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總統將把菲律賓帶向何方

2016年6月30日,菲律賓新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在總統府馬拉卡南宮正式宣誓就職,菲律賓進入杜特爾特時代。杜特爾特現年71歲,此前曾擔任菲南部棉蘭老島最大城市達沃市市長二十餘年,以鐵腕懲治犯罪和個性言論著稱。任職總統後,他迅即在全國範圍展開鐵血禁毒,與菲共「新人民軍」歷史性簽署無限期停火協議,在外交方面亦呈現出異于前任的思路變化。

倍受爭議,卻贏得菲民眾青睞

作為此次菲律賓大選的最終贏家,杜特爾特在選戰中最鮮明的個人特徵就是其極端、出格而易引發爭議的言論,他甚至因此被媒體揶揄為菲律賓版「特朗普」,既指其在選民中迅速躥紅的程度,也指他口無遮攔、「政治不正確」卻頗具感染力的風格。

杜特爾特曾表示,當選總統後如果執政遭到議會阻撓,將關閉議會,組建「革命的政府」;儘管菲律賓是天主教國家,杜特爾特卻用髒話稱呼教皇,聲稱自己因為教皇到訪而堵車五個小時,不如「送他回家」;由於對美國駐菲大使戈德堡干預菲選舉不滿,杜特爾特對其辱駡並揚言「不在乎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近日面對聯合國對其禁毒政策的批評,杜特爾特抨擊聯合國「百無一用」、聯合國專家「愚蠢」,並聲明要「退出聯合國」儘管之後他又稱「只是在開玩笑」……

對犯罪和毒品氾濫的鐵腕治理和強硬態度是杜特爾特身上另一鮮明特征。在擔任達沃市長期間,杜特爾特就曾因此獲得「懲罰者」的稱號。競選總統期間,杜特爾特繼續強調其對待毒品犯罪「零容忍」的立場和「殺無赦」的態度,宣稱「對負隅頑抗的犯罪分子,解決辦法就是殺光他們」,承諾若當選總統,將在三到六個月內鏟除犯罪活動,「殺死所有罪犯」,用他們的屍體「填平馬尼拉灣」。

上述言論和表態引發菲國內外部分人士的憂慮,甚至有聲音將杜特爾特與希特勒相提並論,警告選民切勿支持他,否則「民主可能很快結束」。但民眾對其支持率卻不斷走高,最終杜特爾特在超過80%的髙選民投票率的情況下,獲得了超過38.5%的選票,以創紀錄的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成為菲新一任總統。

杜特爾特從一名遠離菲政治中心、缺乏全國曝光度和名流地位的地方市長,一躍成為菲新總統,這首先折射出的是菲民眾對上屆阿基諾政府執政的不滿以及由此引發的求新求變心理。阿基諾三世在過去六年執政期間,雖然在經濟上取得年均增長率6.2%的成績,但成果分配並未惠及廣大民眾,其在反貪腐、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增加就業、消除貧困等方面的無所作為備受詬病。民眾高票支持以言論激進而聞名的杜特爾特,就是源於其敢於向政治現狀說「不」,以及對他能夠創新和突破有所期待。

其次,治理達沃市二十餘年所取得的顯赫政績及所展現出的突出能力,是菲民眾選擇杜特爾特的另一重要因素。毒品犯罪、腐敗和貧困是菲律賓的三大痼疾,這些問題在包括達沃市在內的菲南地區尤為嚴重。在杜特爾特主政下,達沃市從曾經的菲律賓「謀殺之都」轉變為全國最安全最宜居的城市,經濟增長率連續多年高於菲全國水準。菲民眾投票選出杜特爾特,正是認為他最有能力履行競選諾言,希望其以達沃市為樣板,將菲律賓全國都打造成安全有序的地方。

