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臺北23日電】民主進步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今天說,將來會建立一套機制,在民意基礎之上,全面處理轉型正義問題;另外,對於國民黨黨產處理,她也提到「不要造成過度的政治對立」。
蔡英文今天啟動產業之旅,不過,媒體詢問她,民進黨立委擬提案廢除國父遺像,這是轉型正義的一部分嗎?另外有民進黨立委要把鄭南榕殉難日訂為言論自由日,她贊成嗎?
蔡英文說,台灣歷史發展有一些大家覺得要去面對的事情,大選期間她有個政策,就是要去面對歷史真相跟轉型正義的問題,將來會建立一套機制,全面處理轉型正義問題。
她說,轉型正義主要目的在於釐清歷史的真相,也能讓大家有個討論的機會,讓社會不會在過去的歷史事件裡面分裂,而能夠因為處理了轉型正義的事情以後,這個國家可以團結地往前走,這才是真正的用意。
蔡英文強調,將來會設立機制,在民意基礎之上,全面地處理轉型正義的問題,至於哪些事情要納入轉型正義的討論,在建立機制後,就按照機制來走。
媒體追問,黨產條例草案被國民黨阻擋。
蔡英文說,黨產這件事,社會絕大數意見覺得這是要處理的事情,怎麼樣合理地來處理,才是真正的挑戰;她希望大家坐下來平心靜氣地談一談這個要面對而且必須要處理的事情,「怎麼樣合理地處理這個事情,不要造成過度的政治對立,恐怕是最具挑戰性的地方」。
蔡英文:讓生技產業成為台灣成長基石
【中央社臺北23日電】民主進步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今天啟動產業參訪之旅,首站參訪生技醫藥產業。她說,「代表我們(新政府)要發展生技產業的決心」,並要讓生技產業成為台灣成長的基石。
蔡英文今天啟動產業參訪之旅,首站到臺北市南港軟體園區與生技醫藥產業座談。副總統當選人陳建仁、新境界智庫執行長林全、蔡英文政策辦公室執行長張景森、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鄧哲明、前經建會主委何美玥陪同。
蔡英文致詞指出,今天是這個階段產業之旅的第一站,接下來一直到3月中下旬,會密集進行這階段的產業之旅,實際走訪台灣各地的產業,包括她在大選期間所提出的五大產業以及農業、海洋與其他民生相關的產業。
她說,今天產業之旅特別安排拜訪生技產業的業者,「就是代表我們要發展生技產業的決心」。
蔡英文說,這趟拜訪有兩個目的,一方面在技術層面上,希望實際瞭解產業最新的研發佈局,後續可以更精確鎖定主題,讓產官學的創新能量可以相互支援,不會分散。
她說,另外,在經營層面,希望盤點業者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很多的問題,過去已經談過很多次,今天再一次的匯整、聚焦,讓未來新政府能夠儘速地改善後續的法規障礙,還有其他必須要投入的政府支持與資源。
蔡英文說,「今天政策團隊主要成員都幾乎到齊」,而且是帶著「決心」與「信心」這兩顆心來。
她說,發展生技產業是台灣一定要做的事情,政府必須要有堅定決心,「我願意負責任的說,民進黨政府上任後,會盡我們最大努力,讓台灣的生技業有更耀眼的表現」,成為造福人類、全球一流的產業。
綠提撤國父遺像 黃敏惠號召藍委阻擋
【中央社臺北23日電】民進黨立委提案撤除國父遺像,參選國民黨主席的代理主席黃敏惠今天表示,已聯絡號召黨籍立委,堅決阻擋民進黨提案,並痛批民進黨操弄族群對立,最終的目的是要推翻中華民國。
目前請假參選的黃敏惠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民進黨擬撤國父遺像是意圖「去中華民國化」的具體表現,這也彰顯了民進黨打著中華民國的旗號,反中華民國,最終的目的是要推翻中華民國。
黃敏惠指出,今年大選甫結束,國民黨慘敗的結果讓民進黨嗅出了擴大戰果的契機,從選舉一結束,便有誣衊黃復興黨部的言論開始散播,每每暗示要國民黨解散黃復興,自斷手腳,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挑起國民黨內矛盾,加速裂解國民黨。
黃敏惠說,民進黨在國會挾著過半席位,開始針對國民黨推動「因黨設事」的黨產條例草案與正副總統交接條例草案,昨天又再次提出廢止國父遺像的提案,令人感到遺憾,更不由得令人寒顫,民進黨試圖先瓦解國民黨,後破壞中華民國的大戰略陰謀,已經昭然若揭。
黃敏惠特別指出,前總統陳水扁在2004年以總統身分再次強調「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的地位」,當時民進黨的說法是為了族群和諧,而今天民進黨竟然毫不臉紅地推翻自己的論點,這不是操弄族群對立,什麼才是操弄族群對立,「士可忍,孰不可忍!」。
黃敏惠強調,國民黨是捍衛中華民國的支柱,對於民進黨如此破壞國家體制,操弄族群對立的行為,絕不能容忍,寧為玉碎,也要全力捍衛中華民國。黃敏惠說,她已以代理主席之責,聯絡號召黨籍立委,堅決阻擋民進黨廢止國父遺像的提案成案。
黃敏惠呼籲,目前是國民黨團結一致的關鍵時刻,除了推動先期改革,身為代理主席願意協調一切資源,幫助黨籍立委在國會的作戰,讓符合全民福祉的民生法案突顯出來,對抗民進黨刻意操弄意識形態、族群對立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