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人士」引導社會預期

在中國經濟局面撲朔迷離、國內外存在各種不同聲音的當下,權威人士全面回應了社會關切。有了權威人士富有理性、專業性和邏輯性的思考,中國經濟政策才能保持定力,這才是真正的利好﹗

近日,「權威人士」第三度發聲,與以往兩次一樣,再度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和熱議。

之所以「權威人士」成為輿論焦點,原因有二:1)身份的神秘性和權威性。能以「權威人士」身份接受《人民日報》專訪,顯然非尋常人。一個很大可能性是「權威人士」並非某個人,而是代表了中央經濟決策的最核心圈子。既然代表中央,為何要以匿名身份?其好處是可以擺脫官方正式語言體系的束縛,以更大眾化的語言與社會進行溝通,更易被理解和接受;2)溝通時機的拿捏。「權威人士」總是選擇社會各界對經濟政策和趨勢比較困惑的時刻出現,且不迴避爭議問題,令輿論感到「很解渴」。

權威人士此次發聲,恰逢中國經濟一季度數據引發爭議的時刻:一方面部分指標的改善令部分人欣喜「小陽春」,但亦有不少專家擔憂反彈缺乏質量,可能引發風險上升。更重要的是,雖然中央明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但對改革如何執行、能否執行依然存在不少爭論。經濟學家吳敬璉最近說,「我們現在確實有很好的頂層設計,但是好像沒有辦法貫通」。換言之,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然缺乏足夠的共識和明晰的預期。隨著19大的臨近,政治周期與經濟周期的互動也會成為新的影響因素。2016,中國經濟步入危機後的第8個年頭,但圍繞中國經濟的疑問和困惑不減反增。

在這種格局下,如何引導社會預期就顯得至關重要。縱覽訪談全文不難發現:引導社會預期,正是權威人士此次談話的核心出發點。正如權威人士所言:「預期並非無中生有,也不是無關痛癢,它來自現實,又影響著現實。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本質上是預期管理。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更加複雜多變,導致預期不確定性加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注重加強預期引導」。

一、穩預期的關鍵是穩政策

權威人士明確提出,「怎麼穩預期?關鍵是穩政策」。就像運動員一樣,越緊張越易出錯。政策制定者亦然。自2015年以來,中國先後經歷了股市和匯市的劇烈動盪,特別是股災之後證監會的「激情救市」引發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政策透明度的憂慮,最後證監會的政策被行情牽著鼻子走,方寸大亂。新任的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2016達沃斯論壇也坦承,「中國正在學習如何溝通……中國正在學習,但改革並未脫軌。」 中金公司前總裁朱雲來認為:「目前對貨幣政策討論過多,既然說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就不要東救西救,那是擾亂市場機制的」。

針對各界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憂慮,權威人士指出,「宏觀經濟政策不能搖來擺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導向越明確,落實越有力,市場預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們還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場就會擔心遲疑、無所適從。要善於進行政策溝通,加強前瞻性引導,提高透明度,說清政策目的和涵義,減少誤讀空間,及時糾偏,避免一驚一乍,不搞『半夜雞叫』」。

在中國輿論場上,始終存在一個對「境外勢力唱空中國」的警惕。尤其是在匯率劇烈波動之後,索羅斯等資本大鱷成為假想敵。但過於強調民族主義,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問題的深入討論。但是,我們作為一個大國的國民也好、領導也好,人家愛怎麼說怎麼說,我們辦好自己的事情是第一位的。

權威人士非常難得地提出,「提高輿論引導的可信度也很重要,必須實事求是,拿捏好分寸。我們的成績和不足都擺在那裡,適當的正面宣傳對引導預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對成績不能說過頭,對問題不能視而不見,甚至文過飾非,否則會挫傷信心、破壞預期。對學術上、專業性的不同意見,要允許各抒己見,鼓勵從專業層面展開討論,真理越辯越明,對穩定預期也會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二、適應L型經濟走勢

金融危機後,西方專家提出「新常態」。中國領導人也提出「適應經濟新常態」。但對於新常態的內涵特別是經濟增速還是存在爭議。甚至在十三五提出6.5%的增長下限目標之後,圍繞增速的爭論依然。在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滑的當下,如何引導社會預期?

