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為何確定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這是因為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日,在國慶節的前一天開展烈士紀念活動,以體現「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關於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建造中的故事,我們知道多少?
從奠基到竣工歷時9年
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於新中國誕生之前,建成於新中國成立之後。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決議,為紀念在人民革命戰爭、民族解放戰爭和民主運動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開工,1958年4月22日竣工,1958年5月1日揭幕,前後歷時9年。
人民英雄紀念碑呈方形,分台座、須彌座和碑身三部分,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總建築面積為3000平方米,通高37.94米。台座分為兩層,四周環有精美的漢白玉欄杆,四面有台階與天安門廣場地面相通。底層台座東西寬為50.44米,南北長61.54米。碑身正面朝著天安門,巨大的碑心石上刻有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八個鎏金大字,碑的背面(南面)是由毛澤東撰文、周恩來用楷書題寫的114字鎏金碑文。在30日傍晚的奠基典禮上,毛澤東莊嚴宣讀了由他親自撰寫的碑文後,親手執鍬為紀念碑奠基石填土。
設計方案共徵集到240多套
當年中央及地方共17個單位組成了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北京市長彭真任主任委員,鄭振鐸、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員。興建委員會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確定紀念碑的整體設計方案。設計方案通過競賽產生,用一年多時間,公開面向全國徵集意見。從各地匯聚而來的240多套設計方案各式各樣:雕塑家希望以雕塑為主,在碑前或碑頂做群雕,或碑身就是雕塑;建築學家則認為,人民英雄紀念碑本身是一座碑,要用來承載文字,應該以紀念碑為主。
有的方案中在碑體里設計了電梯,從紀念碑內部通過電梯直達頂層,向四周瞭望;有的方案中在紀念碑下設計了檢閱台和陳列室等。經過反覆討論,最後確定以「紀念碑」為主。為廣泛徵求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1951年國慶節,在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奠基地點陳列了三個模型:一個是縮小為五分之一的大模型,另兩個是有坡頂及有群像的小模型。在此基礎上,興建委員會博採眾長,對紀念碑的建築細節也都做了精心的設計。
石料從岩體剝離花了110天紀念碑由17000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碑心石是最主要的大石料。按照設計方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大字要刻在一塊長約15米、寬3米、厚約0.6米的整塊碑心石上,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塊大石料。為了保證碑心石不折斷,開採石料的毛坯厚度必須達到3米,這就意味著這塊巨大的毛坯石料將重達300噸以上,是中國建築史上極為罕見的完整花崗石。到哪裡去開採如此巨大的石塊?專家經過對全國各大山脈岩石情況分析考察,認為青島嶗山最西端山峰浮山大金頂上的石料石質均勻,而且耐風化,最後確定採用這裡的石材。
為保證碑心石料的完整開採,有「石神」之稱的老石工李開山被請到採石現場。李開山一聽要求,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300噸重的巨石,根本就不是幾排鋼楔子能搞定的!從1953年4月1日開始,工人們同時採用打槽的辦法,從四邊往下挖,到7月下旬,一塊長15.3米、寬3.55米、厚2.1米,重達300多噸的碑心石料終於成功地從岩體上剝離下來。經過第一次加工,將石料上面做平,重量減為280噸。搬運下山時經轉向、翻身,第二次加工後,石料長14.7米,寬2.92米,中間厚1.0米,兩邊厚0.8米,重量減為約103噸。
運石突擊隊30公里路程走了34天
為把這塊巨石順利運到火車站,青島市政府從全市抽調精幹力量,組成運石突擊隊。從浮山到青島火車站,30公里路程,運石隊伍整整走了34天。在青島車站,按照鐵路運輸的要求,對大石料進行了第三次加工,石料中間厚度縮減為87厘米,兩端厚度減為79厘米,重量減為94噸。
從1953年10月6日下午5時起運,承載著百噸大石料的火車,以直線20公里/小時,彎道及進站10公里/小時的行駛速度開向北京。沿途曾經過3個道路狹窄的小村莊,需拆除民房5間,村民們聽說是建紀念碑的石料通過,不等動員就把房屋拆除了。
1953年10月13日,當時的北京前門西站鞭炮齊鳴,掛著專列牌子的火車載著這塊碑心石緩緩駛進車站。10月16日,碑心石運抵天安門廣場。經過雕琢加工,碑心石「瘦身」到了60噸。整塊碑心石從開採到運輸歷時7個半月,先後有7000多名工人灑下了辛勤的汗水。
設計方案被旋轉180度改成坐南朝北
關於紀念碑建在何處?當年也曾經過廣泛的討論。有人提出建在東單廣場,有人提議建在中華門的位置上(也就是現在毛主席紀念堂的位置),有人主張建在前門樓子上,還有人建議建在西郊八寶山……經過反覆斟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將紀念碑設立在天安門廣場。
不過,現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位置其實並不是奠基時的位置,當年奠基石的實際位置要略微偏北一些。那時廣場的空間較為侷促和狹窄,但選擇奠基石位置時並未顧及到整個廣場的布局。
待到深化設計時,才發現奠基的位置離天安門和國旗杆太近了。梁思成向彭真匯報:要不要向主席請示往南挪?彭真說主席那麼忙,你們要怎麼挪就怎麼挪吧!於是,北京市規劃局趙冬日深思熟慮後敲定紀念碑放在絨線胡同東部路口,也就是現在的位置。
按照中國的傳統,碑祭性建築的朝向幾乎都是坐北朝南。人民英雄紀念碑最初的設計方案也是坐北朝南。為什麼來了個180度大旋轉?這是因為當年周恩來在審查紀念碑設計時提出,紀念碑應該面向天安門,面向人民的廣場,並做出了一反傳統的決定,人民英雄紀念碑遂成為中國惟一的坐南朝北的大型紀念碑。
碑文和題字共使用黃金132兩
1955年6月9日,毛澤東題寫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且題寫了兩幅,豎行自右向左排列,每個字大小約8至9厘米左右。後來,興建委員會設計組把兩幅中比較完美的字又拼成一幅,就有了3個方案。但經反覆研究討論後認為,書法是一門藝術,一個字、一個條幅的字體是具有其氣韻、筆勢和連貫性的,因此不能拆開拼用,最後確定了現在使用的這一幅,並決定選用陰文—陰文陰影自然形成立體感,同時金字也便於安裝。
金字是紀念碑的主題,要求在施工時必須高標準,做到萬無一失。碑身的文字鐫刻完成之後,先進行制胎、鎏金,然後用放大鏡檢查有無「砂眼」,最後再用瑪瑙細緻地磨一遍,確定沒有瑕疵再進行安裝,以防日後因雨水的侵蝕而變質。紀念碑碑題、碑文全部金字共用黃金132兩。
最後確定刻畫170多個人物「群像」
人民英雄紀念碑大須彌座四周鑲嵌著八組十幅高2米,寬2至6.4米,合在一起總長40.68米的漢白玉浮雕。浮雕上共刻著170多個人物形象,生動概括地表現出中國人民100多年來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革命鬥爭史實。
十幅浮雕按照歷史順序從碑身東面開始,依次為《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勝利渡長江,解放全中國》、《支援前線》等。
雕塑創作在紀念碑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八組題材十幅浮雕,在最初設計的畫面上曾出現洪秀全、林則徐等知名人物,還包括一些當時仍然健在的領袖人物,後來考慮到紀念碑建成後要在碑前擺放花圈不太恰當,於是將創作原則改成了「表現群體不表現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