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關巴總站從非理想地 羅稱勿對修復後抱大期望

【本報訊】運輸工務司長羅立文表示,修復關閘地下巴士總站曾考慮多個方案,包括將現時關閘附近2個發財巴站改為巴士站。但公共巴士乘客不斷增加,要在2個地方安置24條巴士線,實不可行。

羅立文指出,關閘地下巴士總站於2004年建成,現有24條巴士路線,未來會將續增加,他不諱言「呢度永遠都不是建設巴士總站的理想地點。」

政府將再次對關閘總站「大動手術」,他稱,完成修復後,環境肯定優於「天鴿」襲澳前,但不等同「由空地起一個新總站」,因地方有限,冷氣只會設在中間的候車室,其餘候車區沒冷氣,況且候車人數多,修復後不可能會變成「好靚」、「好舒服」的巴士站。目前仍未能計算出重整費用。

羅立文稱,不要對修復後的關閘地下巴士總站抱很大期望,因為地下空間有限。至於會否考慮關閘重建大型交通樞紐,包括借用工人球場的土地,羅立文稱沒考慮,他只考慮「自己有的地方」。

當局預計於2019年第2季將關閘巴士總站收復妥的其中一部分交付使用,是年第4季完全收復妥,全部交付使用。修復前維持24條巴士線分流到周邊10個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