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時紅軍武器裝備真相:重機槍成神兵利器

摘要:我們對紅軍長征中的主要經歷如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等都已經耳熟能詳,但是對於紅軍當時所裝備的武器到底是怎麼個情況,卻存在很多誤解,特別是一些影視劇裏出現的紅軍裝備精良火力十足,更是和真實的歷史相去甚遠。

紅軍的裝備水準到底怎樣

現在不少影視劇裏的紅軍都是中正步槍加捷克輕機槍、馬克沁重機槍,可以說裝備精良火力強勁,固然這樣在場面上是好看了不少,但卻造成了對紅軍武器很大的認識誤區。其實當時紅軍的裝備怎麼可能如此豪華,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時,全軍86859人裝備步馬槍29153支、短槍3141支、重機槍357挺、輕機槍294挺、自動槍28支、衝鋒槍271支、迫擊炮38門。就算扣除軍委縱隊的機關人員,紅一、三、五、八、九軍團的作戰部隊72313人,也只不過裝備步馬槍25317支、短槍2804支、重機槍303挺、輕機槍285挺、自動槍28支、衝鋒槍249支、迫擊炮22門,配備武器的不過3萬人,還不到作戰部隊總兵力的一半,所以紅軍還裝備了6000支梭鏢,這樣的裝備水準和每個步兵連配有輕機槍9挺、每個營配有6挺重機槍的中央軍相比,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一些雜牌部隊如東北軍、晉軍的裝備水準也都不比中央軍差,有些如滇軍的精銳部隊孫渡縱隊每連配備輕機槍12挺,甚至還超過了中央軍。總體而言,紅軍的裝備水準只不過比一些窮酸的雜牌部隊如川軍、黔軍稍微好一些而已。

紅軍武器來源主要是兩大部分,一是當年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平江起義、寧都起義等起義時起義部隊所裝備的武器,而這部分武器到了長征時因為使用多年,損耗嚴重,數量也所剩不多。第二也就是最主要的來源,那就是繳獲,比如1931年5月紅一方面軍在第二次反「圍剿」中就繳槍2萬支,1931年9月紅一方面軍在第三次反「圍剿」中繳槍14800餘支,1932年3月紅四方面軍在皖西反「圍剿」戰鬥中繳槍12000支……因此《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愛德格•斯諾在1936年6月進入陝北根據地時,他對紅軍武器的描述是「紅軍聲稱他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槍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彈藥是從敵軍那裏奪來的。」

紅軍在蘇區也設立過兵工廠,但這些兵工廠條件有限,也就是簡單手工作坊的技術水準,主要只能進行槍彈複裝、土造手榴彈和槍械修理,即使能夠製造槍支也是數量少水準低,根本無法成為紅軍武器裝備的來源管道。

步槍篇:紅軍最主要的武器

從紅軍長征時裝備的武器來看,步槍是當之無愧的最主要的武器。紅軍的武器主要來源於繳獲,那麼步槍的型號也自然是五花八門。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漢陽造。所謂漢陽造就是漢陽兵工廠生產的國產版德國Gew88委員會式步槍,1895年開始生產,1904年之前生產的在槍管外還有個套筒,所以俗稱「老套筒」,也就是第一代的漢陽造。而「老套筒」和漢陽造是20、30年代中國各路部隊的主流步槍,只是「老套筒」到長征時已經服役近三十年,

老舊不堪。1904年改進後的二代漢陽造還是各部隊的主要步槍,如南昌起義部隊的骨幹由葉挺獨立團擴編的第十一軍二十四師、賀龍的第二十軍主要裝備也都是漢陽造。

紅軍裝備數量第二大的步槍居然是日本的三八大蓋,很多人會覺得很奇怪,三八大蓋不是在抗戰中才有裝備?其實三八大蓋早在1907年就開始量產了,到1937年全面抗戰之前,中國歷年進口和仿造的三八大蓋總計就有近60萬支,是當時中國進口外國步槍數量最多的型號,對三八大蓋的性能就無需贅言了,在30年代絕對是非常先進的。射擊精准,而且槍身長在白刃拼刺很佔便宜,對於子彈不多,通常打過三發就要衝鋒,經常需要刺刀見紅的紅軍來說,自然是最喜歡的步槍了。

