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被我們誤會的肺炎

  提起肺炎,大家並不陌生。很多人對肺炎好像有一套普遍認識:得了肺炎一定會發燒、肺炎就是細菌感染、得了肺炎就要輸液……但是,對於肺炎的這些認知裏,很多是錯誤的、片面的。正值春季,肺炎高發,我們整理了一系列對於肺炎的認識誤區。相信看完本文後,您對肺炎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誤會1:肺炎是「咳」出來的

解讀:有些患者會問我咳嗽時間長了,會不會咳成肺炎。首先要明確肺炎不是咳嗽咳出來的,咳嗷可以是肺炎的一個表現。肺炎多數是起病比較急,常有發熱。咳嗽時間長了,不一定是肺炎,但一定需要拍個胸部X光片除外一些其他的肺部疾病。

誤會2:肺炎一定會發熱

解讀:肺炎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熱,有時會伴有咳嗽、咯痰,有些人還可能出現胸痛、咯血,重症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但有些老年人卻不一定會發熱,可能只表現為精神差、食欲減退,需要家屬和醫生高度警惕。出現發熱和咳嗽不一定都是肺炎引起的,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都可能會引起發熱或咳嗽。確診肺炎需要經過醫生的査體以及胸部X線檢査和血常規的檢測,疑難的病例可能需要進行肺部CT檢查,治療效果不好時還可能會進行支氣管鏡等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因為有些疾病會和肺炎表現很類似。

誤會3:肺炎都需要打點滴

解讀:首先需要醫生通過輔助檢查及經驗判斷大致的病原體,然後給予相應的抗微生物治療。由於細菌感染相對多見,所以常給予抗生素治療。並不是所有的肺炎都一定需要打點滴,有些輕度的肺炎患者口服抗生素也可以收到很好的療效。有些病人及家屬很著急,治療一天不見效就急著換藥,這是不對的,任何藥物起效都需要有個時間。所以一般一種治療方案至少先治療3天看效果,最主要的是觀察每天的最髙體溫是否下降,如果有下降的趨勢就可以繼續用這個方案治療,如果一點不見效甚至加重,則需要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査或者更換治療方案。

誤會4:肺炎就是由細菌引起的

解讀:很多人認為肺炎是由細菌引起的,其實不然。廣義上肺炎的概念包括各種微生物感染及理化因素刺激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我們平常說的肺炎主要是指由各種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炎,引起肺炎的微生物不僅有細菌,還有病毒、真菌等等,這些微生物可能存在于我們周圍的環境中,也可能就定植在我們體內,比如口腔、鼻腔等部位。當機體抵抗力下降的時候,比如過度勞累或受涼時,就容易得肺炎。還有些特殊群體抵抗力較弱,如兒童、老年人或本身患有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或因為其他疾病需要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人,這類人群容易患肺炎,尤其是病毒、真菌性肺炎。肺炎一般沒有什麼季節性,但冬、春季氣溫變化大,容易出現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些抵抗力低的人容易繼發肺炎。

誤會5:抗生素要一直吃

解讀:很多人認為,一定要等咳嗽完全消失或者X光片子上的陰影完全消失後,才可以停用抗生素,其實不是。一般情況下若治療有效,抗生素應用5~7天就可以停藥了。咳嗽時間有可能會比較長,可以應用止咳藥,但不一定需要一直應用抗生素。X光片上的陰影吸收也需要有一段時間,老年人會更慢一些,這種情況下也不需要一直應用抗生素,只要治療有效,停止應用抗生素後陰影會慢慢吸收。但過2~4周要複査X光片,看到陰影完全吸收乾淨才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