內民主促進和帶動人民民主,黨內和諧推動社會和諧,黨內團結狀況決定著社會的整體力量狀況。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關鍵是全面從嚴治黨。”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任務看,五中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也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領導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對黨員幹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

田改偉分析說,從嚴治黨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的基本原則,但黨自身的建設如何嚴、怎麼嚴在不同歷史時期重點不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新時期,從嚴治黨有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黨的組織紀律嚴格,黨員嚴格遵守黨規黨紀,並且通過嚴格黨內紀律,來提高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水準,提高黨員領導幹部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

“只有廣大黨員幹部敢於擔當起深化改革的歷史重任和工作責任,我們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佈局才能落到實處,才能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田改偉說。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離不開全面從嚴治黨的進一步深化。五中全會公報提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全面提高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水準。

中共中央黨校党建部教授張希賢說:“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是黨的領導能力現代化。全面從嚴治黨是解決黨的領導能力現代化的基本手段。”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要實現依規治黨。”辛鳴說,“如果執政黨是有規矩的,是令行禁止的,是懂法度的、有法律意識的,那麼整個國家也更加容易建設成為一個法治國家。”

進入“決勝階段”,“要把黨的建設和全面深化改革結合起來,放到改革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大格局中去,放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去,以黨的建設推動黨領導的事業,以黨領導的事業促進黨的建設,展現出大黨建與大事業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的良好態勢。”田改偉說。

三年實踐效果顯著

党要管黨,從嚴治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從嚴治黨擺在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把管黨治黨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明顯提升,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進一步增強。

三年的實踐效果顯著。

其一,從實際效果層面看,黨風不正、貪汙腐敗在一些部門、單位蔓延氾濫的惡性趨勢得到遏制。“現在查處的腐敗案件絕大多數都是十八大以前的事。可見十八大後,震懾、高壓是產生效果了。”劉春說,歪風邪氣、違法亂紀大為減少,這是個新氣象。

其二,從思想認識層面看,黨員幹部對於必須嚴守黨規黨紀,都有了相當清醒的認識。

對此,辛鳴強調,當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都有紀律約束,並且自覺認同紀律的時候,從嚴治黨就已經完成了一大半的工作量了。

其三,全面從嚴治黨對全社會正能量的形成產生了直接的推動作用。“黨風、政風和社風,相互作用,初步形成良性迴圈。”劉春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領導幹部鋪張浪費、請客送禮不能搞了,社會大眾也反對鋪張浪費,也要節約。社會風氣逐步好轉也反過來成為從嚴治黨的良好環境。

“現階段,全面從嚴治黨最主要、最深刻的特徵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全面。”辛鳴指出,管黨治黨,我們把它當成系統工程。不僅要治標,轉作風、反腐敗,還要治本,搞制度建設;不僅要管住黨員的行為,還要管住黨員的內心;不僅管黨員幹部的行為,還要管整個黨組織的行為,給黨的組織建設立規矩;不僅管普通黨員,還要管領導幹部。

田改偉認為,三年來,党要管黨、從嚴治黨在“嚴”的基礎上,還做到了“實”和“敢”。

田改偉說,在“實”的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不是停留在口頭上、檔裏、會議中,而是實實在在地落實在行動中,重在取得實績、實效。無論是落實八項規定還是懲治貪汙腐敗幹部,就是在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中,在一個個腐敗案件的查處中不斷推進黨的建設。

在“敢”的方面,最為百姓稱道的無疑是敢於“打老虎”、打“大老虎”。剛剛結束的五中全會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令計畫、周本順、楊棟樑、朱明國、王敏、陳川平、仇和、楊衛澤、潘逸陽、餘遠輝開除黨籍的處分,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從嚴治黨未有竟時

“當前,全面從嚴治黨面臨一個新節點,已進入一個深化發展的新階段。”劉春說,在這個階段,必須正視仍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首先,當前政治生態趨好,但仍要警惕反彈。

劉春說,下一階段能否保持三年來取得的成績,防反彈、防回潮、防捲土重來,既是一個主要問題,也是一個難點。“強力反腐、大力糾風,不在於一時,也不在於一事,關鍵在於長久和全面。”

辛鳴也認為,“常態化”是鞏固成果,擴大“戰果”的關鍵所在。“在雷霆萬鈞的力度和堅定不移的決心下,全面從嚴治黨這三年來已經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祛沉屙、除痼疾,沒有堅定的決心、堅強的意志是不行的,但全面從嚴治黨更應保持常態化,自然地體現於政黨建設的日常政治生活之中。”

辛鳴認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常態化”,一可“治未病”。“唯有保持常態化,才能騰出手來前瞻性地開展工作,把可能發生問題的領域、環節提前予以重視,在政黨還沒出現毛病時提前保養,在政黨成員開始有亞健康狀態的時候及時保健、提醒”。

二可“治內傷”。“現階段從嚴治黨所面臨的、大家關注的問題,大多屬於‘皮外傷’。下一階段真正要解決的,是已經潛移默化在廣大黨員思想觀念中,習以為常,進而視而不見的‘內傷’,例如理想信念的動搖。”辛鳴說。

其次,當前“亂作為”得到有效遏制,但“不作為”仍需加力解決。

劉春認為,在複雜和艱巨程度上,打擊“不作為”更困難。

“廣大黨員幹部如何既遵守黨紀國法的底線要求,更有積極推進中央佈置的各項改革和發展任務的擔當意識?如何鼓勵黨員幹部敢於擔當?都需要在進一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尋找答案。”田改偉說。

其三,在7月底舉行的修訂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座談會上,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制度創新是永恆的課題。三年的從嚴治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也面臨著如何將經驗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準的問題。

劉春說,十八大以來,制度建設更多地關注了懲辦和打擊,下一步應該更多地強化監督和相關配套制度的建設。

“巡視制度之所以發揮了很大作用,就是因為它起到了杠杆的作用,將過去上下監督脫節、黨內監督資源各自為政的缺陷彌補了,把群眾和廣大幹部的監督跟上級的監督連接、整合起來了。”劉春說,接下來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如何發揮和組織黨內的監督力量、整合監督資源上,不能總讓紀委唱獨角戲。

(張程程 韓冰 甘蘭蕙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