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春節

當煙花爆竹在空中炸開,當辭舊迎新的鐘聲再次敲響,國人將迎來闔家團圓的2018年春節。

作為中國最大的節日和最重要的民俗,春節已經深埋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內心深處,是華夏子孫所共有的文化記憶和情懷。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春節的意蘊也正在發生變化。新形勢下,如何重新認識春節的當代價值,值得我們思考。

共同的年節記憶

「春節」的稱謂來自對農曆新年的改名。農曆新年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被稱為元日、元旦、正旦、新正等。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推行西洋曆法,以西曆紀年,定陽曆1月1日為「元旦」。袁世凱繼任臨時大總統後,繼續奉行陽曆,於1914年正式易名農曆新年為「春節」,沿用至今。

依歲首新年的意義溯源,春節至少在中國存在了三千年。若從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確定夏曆正月初一為新年算起,中國人在正月初一過大年的傳統也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

漫長的歷史積澱中,春節累積了非常深厚的民眾基礎。「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一年不趕、趕三十晚」等俗語道出了春節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每年的「春運」大潮更是從另一側面折射出中國人對春節的濃厚情感。

不僅如此,春節還形成了一套豐富的文化符號系統,既有時間和空間、儀式和娛樂符號,也有服飾、飲食、語言、藝術等符號,比如鞭炮、燈籠、年畫、年糕、春聯等。這些符號或符號系統都有獨立的形式和意義。

就時間而言,春節這天從物理意義上與其他日子並無二致,都是24小時,但是中國人為這一天賦予了特殊意義。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蕭放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說,中國人認為,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一月之始,也是四季之始。除夕到新年是一個循環進入下一個循環的關鍵節點,也是舊與新的臨界點,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關口」,跨過去,即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為此,春節前後,民間有一系列儀式和活動,圍繞辭舊迎新,次第展開。

先是「忙年」。從臘月二十三祭灶開始到除夕前,各家各戶都要為迎接新年做各種準備,包括打掃衛生,裝飾門庭,置辦年貨和年禮等。《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家鄉所在的陝西眉縣一帶農村,臨近春節時,人們要沐浴、理髮、洗衣、除塵,完成從人自身到生活環境的全面大掃除,把一年的寒酸、塵垢、黴氣統統洗掉,乾淨、清爽迎新年。還要在除夕當天貼窗花、貼年畫、貼春聯、掛燈籠,營造紅紅火火、喜氣洋洋的過節氣氛。

北京裝飾門庭講究配齊「八大紅」——紅燈籠、紅蠟燭、門神、年畫、對聯、斗方、掛件和窗花。紅燈籠是第一備,意為平日裏紙包不住火,過年這天紙卻能包火,寓意平日裏不能實現的願望,過年時祈求則能實現。紅蠟燭能增添喜慶,門神可用來辟邪,年畫裏面有故事,對聯、斗方可以寫上一年的心願,掛件用來防窮,窗花代表手巧。

隨著除夕的到來,「年」步入高潮,人們開始參與年終最隆重的儀式和活動——團年和守歲。各家先要準備一頓一年中最豐盛的「年夜飯」,把來年的美好願望寄寓其中,然後再去祭拜祖先神靈,最後神人共進「年夜飯」,共度「年關」。團圓飯後,長輩還會給晚輩發壓歲錢,祝福晚輩平安度歲;最後則是點燭達旦,全家一起守歲祈福。

當平靜的夜空被此起彼伏的爆竹焰火劃破,新年正式到來,也同時意味著舊年的遠去。清晨起來,人們穿新衣、戴新帽,以相互慶賀和拜年的儀式,表達對彼此的新年祝福。先拜神靈,次拜祖先,再拜長輩、尊輩,然後是家內成員互拜。初二出門拜姻親、鄰里,時間最晚可持續到初十。

等到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鬧元宵」正式拉開帷幕,也預示著年接近尾聲。典型的節俗是燈會——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點起萬盞華燈玩耍嬉戲,北方一些農村還會在這天給祖先「送燈」。漢族還有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等習俗。

這些民俗活動,這些節日儀式和符號蘊含了中國人的很多價值觀念和精神傳承,這意味著春節是傳承民族文化和增強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就祭祖儀式而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呂品田認為,這是從血緣關係角度,讓人在時間流逝和歷史進程前,不斷返回我們認同的文化價值體系。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連山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說,按照傳統過春節的方式,人們要拜天地神靈和祖先亡靈,展示人們對自然和祖先的信仰,重申人與神靈的契約關係——神保佑人,同時人敬畏神,強化生者與祖先的血脈延續關係。晚輩還要給長輩磕頭拜年,表達孝順,長輩回之以壓歲錢,表達慈愛,強化父慈子孝、尊老愛幼的道德觀念……中國人的信仰、倫理關係、基本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傳承就藏在年復一年的儀式中。

