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彩紛呈的澳門街道

澳門的名稱山來已久,而且還有一大串的別稱,如濠江、濠鏡、香山澳、馬交、鏡海等。在人們的觀感裡,澳門是一個小城,大家向來都以「澳門街」稱之或者在一般人的觀感中,澳門是一個不夜城,是東方的拉斯維加斯。但從小城的街道、建築、交通工具等這些方面,更可以看淸一個地方的文化及民俗風情。

澳門街道狹窄有,許多馬路是依地形而設,蜿蜒起伏,縱橫交錯,路而既有水泥路,瀝靑路,也有用石卵敷設的。狹窄的街道兩邊,一邊可以停泊汽車和摩托車,留下的車行道剛剛只容許一輛車通過,因此很多街道都是單線行車、且其街名地名都各有來歷,許多建築物和街道都已有相當長的歷史。

澳門既有「澳門街」的別稱,可見其小,另一方而亦可看成澳門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街道所組成的。澳門歷來出現過的街道種類有(以中文為準):大馬路、馬路、街、路、圓形地、巷、里、坊、圍、市、口、台及其他。其中以「街」所占的數量最多。澳門街道的命名是中西合璧、五花八門的。其中有以行業命名的,如工匠街、苦力圍;以城市命名的,如北京街、廣州街、馬六甲街;以平民日常生活命名的,如戀愛巷、賣魚巷、果欄街;以人物來命名的,如士多紐拜斯大馬路、賈梅士大馬路、冼星海大馬路、文第士街等:亦有以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來命名的,如攻瑰裏、靑草街、樹木巷。從這些異彩紛呈的街道名稱,可以瞭解到舊時的澳門的社會狀況,我們更加認識昔日的澳門。

中式村落街巷

在葡萄牙人未進人澳門吋,舊時的澳門最早期的街道,主要為中國式村落的街巷。澳門從古至今,都是屬於中國的領土,清朝時,在澳居住的中國人各在不同的小村落生活,往日的澳門的村落有望廈村、沙梨頭村、新橋村,塔石村等。望廈是澳門的住宅區之一,昔日的望廈村,是一小村落,在明朝時已有人家在此搭屋居住,聚而成村。村民大多是閩潮人氏,而村莊取名為望廈,有回盼福建、0門之意。村民以何、黃、許、趙諸族人數最多。望廈村的範圍不小,據《澳門掌故》云:「蓋望廈原有範圍,亦頗不小者,試憶當年望廈村內之街道,計有:旗街、公牛街、媽街、汛地街、北便街、田街、牧羊巷、機杼巷、布巷、永安息巷、蛤巷、青磚巷、草席巷、土塊巷、陳巷……見小圍、鈕里、手折里、樹林里、通衢里、田螺里等,又分村為東西兩約,雖然是小街陋巷,不下二三十條……」然而這麼多的小巷,隨著城市的發展,現所存者,已寥寥無幾了。

在16世紀初,澳門正式成為對外的貿易港口,葡萄牙人亦於1553年以不正當的手段,取得在澳通商的權利。葡萄牙人從明朝起正式在澳門定居,並於1557年開始搭速房屋澳門的街道亦逐漸發展起來。在鴉片戰爭之後,淸廷的衰敗已顯而易見,香港為英人所佔據,並且成為無稅的自由港。1846年上任的澳葡兵頭亞馬勒(J.M.F.DO AMARAL)亦以向己的名義宣佈澳門為無稅自由港,並自行決定停止向淸政府交納地租,此舉不為清朝官員所接受,於是亞馬勒驅逐了清朝官員更擅自由澳門城門口,拓築一條馬路,直達關閘,並陸續侵佔氹仔、路環兩島。而且向村民收稅,屠殺村民,引起村民的憤恨。在1849年8月22日,龍田村村民沈志亮等人埋伏在距關閘100多米的曠野,沈志亮假裝告狀,趁機刺殺了獨臂將軍亞馬勒。事件發生後,澳葡當局要求緝拿沈志亮,未得到香山官員答復,葡軍便帶兵佔領古關閘,再加上英、美等國向中國表示要協助葡國政府,當時的中國政府為求苟安,便交出沈志亮,沈志亮慷慨就義。這就是有名的「沈米事件」。原來在葡京前地有亞馬勒的塑像,回歸前已運返葡萄牙。而據載:

「龍田村,此名系指原日一村落,大略位於現在飛良紹街、羅沙達街、巴士度街及文第士街之一部。龍田村街,系現在文第士街原名。文第士街,氹士多紐拜斯大馬路,即飛良紹街附近起,至亞馬勒馬路,即聖母墳場與鮑斯高學院之間,及螺絲山對面止。