樂觀者認為,「中國經濟未來20年仍有年均8%的增長潛力……風景這邊獨好」,換言之,中國經濟增速會呈現U型或V型。 權威人士明確認為,「綜合判斷,我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我要強調的是,這個L型是一個階段,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今後幾年,總需求低迷和產能過剩並存的格局難以出現根本改變,經濟增長不可能像以前那樣,一旦回升就會持續上行並接連實現幾年高增長」。

樂觀者的判斷與權威人士出現差異,主要是如何把脈中國經濟的問題。樂觀者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最主要原因是外部性的、周期性的,而不是內部體制性、機制性的。不要把周期性的問題當作體制性問題,這樣可能沒有真正把問題解決,而且會創造更大的問題」。不過,權威人士則有截然不同的判斷,「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結構性而不是周期性的……」

有了這樣的判斷,對於一季度的數據改善,權威人士就要淡定得多,「今年開局的經濟形勢平穩。經濟運行的總體態勢符合預期,有些亮點還好於預期。但是,經濟運行的固有矛盾沒緩解,一些新問題也超出預期。因此,很難用「開門紅」「小陽春」等簡單的概念加以描述。不可否認,我們面臨的固有矛盾還沒根本解決,一些新的問題也有所暴露。「穩」的基礎仍然主要依靠「老辦法」,即投資拉動,部分地區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經濟風險發生機率上升。特別是民營企業投資大幅下降,房地產泡沫、過剩產能、不良貸款、地方債務、股市、匯市、債市、非法集資等風險點增多。一些市場化程度較低、產業低端、結構單一的地區,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就業問題凸顯,社會矛盾有所加劇」。因此,我們沒有時間慶祝,前面的任務更為艱巨。

三、股市回歸本位

2015年的股災教訓是沉痛的,至今還未真正擺脫股災的影響。回顧這場股災,一個重要因素是所謂「國家牛」、「改革牛」概念引發的非理性預期,即國家需要牛市,牛市是有政府背書的。最終「國家牛」演變為瘋牛。

痛定思痛,權威人士明確,「我們就明確了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股市要立足於恢復市場融資功能、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加強發行、退市、交易等基礎性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市場監管,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嚴厲打擊內幕交易、股價操縱等行為」。

四、樓市要採用正確方法「去庫存」

2016年一開年,樓市陷入瘋狂,這背後依然是炒作「去庫存」背後的政策利好預期,與2015年的股市瘋狂如出一轍。對此,權威人士明確,「房子是給人住的,這個定位不能偏離,要通過人的城鎮化『去庫存』,而不應通過加槓桿『去庫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觀、地方為主體的差別化調控政策」。

針對地方政府刺激樓市的衝動,權威人士警告說,「恢復房地產市場正常運行,去掉一些不合時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製造泡沫,這個教訓必須汲取」。特別是,中國現在房價已經泡沫化,如果進一步刺激,出現當年日本式泡沫危機並非不可能。

五、敲打地方政府

在此輪經濟增速下滑過程中,受制於產業結構等因素,東北、山西等地經濟陷入困境,引發社會關注。對於地方官員而言,走出困境是靠中央救助還是靠自己改革轉型?