紅軍裝備數量第三大的步槍型號則是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因為是英國製造,口徑7.7毫米,所以在中國就俗稱英七七。電影《集結號》中一名人武部的幹部在收繳民間槍械時,有支步槍誰都不知道型號,最後還是主人公穀子地認出來是英七七,還加了句評語「不太好使」。其實,英七七採用後端閉鎖的旋轉垃式槍機,比前端閉鎖槍機行程要短,所以裝填子彈速度要更快,加上配的是10發彈匣,比一般手動步槍的5發彈倉多了整整一倍,所以是射速最快的手動步槍,操作簡便,可靠性強,火力兇猛,最大特點是開栓相當省力,甚至用「蘭花指」都可以輕鬆拉栓上膛,輕輕一撥就拉開槍栓,非常順暢省力,再配以10發子彈的大彈匣,發射速度簡直不比半自動步槍差多少,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快槍!

在這三種步槍中,漢陽造數量最大,但三八大蓋白刃戰中占上風,英七七射速快火力猛,更受紅軍戰士喜愛。

而至於一些影視劇裏紅軍裝備中正式的場景,那就有些扯了,因為中正式是南京政府1935年才開始量產,長征時還沒有大量裝備部隊,怎麼可能被紅軍繳獲。紅軍繳獲的最多就是中正式的原型——德國毛瑟98步槍,30年代南京政府曾經進口過一批原裝的毛瑟98步槍,中央軍有少量裝備。另外更有可能是毛瑟98的捷克仿製型VZ24「馬四環」步槍,VZ24步槍因為槍身較短,適合騎兵在馬上使用所以也叫馬槍,而VZ24的特點之一就有在槍身下側和左右兩側共有四個鐵環,所以在中國俗稱「馬四環」,而這樣四個鐵環就是為了能夠以兩種方式固定背帶,方便在不同情況下使用。30年代不少軍閥都進口過VZ24「馬四環」步槍,所以紅軍也會有不少繳獲,比如在1935年11月的直羅鎮戰役中,紅軍全殲東北軍牛元峰部1個師又1個團,繳獲「馬四環」步槍就有5000支之多。

機槍篇:紅軍的火力骨幹

對於缺乏火炮的紅軍來說,輕重機槍就是最重要的火力骨幹了。

紅軍裝備數量最多的是法制哈奇開斯1922式輕機槍,其實哈奇開斯1922式輕機槍性能平平,在1924年法國陸軍的制式輕機槍招標中落選。所以哈奇開斯公司只好尋求外銷,結果被中國看中,畢竟哈奇開斯1922式輕機槍雖然總體性能較差,特別是彈排供彈很不方便,但精度還算高,火力也還勉強不錯,還有最關鍵的是便宜,所以南京政府從1931年起就採購了2600挺輕機槍,主要裝備中央軍。另外也還有其他一些軍閥採購,這樣哈奇開斯1922式輕機槍就成了30年代中國軍隊裝備數量最多的輕機槍,自然也被紅軍大量繳獲,成為紅軍中數量最多的輕機槍。

紅軍裝備數量第二的輕機槍是瑞士的啟拉利輕機槍,那是老牌軍火公司SIG公司出品的,但和哈奇開斯輕機槍一樣因為性能平平而未被瑞士選為制式輕機槍,最大的問題是連發射擊時精度很差,所以大部分時候只能進行連續單發射擊,等於是作為半自動步槍來使用。但是重量輕,也很容易操作,很適應當時的中國國情。所以南京政府採購了3000挺裝備中央軍,川軍劉湘更是建造了華興兵工廠專門進行仿製生產,總共生產了6000挺。再加上其他一些軍閥的少量採購,使得啟拉利輕機槍在中國的總量也很大。作為與中央軍和川軍有過多次交手的紅軍,也就有了不少繳獲。

除了這兩種數量較大的型號外,紅軍還繳獲過種類繁雜的多種輕機槍,主要有丹麥的麥德森輕機槍、勃朗寧輕機槍、日本的大正十一式「歪把子」和路易斯「壯筒」式輕機槍。恰恰倒是在今天影視劇裏經常看到紅軍裝備的捷克ZB-26輕機槍很少,因為捷克ZB-26要到1935年以後才大量進入中國,紅軍在長征時基本上沒有繳獲。

