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周擁抱海洋與島嶼 分享台灣不一樣的風景

【本報訊】由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澳門)與駐香港的光華新聞中心合辦的「台灣周」即日起至17日一連10天在澳門國父紀念館舉行,活動以「為島嶼說故事」為主題,共計14場大小活動。臺北經文辦主任盧長水期望透過活動向澳門市民宣傳台灣不一樣的風景。

主辦方前晚向傳媒介紹「台灣周」活動,今年「台灣周」以「為島嶼說故事」為主題,共計14場大小活動,包括展覽、講座、工作坊及兩場露天音樂會。另外,與影意志(澳門)電影協會合辦以教育及成長歷程為主題的「青春議事──台灣小影展」,分別以「愛與勇氣」及「青春紀事」兩大主題,於14日、16日及17日在戀愛電影館免費放映。

盧長水表示,是次活動邀請5位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青年夢想家、實踐家,在國父紀念館訴說他們的故事,讓澳門朋友認識不一樣的台灣,包括剪紙藝術家楊士毅,分享他從黑沙漁村、東望洋燈塔感受到的澳門,屆時將國父紀念館庭園作為展場,邀請澳門朋友一同擁抱海洋與島嶼。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盧健英補充稱,該5位社會創新達人除了剪紙藝術家楊士毅外、還包括台灣噶瑪蘭族裔音樂創作人吳欣澤,他放棄紐約畫廊及香港蘇富比的工作,用行腳認識故鄉的徐芳筠;改造台南正興街成為最具話題性一條街的高耀威;以及推動台灣冷門景點復甦計劃的「歐北來」旅遊達人蔡昇達,藉由5位社會創新達人不同的故事,帶領觀眾探索台灣人情景致。

活動期間舉辦「擁抱,島嶼交換故事」戶外裝置展,放映台灣多部紀錄片,其中楊士毅導演的紀錄片《在路的遠方看見光》,是一部關心台灣偏鄉閱讀推廣,藉由愛與陪伴帶給孩子改變未來的力量。

台灣周第二周的活動與影意志(澳門)電影協會合作,於戀愛電影館舉行「青春議事──台灣小影展」,分別以「愛與勇氣」及「青春紀事」兩大主題單元,安排5部長片、6部短片免費放映。短片作品包括《爸爸的手指頭》、《在路的遠方看見光》及描述台南奇美博物館藏品故事的《博物館藏品選粹》等。長片作品則包括:《暑假作業》、《翻滾吧!阿信》、《九降風》、《野球孩子》、《飛行少年》等多部入圍國際影展或得獎作品。

台灣周昨日下午6時半於國父紀念館開幕,以剪紙藝術家楊士毅的展覽作為開幕活動,歡迎市民前往參觀9日晚上7點半則由吳欣澤演出《從太平洋到印度洋- 西塔琴音吟遊之旅》,10日下午5點半蔡昇達與新生代創作歌手馬泳恩一同彈唱的《島哨 拼圖一台灣冷門景點復甦計畫》講唱音樂,講述用深度在地旅行,讓大家重新認識台灣。馬泳恩是花逮馬遠部落的布農族原、住民,台玖線樂圖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