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赴港出席回歸周年活動特顯中央重視港發展 博言

與本澳一樣實施「一國兩制」政策的香港特區,即將到「七一」回歸二十周年的大喜日子,用傳統的風俗來逢十必大慶,何況今年是香港特區回歸二十周年,香港特區在20年來的經濟社會持續繁榮穩定,習近平主席日前也高度評價香港特區成就,他指出的「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巨大成功。」而據大陸中央官方媒體的消息指,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29日至7月1日赴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香港特區。這是習主席當選國家主席之後,他首次到香港「看看」,具有特別意義,對於香港特區及新一屆特區政府來講更是無比的幸運及榮耀,相信是全港居民對習主席的到來充滿更多的期望,也體現中央對香港特區實施「一國兩制」二十年來所取得的成績的肯定及重視。

情繫香江,源遠流長。據瞭解,習大大無論在過去在福建、浙江、上海擔任地方大員,還是成為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對香港始終傾注拳拳之心,對涉港工作一直高度重視。尤其是2007年中共十七大之後,習近平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班子,兼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長期主管港澳事務,這段特殊的工作經歷,亦令他更知港懂港,堅定不移支持香港。有報導指,從1980年代到2007年,習近平在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工作20多年,均是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同時也是港商投資內地較為集中的地區,這種工作經歷令習近平有較多機會接觸香港,對之相當熟悉。自1990年代起,習近平曾多次以不同身份率團訪港,招商引資,洽談合作。譬如,2000年6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率福建省政府經貿代表團赴香港洽談合作,並會見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2005年1月,擔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率經貿代表團蒞港,舉辦「2005香港•浙江周」。習近平當時指出,「香港是世界著名的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服務業高度發達,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其完善的管理模式與成熟的經驗值得浙江很好地學習和借鑒。」「兩地服務業合作是一拍即合。浙借港之力上青雲;港服務業也藉助浙江這個市場大省,而擁有廣闊的腹地和市場空間。」2007年中共十七大,習近平進入中央領導層,先後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等要職,並兼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在此期間,他心繫港人港事,在全國兩會期間多次會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對香港的繁榮發展提出真知灼見。習近平2008年7月南下視察,親身感受香港的變化,體察社情民意。當月6日上午,習近平乘坐的專車駛進香港落馬洲口岸,這是他到中央工作後首次赴港,他對媒體說:「我這次來香港,主要是實地考察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馬術比賽籌辦情況,同時也要親身感受香港回歸祖國11年以來的深刻變化。」從抵港的那一刻起,到8日上午11時許返回深圳,短短49個小時裏,習近平出席了21場重要活動,足跡踏遍港島、九龍、新界。他實地考察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馬術比賽籌辦工作,廣泛會見香港各界人士,深入體察民情,密切關注民生,表達了中央對香港辦好奧運馬術比賽的信心、對香港同胞的關心、以及對香港更加繁榮穩定、更加和諧進步的期盼之心。「只要是對香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有利的事情,中央政府都會繼續積極予以支持。」「香港大有希望,香港的明天會更好!」視察香港期間,習近平多次表達了中央對香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關  注,並重申中央對香港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他曾指出,中央政府對於香港繁榮發展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可見,習主席對香港特區發展的關心與支持,過去以不同層次的領導人身份到過香港,雖然有過多的熟悉,但是今次則不同,一方面就是香港特區回歸二十周年,另一方面就是他以國家主席的身份到訪,更是意義非凡。

