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地下核工程的前世今生

地下長城

50年前,我國開始在西南深山腹地建設第二個核原料生產基地。從1967年到1984年的17年間,前後有6萬多人從全國各地聚集到重慶涪陵地區的白濤鎮,挖空了150餘萬立方米的岩石,挖成了一個總長超過20公里的龐大地下工程。

由於歷史的原因,816核工程並沒有完全建成和投入使用。1984年停建時,它累計完成了土建工程的85%,安裝工程的65%。直到2002年這段歷史解密,人們才第一次聽說了「816」這個名字;直到2010年核工程洞首次開放,它的真容才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

與那些需要仰視的巨大建築不同,要走進816地下核工程的洞體,才能感受到宏偉帶來的震撼。

背靠武陵山,816地下核工程完全隱藏在山體內部。這座掏空山體的人工奇蹟,洞廳共9層,高達79.6米,拱頂跨高31.2米,總長24公里。

整個工程,在山體周圍共有大小19個洞口,根據不同規劃,人員出入口、汽車通行洞、排風洞、排水溝、倉庫等應有盡有;裡面共有大小洞室18個,道路、導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條,大多數的寬度和高度都能通行卡車。洞體內廠房進洞深度400米左右,頂部覆蓋層最厚達200米,核心部位廠房的覆蓋層厚度均在150米以上。

816廠的老廠長張曉東告訴記者,這個「地下長城」是完全為核戰準備的,所有的設計都符合「戰備」的需要。816核工程洞的洞體可以抵禦100萬噸當量氫彈在空中爆炸的衝擊和1000磅炸彈直接命中攻擊,還能抵抗8級地震的破壞。

絕密計劃

1965年春天,正在北京出差的張曉東接到了一個來自404廠的電話。

張曉東是安徽人,20歲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土建系,學習了6年,1959年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嘉峪關外100公里處的404廠基建處工作。

「404廠生產的是核元件的中間產品,再加工一下就成了核元件,然後拿到青海總裝廠221廠去。」他說。

讓三十歲出頭的張曉東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剛剛核試驗成功,他就將離開茫茫的戈壁灘,到祖國的西南腹地去參與中國第二個核工業基地——816核工程的創建。

既有404,為何還要再建816?現在很多人可能會有此一問。在和平年代生活得太久,人們很難想像當時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

二戰之後,美國和前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數十年的鬥爭。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美蘇兩大陣營在長達50年的時間裡,進行著「相互遏制,不動武力」的對抗。

「冷戰」讓全世界都陷入對「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恐慌中,在日益升級的核軍備競賽中,誰掌握了生產核武器的核心技術並擁有更多的核彈頭,誰就掌握了「冷戰」的主動權。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手握著可以把地球毀滅幾遍的核武器。

而當時的中國,與美國長期對峙,與前蘇聯關係惡化,處在兩個超級大國的核威懾陰影下。

1961年1月至1963年6月,美國間諜衛星對中國進行了24次偵察飛行,辨認出羅布泊基地,美國確認中國將在1964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隨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向國防部長提出了一份長篇報告,擬定了直接和間接打擊中國核計劃的兩種方案。

1964年4月14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專家羅伯特•詹森起草了《針對共產黨中國核設施直接行動的基礎》。不過,在反覆分析了計劃實施的可能性之後,美國的最高決策者們猶豫不決。

1964年9月15日,當中國的核試驗已經箭在弦上的時候,美國人最終決定放棄對中國「不宣而戰」的打擊,他們最後的看法是:在中國爆炸原子彈與美國對中國進行秘密打擊之間,還是後者更有風險。

雖然美國試圖伸向戰爭按鈕的手暫時縮了回來,但是作為中國唯一的核原料生產基地,404廠無疑長期處於核威懾的主要目標範圍內。

張曉東記得,他們曾經從雷達上發現帶著照相設備的氫氣球從404廠上的高空飛過,「404廠高射炮的炮衣都脫下來了,但是我們當時的高射炮只能打900米,氣球不在高射炮射程內,只能作罷。」

顯然,再建一個隱蔽性和安全性更強的核工業基地,成為當時中國軍事國防的迫切需要。

實際上,1964年的中國邊境並不太平。8月,美軍介入越南戰爭,開始了長達數年的「越戰」。中越邊境地區,海南島和北部灣沿岸都落下了美國的炸彈和飛彈。此後的歷史走向表明,越戰對美國和國際政治關係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對於當時的中國,抗美援朝的硝煙味道並不遙遠,美國叫囂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的聲音仍在迴響。國門附近再次響起美軍的槍炮,足以讓中國為之警覺。

這年8月,毛澤東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兩次指出:要準備帝國主義可能發動侵略戰爭,現在工廠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不利於備戰,所以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後方。

