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亞衛視報導,高天賜兩名兒子涉嫌郵包運毒案控辯雙方日前在初級法院作結案陳詞。
辯方律師曾傳召多名行為證人出庭作供,兩被告的父親高天賜一直未現身法庭,在高天賜身邊擔任17年秘書的證人稱,「哥哥」是很乖的男孩,不像染有不良嗜好,同時十分關愛自己小孩,是一個形象好的父親。
高母:大麻紓背痛
高氏兄弟母親以行為證人身份出庭作證。她說「弟弟」成長於加拿大,當地醫生曾處方含大麻的藥物紓緩背痛,這是當地醫生普遍做法。他認為「弟弟」性格開朗、盡責、有上進心,在外地也有自己的生意。
控方:精心安排寄毒
控方反擊,結案陳詞時強調「高氏兄弟」不是偶然情況下獲得涉案的一公斤大麻郵包,而是精心安排,有跡可尋,「郵包」的收貨地址由「哥哥」寄給「弟弟」,兩人取貨時,「弟弟」先聞「郵包」氣味,這樣做有違一般經驗、法則,他們明顯一早知悉郵包內有「餡」。
手機通話紀錄助證
控方指出,「高氏兄弟」手機通訊軟件對話紀錄有不少犯罪證據,每次得到毒品後,「高氏兄弟」以固定利益散貨給他們的下線拆家,即第三被告黃姓嫌犯,黃姓嫌犯以浮動價對外販賣毒品。分享獲利時,「哥哥」習慣用手機拍下存款收據,更重要的是,有證人出庭指出,「哥哥」曾免費提供大麻。控方認為控訴書的內容獲得證實,要求法庭裁定罪名成立。
辯方一開始就反駁控方所指的證據確鑿,指手機通訊軟件對話紀錄當中資料間接獲得,非電話監聽截取,有違一般取證方法,這是沒價值的證據。控方稱有證人指「弟弟」多次從海外寄出毒品,但當中涉及的毒品、份量等,警方沒進一步調查。
質疑郵包完整性
辯方指出,案中所指「郵包」在香港被扣查時曾拆開和化驗裡面物品,香港和澳門是不同法區,香港海關拆封時已破壞取證完整性,法庭應以存疑的原則開釋被告。辯方稱如果法庭認為有罪,應以罪名較輕的吸毒罪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