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權鬥終於妥協「有辣有唔辣」

政治學教科書上有一句著名的術語,曰:「政治是妥協的藝術」。中國國民黨現、候任黨主席圍繞著新一屆中央委員提名權及選舉日期進行的激烈權力之爭,經過現任秘書長莫天虎,與新任黨主席當選人吳敦義陣營交接小組召集人曾永權(據傳有可能是未來的黨中央秘書長),在本週持續協商,昨日終於達成初步共識:中國國民黨第二十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如期於八月二十日舉行,但中央委員、中央常務委員的選舉則延至九月進行,具體時間地點有待最後確定。另外,現行爭取連任的一百六十三席中央委員,將會持續提名、剩餘的四十七席將由吳敦義、洪秀柱雙方協商後,共同提名。而「二十全」的大陸地區黨代表名單,也由吳敦義與洪秀柱協商決定。至於洪秀柱提出吳敦義陣營可先派員擔任黨秘書長的漸進式交接,以及洪秀柱與吳敦義是否提前交接黨主席職務等兩項議題,則未在雙方交接小組討論項目之中。

上述明顯是洪秀柱作出讓步的妥協方案,是由參與協商的「吳派」中常委姚江臨在協商會後向媒體轉述,而黨中央則並未證實。文傳會副主委胡文琦還說,昨日上午的協商並未觸及「全代會」和相關選舉時程,這部分有待交接小組進一步協商。不過,由於先前由洪秀柱提出的七月八日進行中央委員選舉、七月二十九日進行中常委選舉的主張,可能會形成新一屆中央委員是由舊一屆黨代表選舉產生(新一屆黨代表將於八月二十日「全代會」舉行當天,才與新任黨主席同時就職)的不合理狀況,因而洪秀柱會作出讓步,是黨員們所樂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而,姚江臨的轉述內容,應是「八九不離十」,只是可能某些媒體細節有所出入。

這是一個妥協的結果,雙方都作出了適當的讓步。吳敦義以放棄自己對中央委員候選人的「單獨」提名權,改以雙方共同提名中央委員候選人,來換取洪秀柱放棄在「全代會」之前選舉中央委員和中常委的主張。不過,雙方共同提名的中央委員候選人只有四十七個名額,僅佔全體委員名額二百一十人的百分之二十二,影響不大。而爭取連任者,當時是黨主席馬英九提名,而非「洪家班」人馬,而吳敦義為第一副主席。正因為如此,在中常委中,親近吳敦義佔大多數,親近洪秀柱的並不多,因而洪秀柱補選為黨主席後,就只能是以「停開中常會」的一招,來避開「吳派」中常委的糾纏。

其實,候任黨主席吳敦義當選後的權力鬥爭,是形式大於實質,為的是「爭啖氣」矣,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效益。因為正如上述,無論是由「舊黨代表」選舉產生「新中央委員」,還是由「新黨代表」選舉產生「新中央委員」,新一屆中常委都將是由新一屆中央委員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有百分之七十三是馬英九所提名,而在這次黨主席選舉過程中,洪秀柱曾經猛烈攻擊馬英九,在新一屆中常委選舉中,這些「馬家班」中央委員當然會有自己的選擇。再加上「西瓜偎大邊」的效應,而現屆中常委又大多傾向於吳敦義,因而不管洪秀柱怎樣意圖「滲透」新一屆中常委,都將會很困難。何況,就權謀和能力而言,正如有人所說的,洪秀柱只是中學訓導主任的格局,哪能比得上「政壇老狐狸」吳敦義。這次黨主席選舉,洪秀柱所依仗的黃復興黨部竟然被吳敦義「偷襲」成功,就已證明洪秀柱技不如人。