對此,權威人士警告說,「分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有的比較遲鈍,還停留在原處等著熬著,指望著什麼時候『風水輪流到我家』。這兩種情況形成的分化趨勢,是規律使然……與其苦熬,不如苦幹」。因此,那些經濟壓力大的省市,更加應該拋棄「等靠要」的陳舊思維,爭當改革促進派,以實際改革行動來穩增長。

六、供給側改革要經歷陣痛

地方官員、銀行高管、國企高管都沒有動力推動去產能、去槓桿,而是希望採取「拖」的戰術被問題留給下一屆。問題是,這樣會導致風險的快速積累。朱雲來認為:「儘快脫離『穩增長』桎梏。穩增長其實是為舊經濟保底,阻礙中國經濟改革進程。今年國家已投入近2萬億的穩增長項目,其實很多都是資源浪費,為過剩產能兜底。實際上短期索性讓過剩產能快速下降也沒關係,同時把社會保障準備好。

權威人士再度明確改革的迫切性,「必須明確,依靠過剩產能支撐的短期經濟增長不僅不可持續,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這些產能要更大、痛的時間會更長。比如,一些產能過剩領域的企業,虧損加大,拖欠的工資增多,銀行很痛苦,職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麼辦?長痛不如短痛。對這些企業進行『清盤』,既可以釋放出土地、信貸等稀缺資源,也使這些企業的職工在納入社保、接受培訓後走上新崗位,看到新希望」。

供給側改革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處置「殭屍企業」。一旦企業破產,必須面對失業、壞帳等一系列問題。但不能怕痛。權威人士要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於處置『殭屍企業』。我們強調要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但對那些確實無法救的企業,該關閉的就堅決關閉,該破產的要依法破產,不要動輒搞『債轉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組,那樣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個大包袱」。

七、穩住企業家信心

最近一段時期,一些因素的變化對民營企業家心理帶來了衝擊,影響了民企的信心和積極性。特別是,今年第一季度,民間投資同比增速僅5.7%,比上年同期回落7.9個百分點,而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速高達23.3%。不僅如此,民企對混合所有制、PPP也缺乏參與熱情。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會議上強調,「民間投資下降將影響到中國經濟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民間投資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發展,而民營經濟創造的就業崗位占總數的80%以上。我們不能做晴天送傘,雨天反而撤傘的事。」

權威人士對企業家的重要性有充分認知,「企業家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供給體系適應能力的主導力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亟鬚髮揮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包括面廣量大的民營企業家。現在最關鍵的是通過保護產權、智慧財產權,使企業家既有『恆產』又有『恆心』。要建立『親』和『清』的新型政商關係,把企業家當作自己人,讓他們充分體會到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在一些具體政策執行上,不要盲目翻舊帳,使創業者有安全感」。

八、誓言「去槓桿」

所有金融危機本質都是債務危機。英國原金融服務局主席特納認為,當代經濟陷入「信貸密集型增長」,最終不可避免引發債務危機。

近幾年來,中國企業部門的「高槓桿」成為中國經濟風險的集中點。遺憾的是,儘管「企業部門去槓桿」早已成為共識,但過去幾年槓桿率不減反增。何也?

權威人士的分析極為到位,「一方面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實體經濟高槓桿,如果急於克服下行壓力,槓桿率就會進一步提高,怎麼辦?……中央一直強調不以增速論英雄……但是槓桿問題就不一樣了。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槓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那就要命了。這麼一比較,就知道工作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哪兒,就知道不能也沒必要用加槓桿的辦法硬推經濟增長。

因此,如果坐視「槓桿率」不斷上升,將把中國經濟推向險境。權威人士說,「要避免把市場的這種『超調』行為簡單理解成只是投機帶來的短期波動,而要從整個金融市場的內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槓桿是『原罪』,是金融高風險的源頭,在高槓桿背景下,匯市、股市、債市、樓市、銀行信貸風險等都會上升,處理不好,小事會變成大事」。

結束語

在中國經濟局面撲朔迷離、國內外存在各種不同聲音的當下,權威人士全面回應了社會關切。權威人士對L型走勢的冷靜判斷、對貨幣刺激不可取的鮮明態度、對「去槓桿」的高度關切,或許會被市場解讀為「利空」。但有了權威人士富有理性、專業性和邏輯性的思考,中國經濟政策才能保持定力,避免一驚一乍,形成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這才是真正的利好!作為一名經濟學者,不能不為權威人士言論所體現出的理性和責任而點讚,這是當下最需要的「中國好聲音」。

(劉勝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