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使奉命警醒美國會議員及蔡政府

據報導,中國駐美大使館八日邀請二百多名大華盛頓地區的中國留學生,舉行中共「十九大」解讀講座,並解讀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中國,由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主講。李克新指出,中國的「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的表述是給兩岸對話還是敞開了大門,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九大中的「心靈契合」說法是全新的,代表兩岸間不完全是硬性的融合,要讓台灣同胞覺得「統一會讓你們的小確幸變成大確幸」。他也指出,中國的堅定意志與信心有足夠能力進行和平統一,「這是中國最大的目標」;雖然人民祖國不願意看到中國人攻打中國人,但中國也不會放棄武力統一的選項。李克新在談到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指出,台灣問題仍然是中美關係的挑戰,尤其美國國會日前通過《二零一八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法案要求美國國防部研擬美國軍艦與台灣軍艦相互訪問、靠泊的可行性。對此,李克新說,他曾向美國國會議員說,「我可能要感謝你們美國朋友」,大陸沒有時間跟機會用《反分裂國家法》,若美國把軍艦派過去台灣,就啟動了《反分裂國家法》。李克新講到此處特別低頭念稿:「我告訴你,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他並說,這並非開玩笑,因為美國軍艦若訪上海,是徵得中方同意,但去台灣中方肯定不同意,美國強行要去,中國就立即啟動《反分裂國家法》,採取適當的行動,因為此舉形同侵犯中國領土,「中國人的事情最終要靠中國人自行解決,這裡頭沒有美國的事情,也不依賴任何一個國家調停、解決兩岸問題。」李克新還透露說,他當時在說這番話後,在場的美國國會助理十分緊張,要求他說得慢一些,以便於準確記錄。

李克新的一席話,既是說給美國人尤其是國會議員們聽的,更是說給台灣當局聽的。目的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不要錯誤理解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有關台灣政策的份內容,只是看到「軟的更軟」的部分,而忽略以至是視而不見「硬的更硬」的部分。

李克新是公使銜。據由錢其琛主編,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外交大辭典》所述,公使全稱為「特命全權公使」或「全權公使」。一九六一年《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規定,公使為外交使節的第二等級,由國家元首派遣,其所受禮遇僅次於大使,但實質地位、職務以及所享受的外交特權與豁免與大使相同。其任命需事先征得接受國的同意。二次大戰後,任命公使一級外交使節的做法已

不多見,絕大多數國家都把公使升格為大使,公使館也相應升級為大使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曾與芬蘭、丹麥和瑞士互換公使級外交代表,後均升格為大使級。此外,有些國家在大使館中設有公使,此類公使與特命全權公使不同,不是使館館長,不由派遣國元首向接受國元首派遣,而是使館中僅次於大使一級的外交官,其任命無需事先征得接受國同意。

而在中國的外交實務上,由於駐美大使是副部長級(駐俄、韓、日、朝、英、法、德大使和駐香港、澳門特派員也都是副部長級),該等大使館內(駐港澳特派員公署除外)都設有公使,等於是大使館的「二把手」。按此推算,公使就是正司局長級,與除以上大使館外的大使平級。實際上,從李克新的履歷看,他於二零零四年三月從外交部國際司處長外放鍛煉,到貴州省黔南自治州任副州長兼都勻市副市長時,就已晉升為副司局長級,在二零一五年四月到駐美國大使館任公使之前,是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而他此次是與原公使陸慷互調,陸慷回國後轉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並以外交部發言人的身份亮相,亦即是晉升為司長後與陸慷互相平調。

因而估計,由公使李克新而不是大使崔天凱出面,先是向美國國會議員不公開地解讀「十九大」精神,後是借向留美學生公開那段「軟硬兼備」的談話內容,既是要直接向美國國會議員,及間接向台灣地區的蔡政府,宣示中國政府對「美台軍艦互訪」的強硬態度,正如台灣媒體猜測,是奉命之作;但又保留一定的迴旋餘地,暫時不需要去到由崔天凱大使親自出面的程度,因而這是精心的安排。讓美國國會議員們清楚地知道,其所為已經踐踏了中美關係的底線;也讓蔡政府清晰地了解,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說的「六個任何」,並不是「說說」而已。

實際上,三個《中美聯合公報》,尤其是《建交公報》,定明美國必須與台灣「廢約、撤軍、斷交」,並限制美台軍事交流,包括美國現役軍官與助理部長不得訪台,也包括台灣地區「正副國防部長」不得進入華盛頓地區,一定層級以上現役軍官不得著軍服訪問美國等。因此,自一九七九年美台「斷交」後,美軍軍艦就沒有進入過台灣港口。但是,如今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審議通過這項《二零一八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建議美台軍艦互訪停靠,並要求美國國防部長於二零一八年九月一日前,向眾議院相關委員會提交美國軍艦訪問並停泊台灣港口,以及美國在夏威夷、關島接受台灣軍艦停泊要求的可行性評估報告。一旦正式實施,就等於是美台之間就有了實質性的軍事關係,中美建交時美方所做的美台「斷交,廢約,撤軍」的承諾,就將會逐步虛化,甚至是變相恢復《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美國海軍軍艦變相「進駐」台灣地區的軍港。而且,也是踐踏中國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可能造成嚴重的台海危機。

美國國會議員有著其他的各種因素驅使,可以不負責任、不計後果。但特朗普作為必須對國家和人民負責的總統,就必須審慎行事。不過,按照美國憲制及立法制度,美國總統必須在十天內(星期天不計在內)簽署或否決國會送來的法案。如果既不簽署也不否決,倘是在國會的會期中,該法案就會自動成為法律;如果國會屆時正在休會,就構成所謂的「口袋否決」,如同總統正式否決一樣,參、眾兩院都要重新表決,倘兩院都以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通過,那麼不需總統簽署也將自動生效。由於總統與國會的角色不同,在思考問題時有著各自的考量。特朗普目前在國內事務上諸事不利,四面樹敵,可能會以簽署來轉移國內對他不滿的視線,並「堵住」在野黨和同黨內部反對派的「悠悠之口」,因而估計簽的可能性還是較高的。而且還可以拿來作為與北京進行朝核等問題上進行博奕至少也是「討價還價」的籌碼。因此,李克新此說,既是警告國會,也是提醒特朗普。

然而,正如李克新公使所言,「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中國將立即啟動《反分裂國家法》。這使人想起了五十九年前的「八二三砲戰」期間,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三日的《人民日報》刊登毛澤東主席親筆撰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其中有名句:「寇能往,我亦能往,總是可以抓回來的。一句話,勝利是全世界人民的。金門海域,美國人不得護航。如有護航,立即開炮。切切此令!」習近平主席深得毛澤東主席的軍事戰略思想精髓,而且更是與時俱進地有著自己更強的戰略思維。「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這首戰歌相信青少年時期的習近平唱得慷慨激昂,在今日正好派上用場。美國的軍艦能進台灣的港口,解放軍的軍艦、戰機就不能開進屬於自己領土領海領空的港口及其上空,以及周邊海域、空域?何況,還有強大的火箭軍。

李克新公使的這番話,也是說給蔡政府聽的。在「十九大」後,蔡政府錯誤解讀「十九大」報告,以為沒有「統一時間表」和「武統論」,就鬆了一口氣,因而更加變本加厲,放心大搞系列「去中國化」的活動,甚至表態歡迎《二零一八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倘蔡政府果然讓美國軍艦駛進台灣地區的港口的話,相信就是啟動《反分裂國家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