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大吞吐——澳門處理生活垃圾一瞥

【新華社6月5日電題】小城市,大吞吐——澳門處理生活垃圾一瞥

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最近公佈的《2016年澳門環境數據報告》顯示,去年澳門一共處理生活垃圾24萬噸,比2015年增加了5%,相當於65萬澳門居民每人每天產生1公斤生活垃圾。加上每年約3000萬人次的遊客,生活垃圾處理給澳門帶來不小的挑戰。

面臨地少人多的條件限制和環保的壓力,澳門特區政府和企業採取了多種應對措施,包括回收分類、餐廚垃圾降解等。

在澳門半島白鴿巢公園附近,記者看到一間封閉式垃圾站配備了電子感應投放口,不需要觸摸垃圾桶蓋即可投放生活垃圾。垃圾站內部安裝了紫外線消毒燈和殺蟲燈,沒有異味和蚊蟲。

“這種垃圾站建成後,社區衛生完全不受垃圾收集的影響,對澳門的旅遊環境也有促進作用。”澳門民政總署環境衛生執照部部長馮惠星介紹說。

澳門以前也採用粗放式回收,用單一垃圾桶接收所有垃圾,帶來的後果是孳生蚊蟲、污水異味擾民,影響後續回收。近年來,已經建成130多個封閉垃圾站和70個左右的移動式垃圾壓縮站,以代替傳統的垃圾桶,並在旁邊擺放回收塑膠、玻璃、金屬和紙張的分類桶。

馮惠星介紹說,垃圾分類還在起步階段,需要澳門居民和來訪遊客共同努力實現。而佔生活垃圾主要部分的餐廚垃圾,政府已經和一些非盈利機構合作,對大型食堂、公益組織的餐廚垃圾進行回收降解。普通家庭產生的餐廚垃圾暫時還無法實現專門處理。

澳門主要酒店集團之一的金沙中國對生活垃圾的回收處於業界的領先位置。除了分類回收紙張、塑膠和玻璃外,在旗下多家酒店一共安裝了七台餐廚垃圾處理機,實現了餐廚垃圾無害分解和排放。

在威尼斯人酒店地下一層,記者看到一台小麵包車大小的餐廚垃圾處理機正在工作。盛滿剩餘菜葉和飯食的垃圾桶被機械臺自動抬到投料口,完成垃圾投放後加入酵解微生物和碎木屑,並注入熱水。一定時間後,餐廚垃圾分解為二氧化碳氣體、殘渣和符合排放標準的水。殘渣由專業公司回收製成肥料,產生的水排入澳門廢水處理廠處理後可直接排入大海。

“先進的處理技術讓我們實現了可持續經營。”金沙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部部長薩義德·穆巴拉克說。每台處理機每天可處理1.5噸餐廚垃圾,在整個集團推行“光碟行動”等節約措施後,實際每天處理約750千克。

薩義德說,他們集團的做法已經得到同行認可,現在已有不少其他酒店也陸續引進了類似的處理機來分解餐廚垃圾。

馮惠星和薩義德在採訪中都提到,生活垃圾的處理既需要投入“硬件”,也需要升級“軟件”。有了先進的垃圾分類和處理設備,還需要居民、員工和遊客的積極參與和執行,才能讓特區的日常生活和旅遊事業可持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