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2017兩岸關係年度觀察:大勢•亂流•新機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題】即將過去的2017年,台灣當局仍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繼續推動「去中國化」,縱容形形色色「台獨」分裂活動,兩岸關係持續陷於僵局。面對複雜嚴峻形勢,大陸方面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旗幟凝聚兩岸億萬同胞,堅定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持續推動兩岸民間交流融合,真誠致力於為台灣同胞謀福祉,為兩岸關係突破亂流、開創新機指引方向,點亮希望之光。

引領大勢堅定信心

歲末之際,島內票選產生「台灣年度漢字」——「茫」。主辦單位人士和社會輿論分析認為,這代表了台灣民眾對現實景況的不滿和對未來前途的茫然,其中最重要原因就在於,台灣當局施政無方導致經濟提振乏力、沉迷政治操弄造成社會內耗不斷,在改善兩岸關係方面更是讓民眾一再失望。

日前發佈的島內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當局領導人的不滿意度持續攀升至逾六成,不信任度過半,信任度跌至其上臺19個月以來的最低點。

與台灣當局執念於一黨一己之私相比,大陸方面始終站在為兩岸同胞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高度,鄭重、真誠地回應兩岸人民普遍關切。備受矚目的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重要理念、目標任務、原則方針和主要措施,為處於複雜嚴峻形勢下的兩岸關係標定了方位、鎖定了航向。這關鍵時刻發出的關鍵之聲,對於廣大兩岸同胞尤其台灣同胞而言,何其及時,何其重要。

「關心兩岸關係的人,要從十九大報告中尋找答案。報告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要實現的是大陸同胞和台灣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原主任黃清賢說。

懷有夢想就不會迷茫,辨明大勢就會堅定方向。百多年前,民族弱亂,寶島台灣被割讓異族,給所有中國人留下剜心之痛。而今,民族復興夢想無比接近,十九大報告向台灣同胞發出「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的真誠號召,何其感動人心,何其催人奮進!

當下,越來越多台灣同胞在大陸找到了發展方向,實現著人生價值。出生於高雄的十九大代表盧麗安在兩岸社會受到廣泛關注,堪稱這一趨勢的最佳寫照。她的一句「我以身為台灣的女兒為榮,我以身為中國人為傲」,道出了眾多台灣兒女的心聲。

遏制「台獨」展現決心

2017年,臺海上空陰雲密佈,民進黨當局和島內「台獨」勢力小動作不斷,使兩岸關係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上升。以調降中學教材中文言文比重為代表的「去中國化」政策操作、修改「公投法」的「法理台獨」準備、不擇手段限縮兩岸交流以至於公然打壓迫害主張和平統一的島內團體人士,以及企圖在國際上挑戰一中原則,這些危險動作令兩岸各界憤慨,令台灣民眾深感不安。

事關國家民族核心利益和兩岸同胞根本利益,大陸方面毫不含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彰顯反對和遏制「台獨」的堅強決心,凝聚起兩岸同胞的共同意志。「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十九大報告中的宣示擲地有聲,贏得全場代表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台灣主流輿論「諫言」民進黨當局:不斷玩「台獨」擦邊球遊戲,在方方面面加速推動「去中國化」的意識形態清洗工程,這是對台灣極度有害的。「真愛方程式」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台灣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兩岸更和諧,共同追求中國夢的實現。

台灣執政當局若為謀私利而綁架人民,與民意大潮、時代大勢相悖,註定是沒有出路的。

創造新機凝聚人心

越是困難時刻,越需要溫暖人心,雪中送炭,讓人們心裏有盼頭,手上有力量。十九大報告提出: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這回應了廣大兩岸同胞希望深化交流融合、攜手共圓夢想的籲求,台灣各界紛紛點讚。

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兩岸同胞共同邁向嶄新時代,為美好生活而攜手打拼。人們欣喜地看到,台灣年輕世代來大陸就學、實習、就業、創業熱潮方興未艾。大陸政策善意讓他們感到溫暖,兩岸合作良機讓他們看見未來。在北京創業的台灣青年鄭博宇由衷感慨:「來大陸發展,我選對了!我常和台灣朋友講,年輕就一次,要把握住,方向正確很重要。」

台灣《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度創歷次調查新高,願到大陸就業、創業、就學、定居的民眾比例都比去年增加,特別是30歲以下年輕人和30至49歲青壯年「西進」就業意願明顯提升。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歷史潮流浩浩蕩蕩,同胞期望厚重如山。誠如盧麗安所言,「台灣同胞在共圓中國夢偉業中不會缺席」。新年將至,正當放飛夢想、寄託希望,讓我們共同為兩岸同胞祝福,為中華民族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