此外,杜特爾特對菲政治脈搏和選民心理的精準把握也是其最終勝選的關鍵因素。一方面,他針對選民對下屆總統最強烈的三項期待——「漲工資」、「打擊毒品犯罪」、「反貪腐」做出在三至六個月內解決犯罪、毒品及官員腐敗問題的承諾;另一方面,其「特朗普」式大尺度言論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時局的順應,將自身塑造為有別於傳統政治精英的現行體制局外人,以爭取對現行政局不滿的各階層選民,並和他們形成共鳴。如此,其缺乏全國層面執政經驗的劣勢也似乎不那麼重要了。

鐵腕緝毒,燃起執政第一把烈火

宣誓就職總統後,杜特爾特選擇將施政重點放在國內問題上,並首先從打擊毒品犯罪、民族和解、反腐以及經濟等層面入手,其於7月25日在國會發表的任上首次國情咨文演講亦是將重點放在國內事務上,在外交及南海問題上表態低調。

在打擊毒品犯罪方面,杜特爾特以「殺無赦」的強硬立場在全國範圍展開禁毒戰,並宣稱「直到最後一個毒梟被押進大牢或長眠地下,我們才會停止」;在民族和解問題上,杜特爾特政府於8月26日在挪威奧斯陸與菲共「新人民軍」首次達成無限期停火協定,並解除對「摩洛民族解放陣線」(「摩解」)領導人米蘇阿裏的通緝,以推進民族和解政策;在經濟方面,杜特爾特表示將延續上屆政府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敦促國會參眾兩院儘快通過全面稅改法案以降低個人和企業所得稅、解除銀行保密法的限制及放寬部分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並重申新政府將加大基建開支,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杜特爾特之所以選擇以打擊毒品犯罪活動及推動民族和解作為新政「第一把火」,主要基於幾個方面的考慮。首先,毒品問題一直是菲律賓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據菲國家禁毒局2014年統計,菲全國4.2萬餘個鄉鎮中,約四分之一受到毒品犯罪問題影響,首都馬尼拉是毒品犯罪重災區。毒品氾濫還導致其他社會問題,如綁架和搶劫等。而民族問題則是菲律賓社會另一沉屙痼疾,導致菲南部地區長期受到武裝衝突威脅。杜特爾特上台後不得不面對上述挑戰。其次,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也是履行其競選期間對選民做出的承諾,迅即打擊毒品犯罪並積極推進民族和解,是進一步鞏固民意支持、積累執政合法性資源的最佳途徑。再次,由於長年任職地方市長,杜特爾特在外交方面的經驗相對欠缺,從其更加擅長的國內事務領域尤其是打擊毒品犯罪領域入手,更易取得執政「開門紅」。

目前菲禁毒運動已取得顯著成果。據菲警方統計,從7月1日到8月18日,全國共計667人在警方掃毒行動中被擊斃,被社會人員打死的「毒販」則達到899名,全國犯罪率在杜特爾特執政首月急劇下降49%。但杜特爾特容許員警「就地處決」疑似毒販者並鼓勵民眾擊斃毒販的做法飽受爭議,引發外界質疑和擔憂,聯合國甚至點名批評稱,這「將造成菲律賓嚴重的人權侵害和殺戮」。同時,由於擔心「在街頭被打死」,超過60萬人向警方自首,導致菲監獄人滿為患。

與外界評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菲大部分民眾對杜特爾特鐵腕緝毒持肯定和支持態度,認為其疾惡如仇的強硬態度是腐敗政界的「一股清流」,視其推行的「法外處決」為領導人果斷阻止犯罪的有效行動,而非對人權的侵犯,菲民眾更多的是期待這種立竿見影的強硬措施。據獨立民調機構7月進行的民意調査結果,高達91%的菲律賓民眾支持杜特爾特。

