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戰略緣何首落「粵港澳」

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中,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粵港澳大灣區被列入2018年重點工作。

此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7年3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

這是「灣區」概念第一次被寫入中央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大陸海岸線約1.8萬公里,自北向南主要灣區有:渤海灣、膠州灣、杭州灣、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等。其中,渤海灣、杭州灣和粵港澳大灣區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灣區戰略」實施者。而最終,灣區戰略首落「粵港澳」。

在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看來,這一結果並不意外,因為「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具備了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本條件。」

全球最密集的海港群和空港群

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起草者之一,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徐林曾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的成形。

規劃起草期間,時任深圳市長許勤曾到訪國家發改委,就「推動灣區經濟」入編「十三五」規劃進行過討論。

當時,深圳曾提出圍繞深圳灣建設灣區。

經過討論,大家的認識逐漸統一起來——「如果要把灣區經濟作為一個國家戰略提出來,深圳灣太小。我們必須把眼光放遠、格局放大,從深圳灣擴展到粵港澳大灣區。」徐林說。

如今,列入國家戰略的「粵港澳大灣區」,並不局限於深圳灣,而是囊括了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廣東9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以約1.4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超越三藩市灣區,僅排在東京灣區和紐約灣區之後,名列第三位。而與紐約灣區、東京灣區、三藩市灣區等世界著名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在區域對外貿易、利用外資總額、港口集裝箱年吞吐量、機場旅客吞吐量等方面甚至更勝一籌。

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綜合交通體系是基礎,而這恰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競爭力。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密集發達的世界級機場群、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貨物吞吐量問鼎全球的港口群、先進的高鐵城軌網。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擁有香港這個國際級航運和物流中心,更擁有全球最密集的海港群和空港群。

根據2016年全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名,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已擁有三個世界級的集裝箱港口:深圳港(全球排名第三)、香港港(全球排名第五)、廣州港(全球排名第七)。

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7118萬標箱,機場旅客年吞吐量達1.86億人次,位居四大灣區之首。

1%、5%、12%

從國內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更為明顯。

2016年,粵港澳大灣區以不足全國1%的土地、不足全國5%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2%的經濟總量。

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也不僅止於經濟總量。

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最有條件建設「灣區經濟」的先行區,因為這一區域的外向型程度最高,內部聯繫也日益密切。

僅以廣東省為例,截至2016年底,廣東省公路通車總里程21.8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673公里,位居全國第一;港口碼頭泊位2811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304個;全省港口貨物年通過能力達到16.7億噸,位居全國第二,其中集裝箱年通過能力達到5948.1萬標箱,位居全國第一。

俯瞰珠三角交通版圖,珠三角地區的大通道橫縱分佈,交織成「爬梯形」的閉合環路,這些大通道連接起珠江兩岸,與發達的海港、空港、城際軌道一起,成為人才、資本、產品高速流通的「血管」。

「相較而言,渤海灣區的範圍太大,且灣區內聯繫尚不夠緊密;而杭州灣區的國際化程度比不上粵港澳大灣區。」華南城市研究會副會長孫不熟告訴《瞭望東方週刊》,「粵港澳大灣區有香港這個全球金融中心,有澳門這個全球娛樂中心,二者深入國際經濟體系的程度,遠高於渤海灣區的天津和杭州灣區的上海。」

向產業鏈高端攀升

在任澤平看來,灣區經濟形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增長極與技術變革領頭羊。「灣區的典型發展歷程分為港口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和創新型經濟四個階段。當前,三大灣區基本都處於服務經濟向創新型經濟的轉軌過程中。」

當前,中國亦亟需通過探索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向國際產業鏈高端攀升,培育經濟新動能。

要完成這一目標,「粵港澳大灣區」頗具優勢。

「當前珠三角製造業比較發達,整體處於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香港、深圳等部分城市已經出現了創新型經濟的特徵。」暨南大學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臺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陳恩告訴《瞭望東方週刊》。

作為全球頗具權威性的創新指標之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17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顯示,深圳—香港地區超越矽谷所在的三藩市灣區,在全球創新集群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東京灣區。

《經濟學人》雜誌在一篇描寫珠三角創新的文章中寫道,「中國創新貢獻巨大的珠三角企業已經在向價值鏈的上游邁進……創新者們正將整個珠三角變成一個先進製造集群。」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曾拿粵港澳大灣區與「矽谷」作比較,他認為,港、深、莞之間的創新產業鏈互補,「從創意到樣機,再到批量製造的速度,我們與矽谷相比,速度至少是它10倍,而成本只有大約十分之一。」

(李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