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者共撰一部近代史

這兩年,經常有朋友讓我推薦靠譜的中國近代通史,思來想去,能作為候選的,也只有最知名的那幾本,即蔣廷黻、李劍農、陳恭祿、陳旭麓、徐中約、郭廷以等人的著作。這些書好是好,但缺點也是很明顯的。

首先,它們大多成書較早,如李劍農的《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問世於1942年;郭廷以的《近代中國史綱》出版於1974年;徐中約為《中國近代史》做過多次修訂,不斷完善內容,但他2005年辭世後,這本書也只能永遠停留在第6版了。顯然,這些久負盛名的作品,是無法呈現新史料和新觀點的。

其次,中國近代史長達百餘年,涉及太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並不是憑一人之力所能全部搞清的。潘佐夫的《毛澤東傳》好評如潮,但在楊奎松看來,依舊是缺乏新內容,且錯漏百出的。所以,學者們合編通史,變得極為常見。知名的如李新領銜、由大陸幾代學者合力編寫的《中華民國史》,以及不久前兩岸四地學者合著的《中華民國專題史》(大陸張憲文、臺灣張玉法主編),都是上乘之作,但前者多達36冊,後者也有18卷,不是普通讀者有能力購買和閱讀的。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新出版的《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恰好破解了以上兩個難題,讓讀者有了一部既新穎靠譜,又不那麼卷帙浩繁的近代通史看。這部書分晚清、民國兩卷,民國卷於6月率先問世,其主編王建朗和黃克武,職務同為近代史所所長,只是一個在大陸的社科院,一個在臺灣的「中研院」。黃克武在序言中說,「這本書是海峽兩岸中國近代史學者攜手合作的一個心血結晶,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讀者閱讀此書,可以最有效地掌握學界最新的關於中國近代變遷的重要觀點」,此話並非虛言。

有力闡釋民國政治邏輯

《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編撰團隊的數十位作者,無不是學界的一時之選。尤其難得的是,這些作者分配到手中的題目,又都是各自最為擅長的。

舉例來看,寫《北洋外交成敗》一章的唐啟華,著有《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寫《國民黨的派系與內爭》一章的金以林,是《國民黨高層的派系政治》的作者;執筆《國民革命軍的制度與戰力》的張瑞德,以《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一書成名;負責撰寫《黨國體制肇建與商民運動之興衰》的馮筱才,則有一本《北伐前後的商民運動》。更不用說,王竒生寫革命動員、黃道炫寫蘇區發展、汪朝光寫國民黨的敗亡,都是最恰如其分的人選。

這部《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民國卷)共兩冊,上冊是政治沿革史,以15章篇幅記敍了由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政權鼎革的歷史,其中有兩章專論北洋政府,一章是唐啟華撰寫的外交,另一章是楊天宏的《北洋政治的「亂」與「治」》。近十幾年來,無論是學界還是民間,對北洋政府的看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有人贊之為中國最好的時代,因之既有政黨政治,又有言論自由。此種言說已經偏離客觀立場,而矯枉過正。

楊天宏撰寫的這一章持論公允,篇幅雖然不長,內容涵蓋卻很廣,從民初的制憲博弈、國會運作、政權更迭,直至聯省自治,脈絡完整。現在很多人指責,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使政黨政治毀於一旦。其實自袁世凱稱帝失敗、國會重開後,就再也沒有回復正軌。執政府建立時,如楊天宏所說,「段祺瑞具有集權傾向,向來不喜歡國會捆綁其手腳」;張作霖「看重的是實際政治權力,無國會故可隨心所欲」;孫中山此時也已不再維護舊法統,「對國會持極力否定的態度」。此後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倒臺的三年,已經是無國會狀態了。

其間,為解散國會提供了口實的是曹錕賄選事件,然而賄選之說能否坐實,楊天宏是表示懷疑的。1923年,直系人主北京,曹錕將要競選總統時,國會議員已被長期欠薪,因此曹錕承諾給議員的5000元支票,其實有補發「歲費」的性質。議員汪建剛即說,他雖然接受了這5000元,「但並未附帶什麼條件,也沒有在選票上寫過曹錕的名字」。隨後,此舉被反曹錕勢力宣揚為「賄選」,影響至今。因此在楊天宏看來,曹錕只是有賄選的嫌疑而已。這是他最知名的新說之一。

在《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民國卷)中,大部分章節留給了國民政府,由其訓政體制、黨內紛爭、中共崛起說起,及至戰時軍事、外交,結於全盤崩潰。臺灣學者劉維開撰寫的《訓政框架下的國民政府》從制度層面,詳盡介紹了國府的五院架構、黨政關係,展示了國民黨的「黨治」邏輯。其後一章,金以林則從人事人手,審視國民黨內的分合。他對黨內大佬省籍的觀察,尤為有趣。孫中山身邊的主要助手,如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等,無不是清一色的廣東同鄉,甚至國民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都要設粵語翻譯。然而,以黃埔軍校校長身份在黨內迅速崛起的蔣介石,卻是浙江人。於是,孫中山死後,國民黨的內部紛爭,很大程度上呈現出浙江人同廣東人爭權的圖景。直到北伐結束,大批非廣東人人黨,才逐步改變了國民黨的人員結構。

