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有助打破本澳經濟僵局 博言

國家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近日在泛珠大會主旨論壇上指出,為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臺建設。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亦指出,國務院已就泛珠區域合作提出指導性意見,當中包含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亦會成為粵澳合作和港澳合作聯席會議機制的重要內容;可見,粵港澳大灣區不應僅僅是一個平臺,更重要的是在體制、機制上創新。正值本澳經濟環境仍處於新常態,龍頭產業的博彩收益已超過二十六個月連跌的狀態,整體經濟收益受到一定的衝擊及影響,社會各界都尋求政策拉動整體經濟的復蘇及穩健發展,而粵港澳大灣區的構建,相信將會本澳增添新的區域旅遊經濟合作動力。

據瞭解,在國家層面上,發改委日前透過網路發文指出, 「十三五」時期,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重點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發改委強調,還要積極培育以粵港澳大灣區為龍頭,珠江—西江經濟帶為支撐,西南、中南地區為腹地,輻射南亞、東南亞,對接「一帶一路」的新的經濟支撐帶。而當前珠三角產業升級和經濟方式轉變,香港經濟向高增值環節轉型,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需要三地形成新的合作和關係,打造灣區建設很有必要。要開展專項規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以市場經濟為基礎,將更需要是得到政府引導,其中的作用是離不開政府當局的政策指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及商務部聯合發布了 「一帶一路」的規劃檔,其中就中國各地的策略定位明確提出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由此可見,內地在「一帶一路」規劃中,已經就粵港澳的地理及市場特點視作一個合作整體,希望形成優勢互補,達至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同時指出要提高沿線各國遊客簽證便利化水準。可見吸引遊客到沿線各地旅遊,是振興經濟的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尤其是,當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項目通車後,粵港澳之間的交通時間將大為縮短,三地旅遊資源、客源重新組合。本澳市民週末多了遊玩去處,珠三角遊客方便來港澳度假,海外遊客來港參加「一程多站」旅遊,多了周邊城市的景點,吸引力自然增加。廣東省可以藉助香港先進的國際平臺,澳門亦可以從週邊豐富的旅遊設施和客源市場受惠。因此,特區政府在製訂旅遊規劃時要改變本位的觀念,應放眼於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佈局,分析週邊的旅遊資源,避免同質化競爭,三地之間要取長補短。

從香港、廣東及澳門三地旅遊區各自的特色來看,彼此欠缺串連。例如,深圳擁有中國及各國民俗特色的度假區;廣州有嶺南文化和遊艇休閒旅遊;珠海準備發展體育和醫療綜合式旅遊;澳門則有葡式建築和博彩業,這些地方均可在旅遊產品上與香港發揮互補作用。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日前也指出,澳門正利用 「一帶一路」的建設契機,銳意在未來大力開拓東南亞市場,聯合鄰近的廣東、香港等地一同向東南亞國家推廣「一程多站」旅遊。澳門的旅遊發展思路,基本上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吻合。「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提醒我們要更新市場觀念,眼光不應只落在一個地區上,而要通過借用周邊優勢,吸引更多海外遊客,特別是長綫遊客來本澳旅遊。特區政府須檢討旅遊業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定位,檢視港珠澳大橋等與旅遊相關的各個投資項目,並利用「一帶一路」中「粵港澳大灣區」策略定位,與內地及澳門發展「一程多站」旅遊,拓展海外遊客市場。根據各地的旅遊特色,共同研究「一程多站」旅遊的發展方向,增加資源投入、加強宣傳推廣、簡化簽證手續、提供過關便利等措施,令海外旅客有良好而深刻的體驗,逐步解決我們目前面對的市場單一、產品不足的問題。