外交搖擺,「矛盾」南海立場的背後是待價而沽

相對於國內事務的大刀闊斧,杜特爾特在外交事務尤其是南海問題上則態度曖昧,立場搖擺甚至前後「矛盾」,時而強硬極端,宣稱「將親自駕駛摩托艇登上黃岩島,在島上插菲律賓國旗」,「我們不會大張旗鼓拿仲裁結果說事兒,但遲早得有個清算」;時而溫和友好,表示將「擱置仲裁庭裁決」,「願與中國靜靜地對話」以解決相關爭議。

針對杜特爾特的外交政策和南海言論,美日以及部分菲媒紛紛發文,對其「不確定性」、「模糊性」表示擔憂。《日本經濟新聞》8月13日發表題為《看不到菲律賓外交的支撐軸》的報導稱,杜特爾特關於南海問題外交方針的支撐軸不確定,日美等國苦於應對。美國《國家利益》雜誌5月發表評論認為,杜特爾特是南海問題中「新的不確定因素」。《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則發文稱,杜特爾特關於南海問題的表態時有反復,這種不確定性究竟是戰略模糊還是僅僅為一種模糊的戰略?

上述媒體所謂的「擔憂」,與其說是對杜特爾特搖擺外交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本身擔憂,倒不如說是對杜特爾特外交思路呈現出的與華合作傾向感到不安。只要對杜特爾特近期相關言論和舉措稍加整理,_便不難發現其看似「矛盾」的南海立場背後其實有著其對南海問題的基本判斷以及多頭下注、待價而沽以尋求利益最大化的外交思路。

其一,杜特爾特對美國的安全承諾信心不足,認為菲因南海問題與中國開戰是「自尋死路」。杜特爾特於近日明確詢問美方,「若同中國就南海爭端陷入對抗,美是否支持菲方」,美方回應稱,「僅在菲受到攻擊時」。杜特爾特不止一次表態菲不會因南海問題與中國開戰,也不贊成菲加入美在爭議海域的所謂「自由巡航」。其二,杜特爾特希望加強與華經貿合作,因為「中國有錢美國沒錢」。杜特爾特多次表達對中國加大在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歡迎,希望加強兩國經貿合作以帶動菲國內經濟增長。其三,杜特爾特不認為國際仲裁可以解決南海爭議,但視其為與華談判的基礎和籌碼。杜特爾特曾表示,「我和中國的立場相似,我不相信國際法庭可以解決這場衝突」,但同時又多次

對美日聲明將尊重裁決。其四,杜特爾特願意擱置爭議,認同有條件的南海合作。杜特爾特近期派出特使——菲前總統拉莫斯,以私人身份赴香港與老朋友傅瑩女士(中國前駐菲大使)會面,雙方談到要推進中菲和平與合作,並多次談及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南海油氣資源的可能性。

總之,杜特爾特看似「矛盾」的南海立場實則體現出的是其可能更多採取的平衡中美以從中漁利的現實主義外交思路,而其反復搖擺的外交姿態則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待價而沽的信號。杜特爾特欲遊走於中美間的外交思路主要是基於地緣政治考慮並受其個人務實執政理念的影響,同時也是對阿基諾時期菲完全依賴美國導致外交主動性喪失的反思。

但聯繫阿基諾三世上台之初也有意施行平衡中美的外交政策、卻最終走向倚美制華的情況,杜特爾特能否重回中美大國平衡或對沖外交軌道,仍面臨較多因素限制。在國內更多受到阿基諾時期野蠻生長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及國際仲裁挾持,在外部則更多受到美日等域外勢力的拉攏和壓制。菲很難放棄與美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密切關係,特別是在防務領域,菲依然依賴美國提供「保護傘」。菲著名專欄作家卡普南在《旗幟報》撰文指出,《加強防務合作協定》將菲律賓變成了美國的軍事基地,只要外國軍事基地在菲領土上存在一天,菲就不會有獨立的外交政策,「杜特爾特在重新規劃外交政策方面會面臨困難」。中國應該重視杜特爾特政府外交思路的新變化及其在南海問題上所展現出的合作意願,但同時更應該關注其真實意圖和下一步所採取的具體舉措。

(張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