昔日澳門的村落,現多已不存在,只能憑借古書的記載.推斷其大致所處的位置而已,而且隨著澳門城市的進步與發展,貼門牌、設路燈的道路相繼出現了。20紀二三十年代,澳門進行了大規模的填海工程,為澳門帶來大量土地。除了沿舊海岸建築的道路(例如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和新海岸的薩拉査馬路外,填海區的內街均呈方格網狀,

正如中國大陸和臺灣省很多城市一樣,澳門以人物來命名的街道也不少在澳門眾多以人物命名的街道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孫中山。孫中山與澳門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孫中山一生,許多事情都與澳門有密切關係。澳門不僅是孫中山走向世界的門戶,也是他踏入社會、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舞臺,是其稔熟的鄉土,也是他首次發表革命言論的論壇。他的親人如長兄孫眉、元配夫人盧慕貞和幾個子女都住在澳門,盧慕貞在澳門與世長辭。而為什麼澳門能在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上起到重大的作用呢?因為當時的澳門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遠離清政府統治勢力,在政治上較為自由,便於宣傳革命。也由於這些原因,孫中山選擇了到澳門行醫,以行醫作為掩護,進行宣傳革命的工作。孫中山曾經講過:「及余卒業之後,懸壺於澳門、羊城兩地以問世,而實則為革命運動之開始也。」而與孫甲山有深厚交情的江英華在回憶時也說過:「畢業後因香港未有位置,時香港總督羅便臣馳書北京英公使轉薦於北洋大臣李鴻章,李答允著二人來京候缺,在廣州辦理赴京手續時,遭到諸多留難,總理氣怒則返港,自是總理愈不滿於淸吏,而革命之心益決。……總理旋至澳門開設中西藥局,後移廣州冼基密謀革命,時總理以余年少,恐密謀難守,未敢與餘共策。」由此可見,澳門確實是孫中山先重要的革命根據地,後來他更是非常關注澳門的動態。

在澳門這彈丸之地,光是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馬路就有兩條,一條是位於澳門半島新口岸坡海區觀音蓮花苑前的「孫逸仙大馬路」,另一條是位於氹仔的「孫逸仙博士馬路」。不僅馬路以其名字來命名,另外還出郵票、印畫冊、豎銅像、興建紀念公園,以此來紀念孫中山先生,處處都可以感受到澳門人對孫中山的敬仰與懷念。

南歐風情街道

葡萄牙人在16世紀中葉已在澳門定居,而來澳定居的人不僅僅是葡萄牙人,還有天主教耶穌會等外國傳教士。在裴行化的書中說道:「1563年澳門大約有50000人,其中葡萄牙人約900人,耶穌會士至少8人。」由此可見,隨著葡萄牙人的到來,西方宗教也開始傳人中國。

昔日澳門曾為葡萄牙所管治,而葡萄牙又是一個宗教勢力強大的國家,當時的葡人航海,遵循的是大陸殖民政策,即利用殖民地以點建面,建立葡萄牙的子國,一邊移民,一邊建設永久性城市,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大陸政策。澳門就是在這種大陸政策的指導思想下建立起來的同時澳門是天主教傳人中國的起源地,中西不同宗教文化最早在澳門接觸,許多傳教士經澳門進人中國。

教堂的中心地位

舊時中國的統治思想是儒家思想。因此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要具備交易和防禦要求的城牆,在佈局上亦充分體現了尊卑分明的儒家思想。在古代城市中,統治階級所住的宮城居於中心位置,中國是以宮廷區為中心,這也體現了中國的城市中心是政權統治的中心。有別於中國,西方古代城市的規劃上就大不一樣了。多以方格網的道路為骨架,以城市廣場或教堂為中心。中世紀,宗教勢力統治歐洲,當時教權是統一而又強大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堂往往佔據城市的中心地位。《澳門建築文化遺產》在澳門的宗教建築一章中寫道:

「教堂建設是澳門早期城市規劃的重要影響因素,正像常見的歐洲中世紀城市那樣,教堂是形體高大,裝飾考究的中心建築,在整個區域中一目了然……澳門城市的空間組織是以教堂及其附屬的醫院、學校、慈善機構為核心,輻射一『片』區域,形成所謂的教堂和教區,多『片』區域之間相互聯繫,最終形成一個整體。」400多年來,澳門的城市規劃亦遵循中世紀歐洲以廣場或教堂為中心這一原則。澳門的教堂廣場是城市的中心,是市民集會、狂歡和從事各種文娛活動的場所。可見教會在整個社區中具有崇高的位置。胡紀倫的《澳門街》中亦將澳門街道分為5大堂區(花地瑪堂區、花王堂區、望德堂區、大堂區和風順堂區)來進行叙述。其道路網是以教堂、廣場為軸心放射出去,形成網狀的放射狀環路系統。城市劃分為若干個教區,教區剛近分佈著一些轄區、水井、噴泉,澳門正是這樣。