其實,國家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日前也指出,國家商務部通過支持港澳參與自貿試驗區建設,促進泛珠區域經濟深度合作。廣東自貿試驗區去年四月設立以來,有很多政策措施就是為港澳量身訂做,在金融、貿易、專業服務等都取得突破,這包括在 CEPA 服務貿易協議中的事項特定讓廣東自貿區對港澳開放的措施。同時通過CEPA 深入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促進泛珠區域經濟開放共贏。今後,國家商務部將繼續支持泛珠區域的經濟合作。一是進一步發揮自貿試驗區的示範帶動作用,繼續推進自貿試驗區在投資、貿易、金融、綜合監管等重點領域逐步創新,完善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外商管理模式,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為泛珠區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供可推廣的經驗。支持合作各方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繼續支持泛珠三角區域發揮區位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鼓勵區域內的企業共同參與境外的經貿合作區的開發建設,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發揮港澳獨特的作用,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擴大市場空間、促進互利共贏。擴大與港澳開放合作,推動CEPA 擴張和進一步升級,特別是順應內地與港澳深化經貿合作的需要,梳理整合和擴展升級CEPA ,在CEPA 服務貿易的基礎上,推進投資融資等,繼續豐富CEPA 的合作內容。暫時無法在內地全境的合作領域,將繼續推進在泛珠三角區域對港澳先行先試。積極推進港澳和國際的區域合作,將繼續支持香港推進與東盟的自貿區談判,探索香港與內地協調對外商談自貿協定,不斷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繼續支持澳門發揮服務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商貿平臺的作用,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對於粵港澳三地未來的發展及定位問題,廣東省長朱小丹日前也認為,變通過發揮港澳特殊作用,進一步提升泛珠三角區域在全國開放中的地位,同時應主動服務和融入 「一帶一路」建設。朱小丹建議,泛珠各方充分發揮轄區內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體制機制優勢,以及港澳在全國改革開放中的特殊作用,為打造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提供支撐。著力抓好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試點工作,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加快形成有利於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有機銜接泛珠區域合作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對內對外開放互促共 進。協同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合作推進境外基礎設施和產業園區等建設,構建區域大通關體制,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參與國際開放合作。攜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使其成為我國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代表,同時打造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區。廣東願與泛珠各方推進重大開放創新平臺和載體開發建設,在全國改革開放格局中發揮積極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亦建議,積極謀劃泛珠三角區域發展新藍圖,支持廣東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著力構建以粵港澳大灣區為龍頭,輻射東南亞、南亞的重要經濟支撐帶,促進區域一體化的良性互動,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加強統一市場建設,推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引導產業有序轉移承接,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支持跨省區合作平臺發展,創新跨行政區合作模式和機制,推動產城融合和城鄉統籌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優化城鎮化佈局和形態,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準。他也指出,我國正在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泛珠三角區域在全國開放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應當繼續主動服務和融入 「一帶一路」建設,為全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供示範。積極發揮香港、澳門的特殊作用,深化內地九省區與港澳的合作,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對接,加強金融、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合作,支持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臺合作平臺加快發展。

在整體經濟層面來講,粵港澳大灣區在産業體系、經濟規模方面具有打造世界級灣區的條件,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對以珠江 – 西江經濟帶為主,帶動中南、西南領域的發展和輻射東南亞的經濟支撐帶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珠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也是創新發展的示範區。珠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也是創新發展的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提高勞動生産力和區域整合。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先把港澳整合起來,以後可以擴建到福建,向臺灣地區開放,建立更大的自由貿易平臺,在中國引領全球化方面做出更大貢獻。有學者則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僅是區域經濟的戰略,而是從區域整體統籌、謀劃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戰略意義顯而易見。建議推進明確核心城市,推進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一體化和融合發展。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能夠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個資源,探索經濟的規則優勢,在國家開放中發揮重要的平臺功能;能夠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的國際運營中心,有利於粵港澳區域更好融入國家經濟體系,確保粵港澳長期繁榮。

