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園慧們對成績與獎牌的坦然才是真正的大國心態

當地時間2016年8月9日,巴西里約,中國運動員傅園慧在女子100米仰泳項目獲得銅牌。

「第一次因為一個銅牌得主而開始關注一項體育賽事」。9日,當中國運動員傅園慧在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項目中獲得銅牌之後,在被傅園慧刷屏的微信朋友圈裡,一位叫蔣雲龍的好友寫下這樣的話。

里約奧運會的大幕拉起後,奧運健兒的表現無疑成了輿論焦點。首日無金,國人遺憾之餘,多了份淡定;斬獲銅牌的傅園慧,卻意外因率真表現而圈粉無數;對於失利運動員的評價,網友也愈發理性平和。

很多人說,從許海峰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實現金牌零的突破以來,30多年過去了,我們看待奧運、看待金牌、看待運動的心態變得不同:中國人的視野,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而日益開闊。不斷發展的中國,給了中國人更多的底氣與自信。

「泥石流」走紅,沖刷出運動員新形象

8日,參加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的傅園慧就因為率真的語言和自帶的表情包走紅網絡。

「我已使出洪荒之力!」「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我對明天沒有充滿希望,因為我對今天滿意!」半決賽後,傅園慧引爆網絡。她接受采訪時的金句連連、搞怪表情逗樂了大批網友,短短兩天,不僅個人微博粉絲數量從幾萬飆升至260多萬,各種二次元表情包、剪輯視頻也紛紛上線,與她相關的微博數量高達近30萬條,網絡報導也有4000多篇。

傅園慧的表現也一掃之前的一絲絲陰霾,讓網友們的情緒瞬間歡樂起來。「可愛、好真實的姑娘!」「看了一遍又一遍,各種開心!」「傅園慧這小丫頭的意義在於讓我們相信,國人的體育情懷除了金牌還有運動競技本身的快樂!」

在許多人的固有印像中,中國運動員總是實力超群,但四平八穩、老氣橫秋,相比之下,不按套路出牌的傅園慧顯得格外立體,難怪有人調侃她是「游泳界的泥石流」「體育界的段子手」。

逐鹿賽場,比賽結果自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待勝負的態度。現在,許多專業運動員都是在多元選擇中,出於興趣和天賦走上競技之路,他們的心理也更加健康、陽光。賽前刻苦訓練、賽時認真投入,賽後釋放自己。傅園慧這股「泥石流」沖刷出的正是運動員的新形象與新心態。

放在以前,可能會有人覺得傅園慧「不正經」,而現在,人們對她更多的是不加吝惜的喜愛之情。傅園慧之所以圈粉無數,除了俏皮的言語和鮮明的個性之外,對於成績與獎牌的坦然,也是原因之一。

首日無金、衛冕失利,留言多是鼓勵

在傅園慧走紅前,網友討論更多的,是首日無金的遺憾。不過,大家惋惜之餘卻一邊倒地選擇安慰失利運動員。

在8月6日的第一個比賽日決出的12枚金牌中,中國並未分到一杯羹。在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中,由2004年雅典奧運會冠軍杜麗與2012年倫敦奧運會冠軍易思玲組成的「雙保險」最終分居二三名;在男子400米自由泳項目中,衛冕冠軍孫楊以0.13秒之差摘得銀牌……

入賬2銀3銅的中國軍團,一度居於獎牌榜第十一位。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這是中國代表團第二次首日無金,上一次是在16年前的悉尼奧運會。

隨後,「首日無金」迅速成為網絡輿情熱點。來自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12時,與「首日無金」相關的網絡報導達8580篇、微博達33500條、報刊383篇。從留言來看,網友們大多表現平靜,並未表現出明顯的負面消極情緒。

8月7日,廣州日報官方微博發起調查投票:「首日無金,您怎麼看?」,截至8月9日10時,共有3萬人參與了投票,超過八成的網友將票投給了選項「不要給運動員們太大的壓力,努力過就好。」

面對錯失金牌,網友輿論雖然呈現多元化,既有惋惜又有安慰,但站隊卻出奇一致。

400米自由泳比賽過後,孫楊發布了一條微博:「遺憾,遺憾,我會繼續努力!」截至8月9日10時30分,這條微博已收穫將近67萬次轉發與140萬條評論。「你依然是我們的驕傲,到任何時候,加油!」「名次只是一個數字,你的努力我們看得見」「跟獎牌沒有關係,你已經很棒了,永遠支持你!」類似的留言不勝枚舉,以近乎一邊倒的態度站在孫楊這邊。

面對暫時的得失,大家的心態更平和了。

從「太丟臉」到「不著急」,十足底氣孕育平和心態

「言辭一發,心念即生」。每條留言看似只是個人觀點,但匯聚放大,卻是整個社會心態的縮影。

要知道,20多年前,一塊金牌的得失就能掀起滔天波瀾。

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衛冕冠軍、被寄予厚望的「體操王子」李寧因發揮失誤,與金牌無緣。賽後他只是對著鏡頭微微一笑,但人們的情緒還是被這一笑點燃了,不滿與苛責如潮水般向他湧去,有人說他丟了中國人的臉,更有甚者,直接郵寄刀片給他。正是在這次比賽後,李寧選擇了退役。

同樣是奧運會,同樣是衛冕失利,當相似的情景重演,正面的聲音在網絡天平上的重量卻壓倒性地超過抨擊、責怪。

28年的時間,心態的轉變是如此明顯和令人欣喜,但轉變的發生並非偶然。

自1984年以來,中國在獎牌榜上的位置節節攀升。如果說,以前,「以金牌論英雄」「贏是一切」還是金科玉律,那如今,大家的視角寬了、心胸廣了,更多的人看到了運動員揮灑的汗水與努力、賽場外的動人與有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賽失利後,很多網友評論,「這是運氣問題,與中國隊的實力無關」「很多優勢項目還在後面,不用著急」。而在社交網絡上,有不少人選擇以「斬獲銀銅」這樣的字眼代替「首日無金」,這無疑是對體育精神的認可。

的確,中國正毫無爭議地由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有雄厚的實力在,競技場上,暫時的得失已不再與國家的「面子問題」畫等號,面對風雲莫測的體育賽場,享受觀看世界級體育競技帶來的快樂本身成為趨勢,暫時的得失也理所應當地不再令人上火。

享受賽場也正成為更多運動員的心態,「傅園慧們」的「洪荒之力」正是最好的寫照。面對陽光、立體的奧運健兒,圍觀者又怎能不鼓掌?

愈發平和、理性的社會心態更源於國家整體實力的增強。這些年來,中國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發展勢頭強勁,也給國人帶來了自信。「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胸中有底氣,網民們釋放更多的包容、鼓勵與善意,而不是過激反應與苛責、責難,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雖然我們的社會心態已有所轉變,但在里約奧運會期間,當一些來自國外、與中國相關的負面聲音傳入耳中,仍有些網民群情激奮、集體抨擊,「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社會心態還未完全成熟,應該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向前走。輸得起、贏得起也等得起,才是真正的大國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