葡萄牙天主教徒們特別推崇聖保羅,對聖母與聖保羅情有獨鐘,自認是聖保羅式的使徒。根據《聖經》的記載,聖保羅出生在西里西亞的巴爾索地區,聖保羅是一個堅定的傳道者,在葡萄牙天主教徒們的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聖保羅還是一個堅定地向外邦人傳教的使徒。葡人離開伊比利亞半島,開始遠航時,就把肖己看成是聖保羅的化身,向遠東的異邦人和異教徒傳教,這足他們最大的精神動力。這在澳門早期的建築和地點的命名中,很容易看到,如大三巴、三巴仔、聖保羅上街、聖保羅下街、聖保羅山等,都是對聖保羅的感情的延伸,影響著葡人對澳門的建設,影響著葡人對城市規劃的態度。

直街觀念的體現

天主教中的直街觀念,更是影響澳門早期城市建設的重要觀念之一。葡萄牙傳統城市中,都有一條在全國同名的街道,即「直街」。曾經為葡萄牙管治過的澳門也有一條街叫「直街」。

這是葡萄牙中世紀城市規劃傳統的遺存。這條街的歷史,記載的是在過去幾百年葡萄牙人對使徒聖保羅的宗教崇拜。在葡萄牙風格的城市中,直街並不一定是直的,直街往往蜿蜒曲折,連接著城市中最主要的建築物和廣場,但它必定適城市中最主要的街道。

澳門的城市建設也遵守這一傳統。在1557年左右,澳門直街開始於澳門現在的沙欄仔街附近,連接聖安東尼堂,直達大三巴牌坊,向聖母堂、議事亭和背地大街方向發展,然後再面向南灣方向連接龍嵩街,向聖老楞佐堂方向發展,這就是澳門直街的主幹。直街由此連接了兩個「前地」:一是大三巴前地,一是議事亭前地。沙欄仔街、花王堂街、大三巴街、營地大街、龍嵩街作為魚骨式的街道主幹向兩邊延伸,逐漸形成澳門城市的街道網。

澳門的許多街道和建築都具有濃厚的葡國色彩,這一點與葡萄牙文化是息息相關的。今天,這條歐洲葡萄牙風格的澳門主街,同歷史上比也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目前仍是澳門商業最集中和繁華的街區,是澳門城市的靈魂。其中,從大三巴牌坊到新馬路民政總署的區域更是已開闢為步行街區,每人從早到晚遊人如梭。

每當我們走在澳門的街上,不時可以看到地而鋪有描繪若奇特圖案的石子路。這些石廣都足遠從葡國運來的。而由碎石子鋪成的路面,也是工匠們按照傳統的南歐風格精雕細琢而成。地面上拼成的各式圖案,去現了航海民族的文化特色,像海浪一樣的花紋一直伸向遠方,葡式地面的處理技巧可謂匠心獨具。故在澳門處處可以感受到西方小鎮的魅力,澳門政府為保留葡國文化特色,相繼在市政亭前地、關前正街、關前後街、澳督府前地等不少地方重新鋪設了石子路,步行其中,使人大有置身於葡萄牙的感覺。

口議事亭前地

澳門的中心地帶——議事亭前地,這一帶的古老建築物都具有濃濃的葡萄牙色彩,這用的南歐建築,黃色的外牆配以綠色的木窗框,整個前地的路而由碎石子鋪成。它見證了澳門曾是葡萄牙殖民地這一段歷史。

議事亭前地占地面積為3700平方米,整個廣場路面由碎石子組成波浪形圖案。廣場四周的建築物包括旅遊局、民政總署(市政亭)和仁慈堂等,均屬典型的南歐建築風格。這段道路是行人專用的,車輛禁止駛人。在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飾有地球儀的噴染,它同時也是這裏的標誌。周圍有青蔥的植物和供人休憩的長椅。徜徉於此令人有如置身于某個南歐小鎮的感覺。

南灣大馬路

漫步在澳門街道,既可以體驗到中國的傳統事物,亦可以享受到歐洲小巷中的浪漫風格。澳門的不少街道都富有歐式風情。如南灣大馬路,原稱「南灣街」,在1994年5月正式命名為「南灣大馬路」,位於澳門半島南部,南接西灣街,由羅飛勒前地起,北端至嘉思欄馬路與葡京酒店之間。在胡紀倫的《澳門街》中曾提道:「在400多年,南灣對澳門(和澳門人)精神上的重要性好比白懸崖(the white cliffs)對多佛(Dover)的重要性和海峽對直布羅陀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南灣大馬路的重要性和獨特性,它也見證了澳門街道的發展。

