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港獨」:目無法制,勾連外部勢力

從2014年9月爆發「占領中環」到今年2月「旺角暴亂」,不到兩年間香港發生的種種亂像中,幾個傳統「民主黨派」與新興「本土分離」組織的「陰謀」終於蛻變成了「陽謀」,他們極力鼓吹推動的「政治目標」也終於合流了——3月28日,一批香港青年宣布成立「香港民族黨」,主張建立「香港共和國」。

此說一出,隨即遭到強烈譴責。國務院港澳辦新聞發言人表示,堅決反對任何「港獨」言行:我們認為香港極少數人成立「港獨」組織的行為危害國家的主權、安全,危害香港的繁榮穩定,危害香港的根本利益,是包括700多萬香港市民在內的全中國人民所堅決反對的,也已嚴重違反國家憲法、香港基本法和現行有關法律,我們相信香港特區政府一定會依法處理。我們注意到香港特區政府已依法拒絕該組織的註冊,特區政府的這一做法是恰當的。

儘管「港獨」不是香港主流民意,也絕無可能實現,但它對香港政治與社會發展的不良影響、對青少年的思想毒害,卻不可小覷。「港獨」這個毒瘤究竟有什麼特徵?如何認清它的本質並不養癰為患?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近五年來,極端「港獨」思潮蔓延

「港獨」一詞躍見媒體報端的時間並不長,屈指算來不過數月,但其意識形態演變和思想淵源,早已存活數載。往遠說,香港部分人的「殖民主義」心態,並沒有隨香港主權回歸祖國近20年而有所改變。英國統治香港百年,對港各方影響根深蒂固,有人留戀殖民時代的香港,亦不足為奇。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不滿「一國兩制」、《基本法》和社會主義中國。

總之,凡中國的、回歸後的、中共的都反對;凡英美的、殖民時期的、西方自由民主的都贊成。坦率地說,這部分人雖占香港總人口比例有限,但也不是「少數」,更非「極少數」。當中也分兩類:一類是對殖民宗主國懷有刻骨銘心崇拜情懷的「知識精英」,只要有表達空間、有行動機會,就會毫不猶豫地表達對中央政府、香港特區政府的不滿,宣洩對殖民宗主體制的迷戀。

他們中有些成為後來「港獨」勢力的有力宣傳者、支持者、參與者甚至是「核心骨幹」;另一類是對現時香港特區政府政策或施政不滿、在社會與經濟發展過程中受益少甚至損益的市民。當他們的既得利益受損或個人事業受困時,往往會簡單地把問題歸咎於特區政府,盲目認為所謂「制度差異」是導致問題叢生的根源。加之近年內地訪客增多,上學、生育、住房甚至包括購買奶粉都受到衝擊,於是一些人對「非本地居民」產生厭惡。

儘管他們不會認同或接受「港獨」極端思想,但也期待出現與北京、特區政府對抗的政治勢力,幫他們改變現狀。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人的思想意識似乎更符合「東方主義論」鼻祖愛德華•薩伊德觀點。薩伊德曾對擺脫殖民統治的東方國家治理提出過一個重要警告,即「後殖民社會必然會受到各式各樣的、或明或暗的新殖民主義剝削與支配,無一可以倖免」。筆者認為,部分「懷舊」港民或許錯誤地認為,今天的香港也正經歷所謂「新殖民主義的支配」。

與百多年的香港殖民地心態或殖民主義意識形態相比較,極端「港獨」思潮的形成與蔓延不過是五年前的事情。香港學界普遍認為,最初探討香港應「尋求更大更多自治權」思想理念的首個代表人物,當屬學者陳雲,其《香港城邦論》也被視為是隨後少數極端「港獨」分子依此演繹、傳播「港獨」言論的重要理論來源。

儘管《香港城邦論》中並未出現過「港獨」字眼或鼓吹「港獨」,但作者言詞中對「一國兩制」的不滿、對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關係的不滿,甚至對內地新移民的不滿,貫穿全書隨處可見。因此,《城邦論》被視為為「港獨」勢力在理論上鳴鑼開道絕不為過。

目無法制,歪曲「本土」概念

目前來看,可以被定性為「港獨」組織(黨團)或「港獨」人士的標準,主要有三個:明確提出、制定和鼓吹「香港獨立」、「香港建國」等政治主張的組織或個人;積極宣傳、組織、策劃和參與「港獨」、或以「港獨」為目標的「社會公投」、「主權自決」活動,並主張或實施以「暴力」、「公民抗命」等極端方式爭取「港獨」、「公投」或「主權自決」的組織或個人;勾結、藉助外國反華勢力推動「港獨」的組織或個人。符合這三項標準的「港獨」組織包括「香港眾志」(4月10日新近成立)、「香港民族黨」、「本土民主前線」、「熱血公民」、「社民連」等,而參加並支持、認同和實踐其組織綱領的人,都可以認定為「港獨」分子。

「港獨」的性質非常明確。儘管他們的組織不少、成員品流複雜,但有六個共有的最基本特徵:第一,訴求鮮明。無論是公開宣稱還是默認支持,凡「港獨」者均把「香港獨立」、「建國」立為宗旨。第二,目無法制,知法違法。這些組織或個人均公然藐視和違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香港特區《基本法》、香港《刑事罪行條例》和香港《社團條例》等法律。

第三,歪曲「本土」概念。「港獨」組織或個人均竊取「本土化」概念,偷梁換柱塞入「港獨」內涵以此矇騙市民,試圖延展「港獨」的社會認知面。必須強調的是,香港歷史上的「本土意識」絕不是「港獨意識」。傳統的「本土意識」實質是「鄉土意識」,也從未排外求獨過。上述曾提及的《香港城邦論》就是打著「本土意識」幌子鼓吹「城邦自治」的典型。

勾連外部勢力,暴力偏激

第四,勾連外部勢力,亂港禍國。勾結國外反華勢力是「港獨」組織另一共有特徵,他們對外卑躬屈漆,對內氣焰囂張,凡國外反華勢力,如政府、議會、黨團、非政府組織、宗教團體、情報機構等,都是他們建立關係串聯活動的對象,有的還是他們活動經費的直接來源地。

第五,暴力偏激,手段兇狠。「港獨」分子不僅思想極端,行為也越來越暴力,甚至有人公開叫囂「以武力爭取獨立建國」。從「占中」、「旺角暴亂」,到衝擊大學校董會、衝擊立法會,每次「港獨」組織都會精心策劃、指揮行動,而且完全罔顧市民、警察安全,用磚頭、棍棒、易燃物和利器毆打現場維安警員,即便對身邊老人、婦女兒童也視而不見。

第六,青年為多,企圖參政。參加、認同和支持「港獨」理念的人以青年或學生居多。據港媒報導,「香港民族黨」成員平均年齡20多歲,包括大學生、剛畢業人士、專業人士等,其中學生約占一半。除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外,他們大都有意參政參選,特別是對今年9月舉行的香港立法會議員選舉,很多「港獨」骨幹正在備戰,揚言「如果打著香港獨立名義都可以選入立法會,那將讓世界震撼」。

由於「港獨」思潮蔓延迅速,而社會各種深層次矛盾也越來越突出激化,年輕一代對國家、身份認同存在誤區,因此很容易受到「港獨」意識影響。這不僅是香港回歸後教育的失誤,也是特區政府對青少年學生實際引導與管控能力的缺失,實在令人擔憂、深思。

(鄭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