香港特區在回歸祖國20年來的經濟社會持續繁榮穩定,保持原有的經濟、社會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香港特區依照國家憲法和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香港同胞擁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真正實現了當家做主。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觀察,「一國兩制」偉大事業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時代樂章的重要內容。用習主席日前所言「不動搖、不走樣、不變形」,是對「一國兩制」有力的保證。正如長江和記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日前所言的,香港回歸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一件大事,國家平穩地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釋除了很多人對「一國兩制」的疑慮。「一國兩制」顯示了中國領導人具有制度上的創意,也凸顯了領導人的包容。1997年以前,一些外國企業對香港回歸後的經濟發展宣揚悲觀情緒,而李嘉誠領導的企業卻更加看好中國、看好香港,加大對香港和內地的投資力度。「一國兩制」締造空間,讓香港市民和企業在經濟、社會、高科技急速發展的全方位競爭時代中,具有穩定的基石和架構,得以尋求自身的發展。「一國兩制」讓香港享有「大堂前座」的優勢,使得香港能夠更加瞭解祖國,參與各種發展大計。「香港的企業相容‘利’與‘變’(便利與應變),在這個機遇高增長的年代優化架構,構建(‘利’與‘變’)‘雙元策略’,其競爭力則可有倍數發展的可能。」香港的經濟命運與國家一脈相承,衣食住行、發展空間以及香港的金融橋梁作用,在「一國兩制」下都一一體現。「一國兩制」之利,對香港適用,對內地也同樣適用,能夠促使兩地發展成為可競爭的經濟體。

據瞭解,香港特區回歸二十年來,成功實施「一國兩制」,香港的法治、自由市場經濟、國際化程度和港人的生活方式全部得以保留;經濟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長,香港的繁榮也得以維持。有指報告評估了215個國家和地區的治理指標,香港在1996年至2015年這20年裡,在很多關鍵領域的排名均是有所上升;法治一項,香港就從第六十位上升到第十二位;政府效率從第二十八位上升到第三位;腐敗控制方面,從第二十位上升到第十七位;在規管品質上,從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事實上,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的成功是人人看得到的。」而全國政協副主席、首任特首董建華日前指出,「一國兩制」實踐是成功的,為香港提供了巨大競爭優勢,但同時面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高房價及年輕人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坦言,港人已厭倦了今天社會中的負能量,希望向前發展,大家未來要團結齊心,包括要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為香港提供的新的、前所未有的機遇,並勉勵年輕人加強對國家的認識及瞭解,並裝備好自己,才能把握機會。而香港未來的發展機遇是在國家巨大市場,「香港有獨特的『一國兩制』的優勢,給予我們很多新的機會,高度國際化,要看到這些,才見到『一國兩制』的重要性,故我們的戰略必須是更好地利用在『一國兩制』下的競爭優勢,使香港的經濟基礎多樣化。」香港是一個金融中心,在亞洲就相當於美國的紐約、歐洲的倫敦。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增長,及亞洲經濟也不斷增長,香港金融服務業將迎來更大的機遇:「在國家各種商品預期買賣市場、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債券等金融方面的需求,香港都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因為堅持『一國兩制』使我們在法治上保持了極高聲望,並延續了嚴格的監管制度,這是國際金融界對香港的信心所在。」展望未來,「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提供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機遇,「『一帶一路』、『大灣區』均是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

董建華還強調,「要看到將來,你才會成功;看到將來,你才可以抓機遇」,並寄語香港各界,特別是年輕人要知道對國家的認識及瞭解,是對自己將來的前途是非常重要,抓穩發展的機遇。

有資料顯示,香港特區在1997年以前,一些人在香港外國領事館門前排隊領取護照的場景,被媒體解讀為所謂「香港大限」的注腳。1997年之後,大量當年的移民回流香港,讓「香港已死」之類的悲觀論調成為笑柄。回歸20年來,面對危機和困境,面對懷疑者的嘲諷和質疑,在中央政府支持和幫助下,在特區政府帶領下,香港社會各界勠力同心,奮發有為,對「一國兩制」能否確保香港繁榮穩定這一歷史性課題,交出了令世人驚豔的答卷,香港以新的姿態繼續閃耀在世界舞臺。有數據顯示,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香港20年間經濟發展可圈可點。本地生產總值從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016年的2.49萬億港元,20年間增長82%,年均增長3.2%;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同期增長六成,超越日本和歐盟。財政儲備從回歸之初的3700億港元增長到2016年的近1萬億港元,增長150%;外匯儲備從928億美元增長到3905億,增長了3.2倍。20年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三大中心的地位依然穩固,特別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大大強化。截至2016年底,香港證券市場總值約3萬億美元,排名亞洲第四、全球第七;首次公開募股額再次榮登全球首位,超過紐約、倫敦;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結餘超過625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截至2016年,香港已連續23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連續六年在美國卡托研究所《人類自由指數》中排名全球第一。在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連續五年躋身全球十大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行列。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連續兩年奪冠。香港美國商會主席認為,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東西方之間的管道,其獨特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證明瞭「一國兩制」的成功。同時,回歸以來,香港優質的營商環境不斷吸引著各類企業。截至2016年,母公司在海外的駐港企業總數增至7986家,其中有3700多家企業將地區總部設在香港。回歸20年來,香港依然是中國實際引進外資最大來源地,香港對內地實際投資額累計超過9100億美元,佔全部外資的52.1%。中央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為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樞紐,中央政府於2014年和2016年分別批准試點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滬港通」和「深港通」,香港經濟發展再添新活力。

