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半程” 將總體平穩中繼續提質增效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近期發佈的7月份各項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新動力累積增強。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下半程”將在繼續收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基礎上,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的勢頭,並不斷實現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國家統計局1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2%,而1至7月份的該數字為10.3%,均明顯快於固定投資增速及進出口增速。

此外,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7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接近8%,而1至6月份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6%。

中國正致力於讓驅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對經濟的貢獻更加合理,讓消費佔據比投資和出口更重要的位置。在業內人士看來,消費升級與服務業升級互相利好。

1至7月份,儘管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比1至6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但民間投資增速回落幅度比1至6月份收窄0.4個百分點,顯示中央督促與地方努力成果有效;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4.2%,比1至6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顯現中國產業結構進一步邁向中高端;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0.8%,顯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持續推進。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應加快《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落地執行,繼續擴大積極財政政策力度,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積極性,創新投融資模式和PPP模式推廣,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與上年同期持平,而1至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2%。工業結構繼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0.7%,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2和4.7個百分點。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錢軍認為,中國經濟回暖的跡象更為明確。尤其是附加值較高的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及效益增速都顯示出比全行業更快,這也顯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另外,在經濟引擎向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轉變的同時,第二產業並沒有呈現出明顯下滑的態勢,而是成為中國經濟的“穩定器”。

7月份,高技術製造業PMI為53.2%,比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新高;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3%,比上月提高1.9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有所增強;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9%,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表明非製造業穩中向好,增速繼續加快。

在金融業和旅遊消費等行業的帶動下,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達到52.6%,為自今年二季度以來的高點,表明服務業業務總量增速繼續加快,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8.3%,比上個月上升了0.6個百分點,為今年的次高點,表明企業對未來市場發展繼續看好。

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徐國祥表示,近期陸續發佈的宏觀數據反映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發展提質增效,給投資者帶來信心;同時,隨著穩健貨幣政策、積極財政政策效果顯現,國內市場需求回暖,企業運營和盈利狀況有所改善,企業家群體的投資意願也有所增強。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的《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6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為106.7萬億元,同比增長13%。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為101.5萬億元,同比增長14.3%。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說,下半年全球各主要央行繼續維持相對寬鬆的態度,美聯儲加息進程也有所延緩,國內資金外流情況近月來已有所緩解,央行短期寬鬆條件仍然具備。“預計當前國內穩健的貨幣環境將得到延續。”

7月份,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1.8%,為下一步政策調控預留了空間;PPI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本月上漲0.2%,保持了今年3月份以來環比價格為正的總態勢。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今年下半年CPI翹尾因素整體較低,不會明顯推升物價,CPI整體運行會趨於平穩。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上行動能不足,輸入性通縮壓力不會太大。而中國去產能力度加大,產能的削減提振了價格企穩的預期,穩增長政策陸續落地,下游市場需求逐漸改善,帶動PPI企穩。

綜合近期各項經濟數據,接受採訪的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速企穩,應能實現“6.5%至7%”的區間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