重機槍主要是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及其各種仿製型。馬克沁重機槍1884年問世,是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再上首創的彈鏈供彈,使射速能夠達到每分鐘600發以上,火力相當兇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裝備了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的德軍在索姆河戰鬥中,一天之內就打死約60000名英軍,成為殺人最多的武器。到了30年代,馬克沁重機槍的性能已經算不上先進,但在中國仍然是「神兵利器」。金陵兵工廠仿製馬克沁的24式重機槍要到1935年才開始量產,所以紅軍基本上是沒有繳獲的。比較多的是俗稱「老黃牛」的瀋陽兵工廠1921年開始生產的30節重機槍。

技術上比水冷式更先進的氣冷式重機槍,主要就只有日本大正三年式重機槍,也就是抗戰時日軍著名的九二式重機槍的前身,不過數量不多。

由於機槍的兇猛火力要靠充足的彈藥供應,而中央紅軍長征時雖然有重機槍357挺,輕機槍294挺,但重機槍子彈只有15萬發、輕機槍子彈更少,只有7萬發,平均下來每挺重機槍420發,每挺輕機槍240發,這麼點子彈最多只能滿足一場戰鬥的消耗,而且機槍特別是重機槍重量大,對於強調機動作戰,急行軍是家常便飯的紅軍來說,也實在是沉重的負擔。

衝鋒槍篇:突擊隊的標準配備

衝鋒槍就是發射手槍彈的自動武器,雖然手槍彈的威力不大,但衝鋒槍射速快火力猛,非常適合近距離作戰,所以對於推崇近戰夜戰的紅軍來說,是非常受青睞的武器。

紅軍裝備的衝鋒槍最著名的就是被叫作「花機槍」的德國MP-18式,由於槍管外的多孔式散熱套,加上能像機槍那樣連射,所以形象地俗稱「花機槍」,也被稱為手提機槍。由於MP-18機構簡單易於加工,所以在20年代和30年代,中國有10餘家兵工廠進行了仿製生產。不過中國仿製的都改為木制槍托、左側橫置彈匣。正因為MP-18的表現很出色,中國也裝備了MP-18的改進型MP-28式,主要的改進是用直彈夾替換了32發彈鼓。

在30年代很多高級將領都為自己的衛隊配備了「花機槍」,可見當時中國軍隊對「花機槍」的重視。而且該槍在中國軍隊中也比較普遍,不但中央軍有裝備,即使是相對窮酸的川軍、黔軍也有不少裝備,甚至連彝族這樣的少數民族武裝也都有。紅軍也因為大量繳獲而有不少裝備,通常集中配屬給警衛部隊或直屬部隊,在戰鬥的關鍵時刻作為擁有強大近戰火力的突擊力量來使用。

在長征中紅軍更是幾次在最關鍵的戰鬥中將「花機槍」配備給突擊隊使用,比如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的戰鬥中。突擊隊的標配都是「花機槍」加大刀手榴彈,並且都發揮了很有效的作用。

除了MP-18以外,紅軍還裝備有少量的美國湯姆森衝鋒槍。湯姆森衝鋒槍進入中國很早,但數量不多。大規模裝備要到抗戰後期美國援助組建美械軍的時候了。

另外,和「花機槍」異曲同工的就是駁殼槍,也就是著名的德國毛瑟C-96手槍。這款手槍在德國乃至歐洲由於價格貴重量大,加上威力比普通手槍大卻比步槍小,有點不上不下的雞肋味道,所以幾乎無人問津。但傳入自動武器匱乏的中國,等於是一支小型自動武器的駁殼槍立即就受到了國人的強力追捧,不管是正規軍、雜牌軍、遊擊隊,還是打家劫舍的綠林豪傑,都以得到駁殼槍為榮。據不完全統計,各軍閥派系僅僅從上海口岸一地進口的駁殼槍就有40萬支。除了德國原廠生產,還有西班牙、捷克等歐洲小國生產,在中國不僅有正規的大型兵工廠生產,小型兵工廠甚至連鄉間的小作坊都有生產。當然德國毛瑟公司的原裝貨最受推崇。所以德國毛瑟工廠駁殼總產量的70%都是賣給中國,為此毛瑟工廠後來還特意在駁殼上的彈倉左側用漢字打上「德國制」三個字。