香港特區回歸二十年來,中央全力支持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據香港特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日前所言,回歸20年,「一國兩制」保證了法治這一香港的核心價值保持不變。「一國兩制」是前所未有的事業,20年來在香港的落實是成功的,絕大部分香港市民都擁護「一國兩制」。在國家的支持和幫助下,香港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梁君彥認為,回歸以後,香港實現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港人成為這個社會的主人,真正實現了當家做主,建設自己的家園。「回歸以後,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上不同的團體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訴求,贊成的聲音和反對的聲音都有。」由選舉產生的立法會是香港特區的立法機關,負責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審核、通過特區政府的財政預算,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對政府的工作提出質詢,就有關公共利益的問題進行辯論等。回歸以前的絕大部分時間,港英政府從來不全力推行民主,相當一段時間香港的立法機構代表都是港督委任的,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對於管治更有利。而回歸以後,從第一屆特區立法會開始,議員都是由選舉產生。回歸以後的特區立法會不斷進步,立法會選舉民主程度也越來越高。2004年第三屆立法會開始,全部立法會議員均由功能界別選舉和地區直選產生。2012年第五屆立法會開始,立法會議員從60名擴大到70名。新增的10名新議員中,5名議員地區直選,另外5名更是在全港範圍內選出。回歸以來,特別是在香港遭遇困難和危機的時候,立法會與特區政府一道同心協力促成了許多法案和財政預算的通過。例如在2008年香港應對國際金融海嘯期間,特區政府提出1000億港元特別信貸擔保計劃,以幫助香港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當時的立法會在五分鐘內就通過了這一計劃。作為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要效忠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其實,回歸後,香港居民所珍視的法治、自由、公正、廉潔等核心價值仍然廣受尊崇。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16年至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司法獨立在全球實行普通法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三,在亞洲排名第一。世界銀行發佈的數據顯示,香港「法治水準」一項的全球排名,從1996年的60多位大幅躍升到2015年的第11位。自香港特區回歸後,香港特區普通法制度、法治和司法獨立,全部得以維持,基本法發揮了基石作用,給予市民極大的信心。

俗話也有講,在中國傳統中,男子二十被稱為弱冠之年,須行加冠之禮,以示成年。而今,香港特區在迎來自己20歲生日之際,也面臨繁榮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節點。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說,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國家不可分離的一部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這是「一國兩制」的初心。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日前也指出,針對香港形勢的發展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指導「一國兩制」實踐,穩妥應對香港出現的各種複雜局面,一方面堅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不改變、不動搖」,另一方面高度重視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對港工作取得新突破、新進展、新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對「一國兩制」實踐和香港工作作出了許多新的重要論述,體現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體現了黨對「一國兩制」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對「一國兩制」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在香港繼續成功推進「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指南。其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寄語、鼓勵港澳同胞積極參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可見,香港、澳門與祖國內地的命運始終緊密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香港、澳門與祖國內地堅持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需要港澳同胞與內地人民堅持守望相助、攜手共進。

香港特區自回歸以來,中央在香港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既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又照顧到香港的利益。實踐證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相信中央未來會繼續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堅定不移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對於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一系列的活動,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日前則指出,香港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成功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取得多方面成就。習主席在這個重大時刻蒞臨香港,充分顯示中央對香港的重視和支持。港澳兩地密不可分,香港特區與澳門特區未來都應在「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下抓住機遇,搭上快車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