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新華社駐點台灣的年度記事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2017年的台灣,籠罩在「低氣壓」的社會氛圍下。由於兩岸關係陷於僵局,島內經濟民生深受影響。民進黨當局不思紓解台灣之困,反而推動「去中國化」,沉迷於操弄政治權謀,導致社會爭議不斷,民怨四起。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兩岸同胞交流融合呈現生動圖景,特別是在兩岸開啟交流30週年之際,台灣同胞深情講述「兩岸一家親」的動人故事,熱忱表達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迫切呼聲。一年來,新華社記者深入寶島各地,用心看見台灣、報道台灣。在他們的採訪本裏,有哪些記憶耐人尋味,就聽聽他們的歲末講述。

2017年農曆春節,我來到日月潭採訪。這是民進黨當局上臺後的第一個春節。與此前八年顯著不同,這個大陸遊客來臺時的必遊景點在「黃金假期」裏顯得冷冷清清。

日月潭玄光碼頭的阿婆茶葉蛋店前,以往排著長隊的購買人潮已不復見。阿婆說,現在大陸遊客來得少了,生意差了很多。曾經熙熙攘攘的環湖自行車道也是車流稀疏。租借自行車的老闆無奈地感嘆「生意做不下去了」。

大陸遊客人數驟減,主要原因在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去中國化」動作不斷,以及縱容島內「台獨」勢力作亂,使兩岸關係發展的良好氛圍遭到破壞,讓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意願明顯降低。我在台灣各地採訪時瞭解到,兩岸交流放緩對台灣經濟民生的負面影響不斷加深,百姓深感憂慮,對當局相關政策強烈不滿。南投縣計程車司機白義詮對我說,「政客不知底層人想什麼、過得怎麼樣。這樣下去,台灣經濟會越來越慘。」

今年駐臺期間,我印象最深的是採訪台灣作家齊邦媛和學者薛仁明。他們身上有同一種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驕傲,也有同一種對台灣現狀的憂傷。

93歲的齊邦媛不會上網,和外界聯繫主要靠寫信。我給她寫電子郵件約訪,她手寫了回信,由助理掃描成電子版再發郵件給我。看到齊老師的工整字跡,我感到特別溫暖親切。

在她創作《巨流河》的書桌旁,我們聊了三個多小時。當了一輩子老師,她像備課一樣認真準備受訪,在紙上寫下每個問題的回答要點。談到朱光潛、吳宓、錢穆這些老師,她滿懷深情。她說自己最大的受益就是培養了文化的「品味」。

採訪中,齊邦媛用得最多的詞是「惆悵」。這種惆悵不僅來自她親身經歷的從巨流河到啞口海的百年漂泊,也源自台灣社會對這段歷史的普遍淡漠。她說,寫這本書的初衷就是要讓台灣年輕人記住這段歷史。

幾次見到薛仁明,他都一身中式布衣,在課堂上把《論語》《史記》等中國文化經典講得「光明喜氣」。他說「裏面有中國人的精氣神」。在臺北課堂上只有20多個聽眾,平均年齡近60歲。這是薛老師憂心之處。他說,在大陸上課,聽眾多而且年輕。

在臺北,我聽過多個名師的國學講座,聽眾情況大體相似。由於「獨」派勢力長期操弄「去中國化」,不少台灣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失去了感覺和感情。薛仁明說,如果今天他只能在台灣講課,會陷入深深的無力。幸好在大陸,傳統文化正在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