其後,有三章闡釋中共革命及國共關系,四章還原抗日,兩章探討國民政府敗亡的原因。汪朝光撰寫《國民黨統治的衰頹》一章時,將「行憲」引發的政治亂局,作為國民政府全面失敗的開始。蔣介石並非不知道,在戰爭期間,不應該分散精力去辦選舉,但他又無法承受繼續訓政、推遲行憲的內外壓力。行憲最終產生的惡果,甚至超過他的預料。

一方面「在大半年的時間裏,國民黨上下為選舉牽扯了大量精力」,並「加劇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各派系之間的矛盾衝突」,中央政府的實際控制力急劇下降;另一方面,選舉過程中暴露出的舞弊等問題,又使行憲成為外界眼中的「民主政治秀」,未能收獲預期中的民意。政治亂局外,汪朝光還分析了國民政府在經濟、軍事上的潰敗。唯一的遺憾是,他未能結合國際局勢及美蘇在華因素,來看待國共兩黨的勝負。

全方位審視民國社會

這套《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民國卷)的下冊,介紹的是民國期間的經濟、文化、宗教和日常生活等情況,大體上屬於社會史的範疇。讀者通過這後十五章內容,可以對民國有一個立體的印象,不再局限於蔣介石、宋美齡,或胡適、蔡元培這些大人物。

舉例來說,人們說起國民政府的功績,常常說起的都是實現統一或者領導抗日,其實,推行法幣,或許才是其統治時期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因此供職於「國史館」的卓遵宏為本書撰寫了《從銀元到法幣:民國幣值演進》一章。中國古代通行的銅錢、銀兩,由於是實物貨幣,人們使用時必須要先辨明成色,再稱重,通過複雜的換算,才能獲知幣值。即使到了北洋政府時期,各省鑄造的銀元、銅元,依舊有著不同的輕重厚薄,加之市面上還有近百種民間銀行發行的紙幣,交易極為不便。

直至國民政府「廢兩改元」,推行法幣,才讓中國第一次有了統一的現代貨幣。此舉的重要性,如當時的美籍顧問楊格所說,「1935年幣制改革是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它成功地穩定外匯率,並制止通貨緊縮,因而為經濟注入了新的力量,加強對未來的信心」。1937年,農產品價格回復到1931年的水準。不幸的是,由於日本侵華,國府被迫加大法幣發行量,勉力維持戰時開支,致使法幣成為後來通貨膨脹的元兇。

在下冊的各章裏,隨處都有新見。如於民國時期,梁漱溟、晏陽初等人發起的鄉村建設運動,向來多有讚譽。但鄭大華現,實驗區的農民非但沒有從中受益,反被增加了額外負擔,因為農民除了向政納稅,還需交納鄉建經費、參加民團和修築路。實驗區的民團實行義務徵兵制,從18歲—45歲都要接受訓練和執勤任務,沒工資,有的地方還要求自備武器、伙食。村建設運動的意義更多在於,知識份子開始「深人民間」。

然而,民國民間的真實生活同知識分的期待,還是有很大差異的。聽平在《現代與民國城市日常生活》一章中舉例,1913年蘇第一師範學校招生時,要求考生舉出自己拜的人物,結果在300多人中,有157個選孔子、61個選孟子、17個選孫文,此外,還有為數開的人選顏淵、王守仁、康有為、袁世凱等。意味著,「在清末民初看似新學興盛、革命有九但真正深入人心的還是既不新、更該上革命的孔孟二聖」。

過了十幾年,學者黃公度在1930年100名黃包車夫提問,其中問到他們對庫的理解,收集到的答案五花八門,包括男平權、誰也不准做皇帝、一統江山、人黨官、打倒外國人、打倒貪官、打倒日本等等。忻平評論說,一方面現代知識已經為社會底層所知,但「另一方面底層群體的知識來源和結構呈現多元化傾向,其中傳統與代的並存尤其明顯」。可見,隨著時間推移,普通人也開始對新時代有所了解。

總的來說,王建朗、黃克武主編的《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民國卷)雖不是系統性的通史專著,但上下兩冊、三十章內容基本涵蓋了民國史所有重大議題。在某種意義上說,讀這一部書,就相當於讀了幾十本最沿民國史專著的梗概,不啻於一條迅速了解民國史研究現狀的捷徑。最後要說的是,從此書來看,兩岸學者在對民國史的理解上,其實已經不存在什麼大的分歧,所差的只是將他們的觀點普及給大眾讀者了。

(楊津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