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災專家倡陸澳聯動抗風災 共享機制分享內地氣象資料

【本報訊】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副主任、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昨日在本澳表示,8.23天鴿風災對澳門造成嚴重破壞,澳門在風災發生後至今3個多月基本恢復,體現澳門各界團結一致。他說,將澳門變成安全地方是專家組目標。

來澳跟進澳門應急管理體系的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副主任、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昨日與傳媒會面時表示,將澳門變成安全地方,是專家組的目標,明年將向特區政府提出報告建議,加強做好應對災難的工作。

閃淳昌認同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施政報告提出完善應急機制、強化公共安全,分開短中長期的防災工作計劃。他認為本澳未來要做好加強氣象預報的工作,進一步建立完善機制。他指出內地的氣象預報做了很多工作,希望能夠將澳門納入有關的聯絡機制內,並認為要做好內地和港澳的人才培養共享機制。

閃淳昌認為澳門應與內地建立聯動機制,希望將澳門氣象局納入聯動機制,共享內地氣象資料,即時向澳門居民發出預警,做好預防和各方面工作。

閃淳昌表示,這次來澳門,希望進一步對“天鴿” 颱風造成的災害進行更深入的總結。就進一步優化澳門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提出政策性建議。“天鴿” 颱風發生至今已三個月時間,這次來到澳門有深刻感觸,整個澳門社會已經基本恢復,社會很穩定。

專家組將於明年為澳門特區政府提出具體的報告和建議。風災時澳門一度停水、停電,這些都是近期要抓緊解決的問題,將圍繞這方向提供建設性提議,供澳門政府參考。

此行在交流過程中有多方面探討,包括細項預報預警工作,進一步建立聯動機制,內地颱風預報預測機制上,近年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颱風中心的運營軌跡,廿四小時的誤差,達到六十至八十公里,和美國、日本已經都是最先進水平。他希望將澳門氣象局納入聯動機制,共享內地氣象資料,即時向澳門居民發出預警,做好預防和各方面工作。

另外,下一步在防災、減災的物資儲備、人才培養上,也應該建立聯動和共享機制。特別是將來大灣區的建設當中,澳門、香港、廣東,特別是澳門和珠海之間,都應該建立共享機制。“天鴿”颱風發生後,樹木倒下,需要電鋸切割,這些是基本物資,需要有儲備。

但很多救災物資有時效性,以傳染病的藥品為例,儲存一段時間就失效,儲備太多就會造成浪費,其實可以與藥廠及商家建立密切聯動機制,需要時可在一定時間內送到澳門。

人才培養方面,消防員、公務員需要進行實操性演練,澳門地方有限,但廣東、珠海有場地,可以共同培訓、演練,提高應對災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