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脫貧攻堅主戰場貴州折射中國脫貧智慧

【中新社貴陽2月5日電】二0一八新年伊始,家住貴州省水城縣楊梅鄉姬官營村玉箐組的貧困戶劉國兵,當眾「放了一炮」——自願申請退出精准扶貧戶名單。

「你想要退出貧困戶,腦殼是不是『進水』了?」劉國兵出人意料的舉動,驚住了左鄰右舍,因為一家六口就靠劉國兵一人打工掙錢,還有兩個女兒在上學。

2017年,劉國兵一家的生活發生了大變化:在產業扶貧中,他家8畝土地入股合作社種植刺梨,每年最低可獲保底分紅3200元(人民幣,下同);村委會安排他在楊梅鄉林業站當護林員,一年工資收入9600元;會水電安裝的劉國兵就近在發耳鎮打工,每月能掙2000元;水城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他一家六口被納入搬遷名單……

即將成為城裡人的劉國兵認為,主動要求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是想靠自己的雙手來致富。

5年來,像劉國兵這樣的貧困人口在貴州有670.8萬人。貴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數據顯示,作為中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易地扶貧搬遷173.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6.8%下降到8%以下,減貧和搬遷人數中國最多。

「貴州扶貧開發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國務院領導同志稱之為『省級樣本』。」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曾高度評價貴州扶貧攻堅成績。

在脫貧攻堅中,貴州實踐出不少值得推廣的經驗:產業扶貧帶動貧困農戶穩定增收、易地搬遷把農民從山區帶進城鎮、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農村「三變」改革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全面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等。

5年來,貴州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帶動466萬貧困人口脫貧,76%以上的村民組通硬化路,貧困人口「四重醫療保障」全覆蓋。

2018年1月中旬,由13個國家和地區組成的留學生代表團走進貴州農村,實地探訪貴州脫貧工作。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洪靜皓接受採訪時說,親眼看到了貴州脫貧成效,希望畢業後能將貴州經驗帶回印尼,助力本國快速高效地減貧。

「貴州在減貧方面的經驗,對印尼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洪靜皓說,貴州在產業扶貧以及把貧困人口轉移到城市後,保障其生活、解決就業問題方面值得印尼學習。

2018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0萬,退出貧困縣16個、貧困村2500個,這是貴州的「指標」。

如今,一個個產業脫貧攻堅項目精准落地、一項項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整體推進、一條條農村「組組通」公路火熱建設……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實招、硬招,貴州正在撕去貧困的標簽。

據國務院扶貧辦數據顯示,從2012年底到2017年底,中國累計5年減貧6600萬人以上,創造了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在實現自身減貧的同時,中國積極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機制,開展國際減貧交流與合作。

有專家表示,在全球與貧困鬥爭的歷史上,中國的脫貧策略值得許多國家借鑒。貴州,這個中國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正做出自己的努力,貢獻自己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