紅軍中除了連排級幹部都愛用駁殼槍,高級首長的警衛員也都是配備駁殼槍,在需要突擊作戰時,也往往抽調駁殼槍配屬給突擊隊使用,作為「花機槍」的補充,因為能夠連發的駁殼槍——也就是俗稱「快慢機」等於就是一支小型衝鋒槍。

火炮不足手榴彈來

對於機槍就是火力支柱的紅軍來說,火炮就更為稀罕了。身管火炮太奢侈了,長征的幾路紅軍中就只有紅二、六軍團在湖南陳家河、桃子溪戰鬥中繳獲敵軍58師的1門75毫米山炮,歷經艱苦帶到陝北的唯一一門山炮,現在就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紅軍主要的火炮就是迫擊炮,中央紅軍紅一軍團炮兵營裝備的法國布朗德82毫米迫擊炮就是紅軍最「重型」的武器了,在突破烏江、強渡大渡河等戰鬥中,發揮了很大作用。特別是在強渡大渡河的戰鬥,炮兵營長趙章成用最後的三發炮彈,準確摧毀敵軍三個碉堡,為十七勇士強渡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但也是在這一戰役後,就因炮彈用完而無法繼續發揮作用了。

這樣,紅軍的面殺傷武器就主要依靠手榴彈了。手榴彈也是紅軍除了大刀、梭鏢和複裝子彈外,唯一能大量製造的武器。中央紅軍在長征出發時共攜帶了76526枚手榴彈,戰鬥部隊幾乎人手一枚。紅軍當時常用的手榴彈主要有兩種:-木柄手榴彈和馬尾手榴彈。木柄手榴彈就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樣式,有鞏造、漢造、晉造、寧造等好幾種式樣。只是尺寸有所不同。而紅軍的兵工廠雖然在1934年就已經能夠製造,但因為製造要求和成本較高,所以紅軍使用的木柄彈絕大部分都來自繳獲。紅軍自己製造的基本上都是馬尾手榴彈。馬尾手榴彈也叫麻尾手榴彈,北伐時曾經大量使用,上海、金陵等正規兵工廠也曾短期生產過,但是紅軍生產的馬尾手榴彈沒有統一的型號和標準,各兵工廠自行組織生產,彈殼外形有蛋形、梨形及瓶形等,大小不一,外表一般鑄有縱橫溝槽,有的還鑄有鐮刀斧頭圖案及標語口號。彈殼較大的一端裝有撞針、撞針簧、碰火等組成的碰發機構,撞針平時靠保險銷或鐵皮製成的保險片固定,另一端一般鑄有或焊有圓環,拴有一條長近半米的麻、棕或皮條製成的繩辮,「馬尾」之名就來源於此。使用時用手握住繩辮末端,掄圓幾圈後甩出,近距離使用時就直接投出,不過只有彈體前端著地才會發火爆炸。紅軍製造的馬尾手榴彈除鑄鐵外殼,還大量採用銅鑄彈殼,因為銅的熔點稍低,更便於鑄造,而且銅的來源廣泛,保障原料供應比較容易。長征中紅四方面軍的隨軍修械所一直堅持生產這種手榴彈,即使後來西路軍到倪家營子被圍時仍沒有停止生產。但是馬尾手榴彈攜帶不便,特別是性能落後,引信部分外露容易受潮和發生意外,而且發火方式很不可靠,落在軟地上都不能正常起爆,所以長征後紅軍也逐漸停止了使用。但是在長征中,手榴彈還是發揮了很大作用。特別是在臘子口戰鬥中紅軍大量使用手榴彈,戰鬥結束後在山口周圍五十米內光沒有爆炸的馬尾手榴彈就有近兩百個之多!

由此可見,長征中的紅軍既沒有後方,又沒有任何外援,在武器的總數和品質上,特別是重武器方面,遠遠無法和敵人相比,雖然紅軍的裝備中也有一些先進的武器,但這些武器的優勢,也因為缺乏後勤保障和總體上的劣勢而難以發揮應有作用。紅軍能夠取得長征的最後勝利,特別是在武器上能夠以劣勝優,最主要的是有党的正確領導和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而長征精神才是紅軍最具威力的武器。

(任意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