可見,粵港澳合作在 「一帶一路」建設中有特殊作用,粵港澳大灣區具備打造世界級灣區條件。粵港澳大灣區把廣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包括在內,將產業、物流、科技、金融和貿易等資源高度集聚,輻射半徑包含了東南亞國家、長江以南城市及臺灣地區。有國家級別的學者及專家則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有自己的獨特經驗。一是廣東和珠三角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早起步,而且取得舉世矚目成效的地區,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進行了大量的體制機制改革。二是通過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發展生產力,去年珠三角九個市的 GDP 已經將近一萬億元,如果加上港澳的一萬三千億元,與東京灣區的規模相差無幾。三是這幾年廣東特別是珠三角積極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地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取得了明顯成效。四是香港、澳門現在遇到發展的一些困難,但是它的國際影響力和比較優勢還是可以通過包括更緊密經貿安排、雙向開放、港珠澳大橋這些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得港澳和內地的發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特別是在 「一帶一路」建設中,粵港澳合作有特殊作用。首先,廣東具有廿一世紀以來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引擎的功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三大中心,有自己的優勢地位;澳門現在積極地要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旅遊休閒中心,發展會展商貿,影響在逐步增強。這幾年可以看到,內地企業和港澳企業加強合作、共同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取得很大成效。廣東省政府和港澳兩個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加強三地合作,在政策交流、完善合作機制上有很多新的探索,一些新的重要項目正取得積極進展,包括打造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港珠澳大橋明年就要建成。應該說,通過粵港澳緊密合作,對於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會發揮重要作用,對自身發展也會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今年三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泛珠三角區域各成員單位的戰略定位。粵港澳大灣區將結合區內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體制機制優勢,深化各領域合作,提升區域開 放型經濟發展水準。澳門貿促局主席張祖榮日前也透露指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已列入澳門 「五年規劃」草案文本中,澳門將積極發揮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以及中葡商貿平臺的作用,攜手粵港,加強產業互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當前,澳門特區政府已有序開展工作和研究,並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列入《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草案文本中。澳門將充分發揮自由貿易港,擁有較完善和運作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體系的作用。同時,透過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澳門得以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發揮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合作平臺的作用,以及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特殊定位,促進經濟多元發展。去年以來,特區政府還與鄰近地區政府先後簽署《關於深化深澳合作共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備忘錄》、《粵澳攜手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意向書》、《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江門市人民政府關於推動粵澳共建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的框架協議》等一系列檔,完成了《香港特區與澳門特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港澳CEPA )主體文本的草簽等一系列檔。其中,澳門將進一步發揮中葡平臺的作用,推動中葡經貿、青年創業等合作空間。在泛珠「九加二」的合作框架下,多年來,當局不斷深化泛珠區域與葡語國家的經貿交流合作,促進泛珠企業 「走出去」。包括今年舉辦了「第七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同時連續兩次組織澳門和泛珠兄弟省區企業赴葡語國家考察,進一步加強泛珠三角區域與歐盟和葡語國家的聯繫,拓展各領域的新合作空間。未來隨著港珠澳大橋、粵澳新通道等項目落成,將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對接。三地除了在商貿持續緊密合作,也會共同推進環保生態、國際旅遊產業等發展,合力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城市群,打造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從而提升區域的整體競爭力和吸引力。

尤其當今國際局勢波譎雲詭,國家製訂和實施「十三五」規劃,而澳門特區的博彩業爆炸性發展以後出現擴張力「收縮」現象,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成為特區需要突破掣肘局限的重大考驗,面對國際環境瞬息萬變,怎樣抓住國家提供的政策優勢,利用好特區本身製度優勢,抓住國家發展的重大機遇和搭上這趟「順風車」,是澳門特區必須謀劃長遠的關鍵。惟此,澳門才能在打造「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下,提升國際競爭力應對風雲變幻的外在變化,抗禦各種風險,實現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同時,也從而發揮好澳門「平臺」、 「窗口」、「橋樑」作用,協助國家「引進來」、「走出去」,充分發揮好協助國家與葡語國、歐盟、拉美地區、東南亞地區交往的「紐帶」作用。澳門特區不應以一己之小妄自菲薄,更不應在處身經濟深度調整期而自亂陣腳,只有認清「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國家作為特區發展的堅強後盾,抓住區域合作,與內地深化互補互利合作,澳門特區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角色,用足用好國家支持特區的政策措施,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在建設中葡平臺的框架下,澳門各界應繼續致力通過 「三個中心」的建設,更好發揮澳門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的作用,尤其應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共建的時機,加大與廣東省及香港特區政府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因此,今年是 「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展望未來,本澳未來應持續提升中葡平臺的服務功能,利用自身優勢,加快與廣東省及香港特區政府之間旅遊經濟的合作,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當下,加快區域旅遊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要全方位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共同體之間的合作水準,從而推動經濟在調整過程中作多元發展,同時,積極回應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政策,將深化與廣東省及香港特區的合作,共同切實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促進粵港澳三地經濟共贏發展,亦可避免同質化競爭,促三地之間的旅遊經濟發展得以取長補短,切實配合得到國家 「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