至於吳敦義與洪秀柱共同協商大陸地區黨代表名單,這倒將會是洪秀柱有所斬獲。其實,在過去解除「戒嚴」之前,國民黨「全代會」的「大陸敵後地區黨代表」,是以「潛伏大陸特工黨員」為標榜。其實,這些黨代表雖然確實是出自於情治系統,但卻多是「冒牌潛伏特工」。因為當時即使是果真選出「潛伏特工黨代表」,要出境到台灣開會並不容易,何況還將會導致暴露身份。因此,這些「潛伏特工黨代表」多是由國民黨陸工會或「軍情局」等負責大陸情報的頭目擔任。其以「化名」出席「全代會」,與其說是為了「保密」,不如說是為了掩飾以「後方人員」冒充「敵後特工」的「秘密」。

在連戰接任黨主席後,才真正有是在大陸地區居留的大陸地區黨代表,而且是以大陸台商為主,且多是台商主要投資地區的台商協會負責人,也能出境返回台灣開會。他們往往能在溝通兩岸中發揮重要作用,也有人當選為中央委員並進而當選為中常委,因而在大陸涉台官員中頗為吃香,並成為兩岸聯繫的橋樑。

而洪秀柱能夠爭取到大陸地區黨代表的協商權,就有其奧妙之處。一方面,大陸地區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的涉台官員,頗為欣賞洪秀柱的政治理念(但又惋惜其能力不逮),因而台商們大多附和涉台官員的喜好,支持洪秀柱。不過,在今次黨主席選舉過程中,大陸涉台系統保持中立,堅持不介入的態度,因而台商們普遍沒有作出「挺洪」的言行。

另一方面,吳敦義早就意圖佈局大陸台商,因而在馬英九第二任「總統」任期開始,出於種種主客觀原因要撤換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時,吳敦義就趁機向馬英九推薦了其「死黨」林中森接任,並透過林中森安排自己的兩岸事務智囊周繼祥出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副秘書長(傳說其將出任角色極為吃重的黨主席特別助理兼大陸事務部主任)。林中森不辱使命,每月都勤跑大陸,探望台商,比江丙坤還頻密,三年多來跑了四十二次,除了新疆、西藏沒去外,其他二十九個省區市都去過了。但不知是其與台商的「革命情感」不深(江丙坤早在陳水扁掌政時最艱難的時期就經常到大陸幫助台商解決困難,而林中森在接任海基會董事長之前竟然連大陸都未曾到過),還是個人作風不一樣,因而在籠絡台商方面是事倍功半,大陸台商傾洪者多於傾吳者。

不管怎樣,既然雙方協商有了結果,總算是結束了內鬥,今後新任黨主席就應該全心投入改革黨務,振衰起蔽,並厲兵秣馬,迎戰二零一八年的「九合一」選舉,力爭保住新北市,奪回台北市和台中市。作為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的起步點,即使奪不回執政權,也不要輸得太慘,從而為未來凝聚人氣。

但中央委員延後選舉,卻是此前所罕見。因為在此前,都是在「全代會」舉行之時進行選舉。實際上,直到現在,民進黨的中執會、中評委,都是在「全代會」選舉,由黨代表當場投票。在當場點票產生中執委後,再由新任中執委投票選舉產生中常委。

而吳洪協商延後選舉中央委員的做法,一方面新任中央委員、中常委未能與新任黨主席一同就職,使得「全代會」變成沒有新任中執委的大會。而且大會過後,也不能立即舉行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全體會議,及隨後的每週三舉行的中常委會議。

另一方面,「全代會」閉幕後,黨代表各散東西,甚至海外黨代表返回世界各地,大陸台商黨代表也回到大陸。看來只能是島內黨代表分別在各縣市黨部投票,海外和大陸台商的黨代表則通訊投票。

這樣的安排的好處是可避免在「全代會」的現場進行拉票,可使黨代表集中精力討論各項議案,甚至是可杜絕賄選。此前,就有候選人在「全代會」會場派發有價值的紀念品或宣傳品,還有宴請的,現在則可免過。但不利於中央委員的協調,或將會失去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