變淡了的「年味兒」

受歷史上對傳統民俗的貶抑,加之當代大環境影響,春節民俗中的傳統符號和儀式已經或正在發生變化,其所承載的國人信仰和價值觀念也在悄然改變。

蕭放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由於政治變革,近代社會存在兩個新年——「民國新年」(西曆元旦)和「國民新年」(農曆春節)。民國政府因不滿二元曆法結構的存在,試圖統一使用西曆,遂將賀年、團拜、祀祖、春宴、觀燈、紮彩、貼春聯等傳統春節習俗移置國曆新年前後舉行,「由黨政機關積極施行,並先期佈告人民一體遵照辦理,廢曆新年不許放假,亦不得假藉其他名義放假。」但民間並未因此而改變春節習俗。

新中國成立之初,把春節作為國家法定假日予以肯定,而其他傳統節日沒有得到相應重視。「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體系的重要環節,失去傳統節日體系支撐的春節顯得勢單力薄。」蕭放在其專著《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如是寫道。

當下,可直觀感受到的是,承載傳統春節符號的時間和空間被擠壓。

我國的休假制度規定春節假期從除夕開始共三天,加上頭尾兩個週末,人們得以有七天長假過年。受春節假期的約束,「忙年」以及年後的「慶賀」「拜年」等活動時間就難以保證。許多人初六、初七就要踏上返程的列車。

陳連山告訴記者,城鎮化進程中,大批人離開農村的院落,住進城市的高樓大廈,由於城市建築缺乏傳統春節符號的承載空間,即便在農村慣常見到的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放鞭炮等習俗,在城市也大幅減少。

蕭放介紹說,中國傳統社會強調不同場合有不同儀式,但近代以來,許多今天看來十分有意義的儀式已經不再傳承,其背後所承載的精神傳統也逐漸弱化了。

以守歲為例。古代人認為,以通宵不寐的形式守候新年的到來,是為父母或老人祈壽的重要方式,所以一般人都堅持守歲。還有民間傳說認為,除夕夜會有一個名叫「年」的怪獸出來吃人,但它害怕紅色的燈火,人們為了避免傷害,要緊關大門,掛上紅燈籠、點燃紅蠟燭,同時把天地神靈和祖先亡靈請回來,保佑家人,家人則圍坐一起或遊戲或聊天,相互壯膽,直到安全度過年關。

如今,守夜的風俗正在弱化,大部分人都不會守到天明。據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弘揚節日文化》,以魯中寒亭地區為核心個案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選擇春節守夜的人為50.5%,約一半人不再守夜。

隨著傳統家庭崇尚的家族式的生活空間被打破,強調宗族關係互動的拜年儀式也隨之弱化,甚至難以傳承。而現代社會人們對春節期間物質生活的期待也在淡化。常可以聽到一些老人用「日子天天像過年」來形容現在的生活水準,從另一個層面反映了春節的非「常」性正在弱化。

而類似五一節、國慶日等節日的增加和一些外來節日的進入也部分分散了人們傾注在春節上的感情和精力。

因此,每逢春節總聽到有聲音感慨「年味兒越來越淡了」,實則是「由家人、親友、國人之間的親情和在這親情中暗含著的‘認同’混合而成的味兒」變淡了。

新「年味兒」

傳統年俗的弱化甚至消失並不代表要去打一場「春節保衛戰」。實際上,民俗本身就是流動的傳統,會隨著時代發展、技術進步、觀念改變產生新內容、新形式。與其說年味兒變淡了,不如說春節的新年味兒正在形成。

「拜年」是春節民俗中一項重要活動,傳統方式是登門揖拜,當面叩頭施禮,關係親者還會帶著年禮。如今,除了一部分人還保留著傳統的拜年方式外,有一部分人會用電話、短信、賀年卡等拜年,更多人則用QQ、微信、易信等互聯網社交平臺,發送文字、圖片甚至視頻給親朋好友拜年。

據百度搜索大資料顯示,2016年1月4日~2月11日間,與過年方式相關的話題搜索頻次高達8953.8萬,其中拜年圖片的搜索量是1510.8萬,拜年視頻的搜索量是1072.3萬,二者之和高達2583.1萬。