816工程的計劃就是在這樣的情勢下孕育而生。

按照當時的計劃,如果建成投產,816工程將由核反應堆和化工後處理廠及其配套工程所組成。816工程新建核反應堆增加了餘熱發電,而主反應堆將採用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石墨水冷熱中子反應堆」工藝。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這個龐大的工程最終投入使用,將超過404廠的規模,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核原料生產基地。

816廠的母細胞是404廠。作為404廠基建處的工程師,在1965的春天,張曉東和同事們一起被「成建制」地抽調組建816廠,他們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為中國第二個核工業基地選址。

那時的張曉東還不知道,烏江邊上落後閉塞的白濤鎮,將成為他人生的第二故鄉。

選址白濤

以404廠的人員為基礎,816廠的選址勘探組在1965年初成立。

此後,選址勘探組跑了雲貴川的很多地方,「很多車都跑廢了。」

選址小組最先選擇的兩個地點,一個是川西洪雅縣羅壩區, 第二個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

張曉東回憶,最初選擇洪雅是因為這裡靠雅安只有25公里,屬於樂山地區管,而當時中國的核工業都集中在那個地方,「與816同時興建的812廠、814廠也都在這個地區,但是也正是因為過於集中,不符合我們國家『三線』建設『靠山、分散、隱蔽』的選址原則。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地形的限制。」

洪雅有很多小山,選址小組最初為廠址選擇的地方,在兩山之間的一片盆地上,但是經過勘探,大家覺得這個地點並不理想:山不夠高,盆地也不夠凹,出於隱蔽性的考慮,洪雅這個地點最終沒有成為816廠所在地。

定址白濤後,由於保密的需要,這個地名便從中國地圖上消失了。

1965年8月份,張曉東他們在涪陵最熱的天氣里,迎來了北京二機部第二研究設計院的專家們。第二研究設計院曾研究設計了404廠,816核工程洞主體工程的構造設計,也將由他們完成。

規劃的一個難點,就是生活區位置的確定。為了避免核輻射對工作人員身體的影響,核工程和生活區的距離一般是在10公里左右,在甘肅的404廠和青海的221廠,都是按照這個距離規劃的。但是,要在人口密集的四川設定10公里的無人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終,規劃提出了折中的方案:在核工程附近三公里以內,絕對不能有住戶,三公里以外可以安置一些不太重要的工程,生活區設計在距離主廠區5公里以外的山上,「一是距離遠一些,核輻射小,二是山上比較涼爽,白濤的夏天太熱了。」

規劃里最難的部分,是核工程主體建設中在山體「打洞」的部分。按照最開始的規劃,打洞的工作由二機部下屬的國營26公司完成。

26公司主要負責打礦和採礦作業,但是如何在堅硬的大山中挖出一個幾十公里長的山洞,其實也沒有太多經驗。按照當時26公司寫的規劃報告,打洞總共需要30多個月的時間,誰也想不到,這個山洞最終挖了6年,挖出的石頭整個填平了一條白濤河,而最終完成這個工程奇蹟的,也不是以採礦為主業的26公司,而是2萬多名工程兵和來自全國各地精挑細選的工程專家。

歷史記憶

1976年,「文革」結束,中國的歷史走進新的紀元。

作為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準軍事化單位,已經建設了十幾年的816工程,漸漸感覺到與外界的脫節。

在這十幾年間,全國修通了25萬公里公路、10條鐵路幹線,建成了45個重大科研生產基地,攀枝花等30多個新興工業城市拔地而起,20多萬工程技術人員在此過程中被培養起來。

然而,20世紀80年代的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趨於緩和,國家對國際形勢作出了新的判斷,認為戰爭不再是國際形勢的主要方面,和平與發展才是當下世界兩大主題。

1983年11月,國務院批准在成都設立了「三線」建設改造規劃辦公室,開始對全國「三線企業」進行軍轉民的調整改造。

1984年6月,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正式決定816核工程停建。白濤鎮深山裡的816核工程,接到了中央下發的正式停建通知。

此時,816核工程洞已完成85%的建築工程、60%的安裝工程,已累計完成基建投資7.4億元。預計再花大概一個億,整個工程就可以投產。但是,為了和平和國家經濟建設的大局,816核工程洞不得不提前結束自己的歷史使命。

雖然這個「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一天都沒有投入過使用,但是作為一個不可替代的工程奇蹟,2010年開放為旅遊景點後,這裡每年都吸引上萬人前來參觀。

在816核工程洞對面,與它同時間建成的指揮樓外側牆體上,至今仍然保留著那個特殊年代的標語:「好人好馬上三線,備戰備荒為人民」。這個在特殊歷史時期為和平而建、又為和平而停的地下核工程洞,承載了太多的歷史記憶。

對於為這樣一個偉大工程貢獻了青春和汗水的人們來說,他們幾十年在這裡所做的一切,正如一句電影台詞:你消失的一面,足以讓我自豪一生。

(米艾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