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支持政策重點轉向「綠箱」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中國農業支持重點正在加速向「綠箱」政策轉變,這是中國農業發展進入歷史新階段的一個必然結果,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必然安排,也是中國履行加入世貿相關承諾的又一例證。

中國5日印發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完善農業補貼制度、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加強農業科技研發等一系列「綠箱」政策。

「綠箱」政策是指政府通過服務計劃,提供沒有或僅有最微小的貿易扭曲作用的農業支持補貼。與之相對的為「黃箱」政策,是指對農業生產和貿易產生扭曲作用的政策,如大量價格補貼等。WTO允許發展中國家實施一些「黃箱」政策,但同時也要求「黃箱」補貼規模和範圍鬚根據情況不斷削減。

此前,中國實施的包括部分「黃箱」政策在內的多項農業支持政策,促進了農業迅速發展,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主要農產品產量持續增長,農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長。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7年、2009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比均為3.3:1,這是自1985以來的最高值。2009年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2016年降至2.72:1。這低於國際公認的3:1的警戒線。

然而,中國在農業領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農產品供求結構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資源環境壓力大等,增加產量與提高品質、成本攀升與價格低迷、國內外價格倒掛等矛盾亟需破解。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中國農業過度追求產量的時代已經結束,目前正在轉變為追求產品品質、實現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這要求農業支持政策重點轉為「綠箱」。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能夠更有力地反哺農業,這為中國擴大「綠箱」政策實施範圍提供關鍵支撐,促進中國向農業強國邁進。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3%,農作物良種率達到96%以上。

中國第一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不斷降低,到2016年已降至8.56%。中國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在就業總人口中的比重也在持續下降,到2015年已降至28.3%。這些都為中國農業支持政策重點轉向「綠箱」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機制改革,其中具體措施包括「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調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等。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指出,此前實施的棉花、大豆目標價格試點將在今年繼續完善推廣,同時,玉米價格也將更加放開,價補分離的政策將更好地得到執行。

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形成的一般機制,中國絕大多數農產品都已經由市場供求來形成價格。政府真正對價格有所幹預的措施,主要包括2008年以來對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等大宗農產品實行臨時收儲等。

而在其後,中國對臨時收儲政策不斷調整。2014年,中國決定在部分地區試點實行棉花、大豆目標價格改革。2016年,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取消,「市場化價格+生產者補貼」的新機制不斷完善。

「中國在一些農產品領域實行價格直接補貼,這在當時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屬於對市場直接幹預,現在轉向‘綠箱’,表明政府將充分地運用市場化手段,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李國祥說。

中央一號文件要求,要完善農業補貼制度,深入推進農業「三項補貼」制度改革。

「三項補貼」改革是指將中國2007年起實施的農業補貼主體,即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三項補貼政策,合併為一項「農業支持保護補貼」。

受訪專家表示,相關補貼的重點是支持耕地地力保護,而不是直接補貼生產經營,這屬於「綠箱」支持政策範疇,同時對「黃箱」補貼的範圍及力度也有所縮減,這將促進農業支持政策重點進一步轉向「綠箱」。

「三項補貼」改革於2015年在中國安徽、山東、湖南、四川、浙江等5個省份試點,2016年在全國範圍內推開。

根據這項改革,80%的農資綜合補貼存量資金,加上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將用於耕地地力保護。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了對農業補貼不能超過農業產值的8.5%,這是對「黃箱」政策的限制。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黨國英錶示,「三項補貼」改革表明中國努力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也加快農業支持政策由「黃箱」向「綠箱」轉向的進程。

一段時期以來,歐美一些國家試圖加大對農民的直接補貼,使用多項「黃箱」支持政策。

「這實質是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屬於貿易保護主義。中國認真履行入世義務,和這些國家形成鮮明對比。」鄭風田說。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對綠色生態要重點補貼,並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重點開展實施農業土壤改良等。

「這些都是強調對資源、環境的補貼,均為‘綠箱’政策,將支持中國農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李國祥說。

一些省份已經開始積極推進綠色生態農業的發展。例如農業大省江西,在2016年宣佈開始開展綠色生態產業標準化建設運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等「十大運動」,並提出到2020年新發展無公害農產品1000個以上、綠色食品600個以上。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國、消費國、進口國。中國推進農業支持政策重點向「綠箱」轉變,對於推動全球農業發展具有關鍵意義。

李國祥表示,中國採取的措施將避免世界農業發展中過度比拼資源消耗,中國將成為全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者、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