「發紅包」是拜年中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有些晚輩為表達對長輩的感恩和孝順,也會給長輩發紅包;廣東、香港還會派「利是」,圖的是新年順利、吉利。

隨著「電子紅包」興起,很多人開始使用這種時興的方式。有的一對一地發,相當於傳統紅包的電子化呈現;有的一對多地發,數額通常很小,是一種在因血緣、地緣、業緣、學緣等建立的微信群內「發」「搶」紅包的遊戲,參與者不限年齡、身份、職位、輩分等,發者會搶,搶者會發,發、搶者可能未曾謀面,搶到的紅包可能只有一分錢,但大家似乎並不在乎,只圖遊戲帶來的歡樂。

據微信公佈的資料,2016年從除夕到大年初五的六天時間裏,紅包總收發次數達到321億次,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近十倍。僅除夕當日,微信紅包的參與人數就達4.2億人,收發總量超過80億個。

「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口遷徙,雖然疏遠了傳統家族式的生活空間和‘熟人社會’的感情,但是科技的發展,卻在更大空間內密切了「生人社會」之間的關係。」蕭放強調說。

遊玩娛樂,愉悅身心是春節的重要內容。傳統社會有圍爐夜話、打牌、社火表演等,現代社會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娛樂方式更傾向多元。

除夕夜的央視春晚,已相伴海內外華人33年,成為大部分華人除夕夜的觀賞大餐,甚至被一些專家冠之以「新民俗」。

近年來,由農民根據現實生活題材,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和傳統,自編、自導、自演的「鄉村春晚」,也成為很多農村村民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以浙江麗水市為例,2016年春節,該市共有772個行政村自辦「村晚」,700多名農民導演、30多萬「村晚民星」、80多萬觀眾、20多萬外地遊客在「鄉村春晚」的草根舞臺上,展現自己的文化生活。

當然,還有看電影、旅遊、滑雪溜冰等娛樂休閒項目,不一而足。但無論哪一種方式,只要人們從中獲得身心的調整,就沒有偏離春節的意涵。正如蕭放所言,「如果把一年365天比作365裏路,春節就是路上的一個驛站,為的是讓人們調整好身心再出發」。

「闔家團圓」是春節最大的主題。但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在哪里團圓,似乎已並不重要了。只要家人「團圓」,即便離開家鄉,也不會改了鄉音、淡了親情。

春節的復興

春節既是傳統民俗,也是凝聚民族情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是我們要珍視和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十餘年來,中央政府先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2006年將春節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同年還對北京、上海等200多個城市解除了燃放煙花爆竹的禁令,改為「限放」,傳統民俗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回歸。2007年把春節作為法定假日,並在翌年實施,使春節假日得到了法律保障。

2010年發佈的《關於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方案》,要求春節、元宵節期間,突出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尊老愛幼的主題,舉辦聯歡晚會、焰火晚會、迎春燈會、廟會、秧歌會等活動,營造安定和諧、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

2017年春節,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陝西、河南、江西、廣東等地均要舉辦「我們的節日」活動,以傳統民俗體驗、春節文娛活動、非遺展演等為主要內容,營造喜慶、祥和、溫馨的春節氛圍。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國內聯絡部主任侯仰軍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近些年國家投入在「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顯著增加,為春節的復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全社會正在形成重視春節復興的氛圍。2017年1月1日,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元旦特別節目《飛龍醒獅耀中華》,首次大規模地將傳統民俗舞龍舞獅搬上電視螢幕,傳達出主流媒體對於傳統民俗活動的態度。

2014年初,由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等數家單位主辦的中華「春節符號」全球徵集活動啟動以來,喚醒了隱沒在華夏兒女心底的春節記憶和文化認同,讓人們看到了社會組織對傳承春節傳統文化的擔當。

受訪的民俗學者們也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要讓更多人認知春節的意涵和當代價值,不僅知道春節怎麼過,還要明白為什麼那麼過。「民俗學在這方面已有很多研究成果,只是缺乏宣傳。」陳連山坦言。

值得關注的是,春節的國際共用性正在增強。本刊記者從文化部獲悉,目前,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毛里求斯、蘇里南等10餘個國家已將春節定為當地法定節日,美國紐約州則將春節定為當地公校法定假日。

「國外對於春節的肯定認可,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我們對春節的價值認知。」北京聯合大學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張勃說。

可以相信,有著深厚民間基礎的春節,定會帶著它的「更新」基因,永葆年輕。

(劉苗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