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選舉三足鼎立未知鹿死誰手

繼曾俊華前日搶閘到選舉事務處提交一百六十個提名表格,成為首位提交提名票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參選人之後,法官胡國興也已湊足了一百五十多個提名表,將於今日或明日提交提名表。而曾經宣稱將會獲得六百個提名表的林鄭月娥,未能搶飲「頭啖湯」,可能是還未足此數。不過,仍將會是獲得最多提名表的參選人,據說已有四百多個,但這與當初聲言的六百張提名並有較大距離。或者,這是她在採取「欺敵戰術」,雖然她已經徵集到比此數目更多的提名表,但為麻痺其主要競爭對手,而故意「報細數」。但既然其主要競爭對手曾俊華、胡國興都已經或即將遞交表格,就沒有必要再採取此戰術了。除非是還存在另一個對其具有威脅作用的對手葉劉淑儀。不過,從種種跡象看,葉劉淑儀沒有曾俊華、胡國興那麼「好運」,泛民選委不願為其配票,因而可能會「臨門一腳,終生抱恨」。其實,不少人對她還是頗有好感的,尤其是在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一役,他可說是將整個身心都拋了出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其實,除「長毛」梁國雄外,有意投入新一屆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林鄭月娥、曾俊華、胡國興、葉劉淑儀,都可說是屬於建制派陣營。因為其中的林鄭月娥、曾俊華、葉劉淑儀,都曾曾經時間長度不同地出任主要官員,是經中央任命的,如果不是建制派,中央就不會任命。當然,可能對中央公開表露的忠誠程度不一樣。而且由於他們都曾長期出任公務員,深受香港政府的廉潔氛圍熏陶,相信也不會有什麼「黑材料」可「曝」。至於胡國興,是曾任無需由中央任命的法官,但他也並沒有「港獨」的言行,相反還宣稱反對「港獨」。不過,他卻聲稱要為基本法二十二條立法,則是單純法律主義觀點。即使是「依法治港」所需,也並非是屬於香港特區高度自治的事務,因而主導權和主動權都不在香港特區的手中。因此即使是要限制內地部或地方官員到香港,這是屬於中央的權限,即使是要立法,也是由中央來制定,而不是由香港來立法。何況,這一議題關係到中央與特區的關係,似乎是有點政治不正確。

曾俊華與胡國興都得到泛民選委的支持。這是否就等於他們是「泛民」的「代言人」?表面上看,有此質疑並不奇怪。但在一片「中央唯一支持」的輿論之中,大多數建制派選委,尤其是一些希望能在明年初還能得到連任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選委,或是在內地有投資或生意的工商界選舉,就都一窩蜂地將提名表交給林鄭月娥,而不敢配票給曾俊華,胡國興。此兩人在難以準爭取到建制派選委的提名表之下,就只能爭取「泛民」選委支持了。而「泛民」為了抗衡建制派,不願看到只有一人在唱「獨腳戲」。在自己未有推出參選人直接落場之下,就樂於「義助」曾俊華和胡興國。而此二人長期以來都未曾發現有「港獨」言行,曾俊華還表態倘能當選就將推動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並贊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八三一政改決定」和「一國兩制白皮書」等。倘簡單化地將他與「泛民代理人」劃上等號,看來並不科學。何況,從中央的統戰政策看,「泛民」與建制派的矛盾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應當團結好他們,並化消極力量為積極力量,以共同打擊一小撮「港獨」勢力。

林鄭月娥獲得最多提名表,勝算較大。她當初提出要徵集到六百張提名表的目標,有其策略上的考量,因為這正已經超過一千一百九十四名選委的半數。而特首按照選舉制度規定,必須獲得過半數票才可當選。因而在徵集到六百張提名表後,倘在正式選舉時都轉化為投給她的選票,再加上可以繼續爭取的建制派選委和中間選委的選票,就已經「坐定粒六」。然而,有比較冷靜的建制派人士分析,其實林鄭月娥人但·應當謹誡勿喜,指出倘「泛民」一旦配票配得好,會讓「入閘」的人數增加至三個,甚至會出現其他意想不到的情況,就將會容易出現「流選」的情況。這就將會對香港特區政府未來的管治造成很大的打擊。因此,中央考慮到這屆選舉的變數比較多,為了防範「流選」的情況出現,不得不提早表態支持某個候選人。

也有建制派人士擔憂,以上屆特首選舉的數據作參考,上屆「泛民」在選委會的議席大概有兩百多席,建制派的議席則接近一千,在這一千個議席中,約有八百個是堅實的愛國愛港的選委。上屆特首選舉的最後結果是梁振英拿到了六百八十九票,雖然成功當選特首,但也只是佔有整個建制派七成的票數。假設這次林鄭月娥得到主流建制派的支持,也同樣得到七成建制派選委的支持,但由於這屆建制派僅有八百多票,「泛民」卻反而增加了一百多票,這樣她就很有可能得不到梁振英的六百八十九票,不但是要成功當選的難度將比五年前梁振英當選的難度更大,而且即使能當選,要維護特區政府的管治權威也不容易。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次選舉將是「一對二」的選舉,可能在第一輪投票時沒有任何一人取得過半數票,有必要進行第二輪投票。這就隨時將會導致選情突變。就以一九八六年的葡國總統選舉為例,當時主要是在三位候選人中進行,也是「一對二」,一名右派候選人對兩名左派候選人:社會黨的蘇亞雷斯和共產黨提名的人選。在第一輪投票中,由兩名左派選人分薄了左派選民的選票,因而雖然右派候選人獲得最多選票,但卻未能過半,必須進行第二輪投票,與獲第二多選票的蘇亞雷斯再作對決。

這就給共產黨出了個大難題:從意識形態的立場出發,不願看到右派候選人當選,推翻「四二五革命」的成果;但從黨際關係來衡量,共產黨與社會黨之間存在很深的「黨仇」。為了解決此問題,共產黨召開臨時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經過激烈爭論後取得共識,為了防止右派上台,還是投票支持蘇亞雷斯。因此,在正式選舉時,不少共產黨員及其支持者,是佩戴黑紗,流著眼淚去投票的。結果,蘇亞雷斯當選。香港特首選舉是否也將會重演這一幕?正因為如此,曾俊華在徵集到足可「入閘」的一百六十票之後,就立即「止步」,其目的就是要讓胡興國也能徵集到可以「入閘」的提名表。倘自己一味貪多,就可能會令胡興國無法「入閘」,未能形成對自己可能有利的「一對二」態勢。

還有一個可能會導致選情發生「逆轉勝」的因素是,選委提名是公開的,選委投票卻是不記名的。因而不排除有部分提名林鄭月娥的建制派選委,在投票時會違背自己的提名承諾。考慮到可能會有一些選委對梁振英有這樣那樣的意見,而林鄭月娥又說過將繼承梁振英治港政策,這可能會令這些建制派選委轉軚。而曾俊華的的競選宣傳策略,打出「香港要希望」、「香港要團結」、「香港要信任」的口號,在不得罪中央和建制派的同時,卻暗中批評梁振英的治港路線及其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可能會爭取到中間派選委以至是部分建制派選委的選票。

本來,倘是曾俊華對梁振英的「對決」,曾俊華的勝算機率較高。但梁振英棄選,林鄭月娥披掛上陣,選情隨即發生重大變化。再加上林鄭月娥得到中央的祝福,曾俊華的當選機率就應聲下跌。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因為有部分選委仍將林鄭月娥視為梁振英的「替身」。總之鹿死誰手?將有好戲可看。

(發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