位於南灣大馬路中段的前澳督府(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是一幢歷史悠久的建築物,是原澳葡政府的行政屮心。由若瑟•多馬斯•阿基奴所設計,於1849年正式述成使用,分為兩層建築物及花園,牆以麻石建成,擁有牢固的結構,左右兩翼伸出,窗門兒拱形,且鑲以木質百葉窗。前面有院子,花園在建築物後而及右側,是一幢充滿南歐特色的建築物。

另一幢是位於南灣大馬路的陸軍俱樂部,靠近嘉思欄兵營。於1872年建成,在《澳門陸軍俱樂部——社團交往一百二十年》一書中有如下記載:「一層高的城市樓宇,有十三扇窗子……整座物業的面積為2211平方哥華度(葡國昔日的量度單位)……建築物正中圓拱形的屋頂上有1870年的字樣,這是指它所興建的年份,屋頂正中還嵌有彩帶、禾穗圖案的浮雕,上刻有「陸軍俱樂部」的葡文字樣。它一樣也是紅牆白柱,總會吸引住行人的目光。這幢甚具南歐建築特色的建築物,經過百年歲月的考驗,由於政府的致力保護,至今依然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大建築見洋風,小建築出中味

古色古香的建築,遍佈澳門的大街小巷,有中式的,也有西洋的」相較之下,大建築見洋風,小建築出中味。澳門的城建規劃是洋的,架子是西洋的,都是由一個中心廣場向外輻射成形的,教堂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如澳門半島的5個行政區就是以大堂區、聖安多尼堂區、風幀堂區、望德堂區與花地瑪堂區等著名教堂命名的,更增添了街區的安寧、神秘與宗教的色彩,如十月初五街,舊稱泗勝街,曾經是澳門最繁盛的街道,街上的人家以中同人為主,是中國人居住的區域。初聞街名或不熟悉葡萄牙歷史的人,可能會百思不得其解。以十月初五街命名,紀念的是葡萄牙共和主義革命的勝利,即葡萄牙的國慶。而既然是紀念葡萄牙的大日子,為什麼又會取這麼一個中國化的名稱呢?它之所以稱為初五,是因為葡萄牙的共和主義革命發生於1910年10月5日,是月的第五日,且用中國的習慣,稱月的初旬為初幾,體現了中西文化上的融合。

古舊的特點

澳門的老街有兩種,一種是經過刻意修葺的,例如議事亭前地、阿婆井前地,氹仔的官也街等,這些街道都是充滿著歐陸風味,黃色的牆壁、綠色的窗框以及地面袖了黃黑色的小石子,這正是澳門的文化遺產,現在成了發展拉斯維加斯式旅遊及博彩的條件,因為除了賭場以外,還有這類充滿歐陸文化色彩的地方值得遊覽;還有一些普通的老街,遍佈澳門大部地區,看來不起眼,但反映出當地的民生。這些街道狹窄,樓宇殘舊,街市及大排檔混集其中,這裏沒有超級市場及大型商店,有的只是小小的士多店鋪,這就是澳門街道的另一特點古舊。

澳門最古舊的三條商業街是營地大街、草堆街、關前街,這三條街合稱為三街,是澳門古老的商業中心。昔日所有的華人商賈都在此處經營貿易,人們稱之為「澳門街」。營地大街是澳門的古老街道之一。據《澳門市街名冊》記載:「其又名營地大街。此街單數門牌,系由關前後街起;雙數門牌,則由路之一段,人多稱之為營地大街。由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至新填巷止,最闊之一段,則稱為大街。其餘之一段,則稱橋仔頭雲。」「大街」是中區的一條商業街,此地華洋雜處,和平共存。而在今日,大街雖已無昔日的風光,但是成為澳門熱門的旅遊地點,遊客絡繹不絕。大街的周圍既有古舊的樓宇,同時亦有現代化的建築物。不僅如此,大街的一邊是典型的歐式建築,郵政局、板樟堂、仁慈堂等。另一邊則與草堆街、關前街會合。再一次看到中西文化在澳門是和平共存的。

在澳門看街名,是可以望文生義的。如草堆街,真的曾經是堆草的地方。草堆街後來成了有名的「賣布街」,兩旁都是布頭鋪,經營冬叟布料,店主多是廣東香洲(今中山)隆都人。清末民初時,生意興旺、商賈雲集,很是威風。此街由十月初五街起,至賣草地街對而止。孫中山先生也曾一度在草堆街84號開設了一間「中西藥局」,懸壺濟世,免費為貧苦百姓治病送藥。他在廣東策劃革命行動時,這裏常常是同盟會的秘密聯絡點和避難所,是革命聖地之一。

關前街有兩條街道並行,一是關前正街,一是關前後街。《澳門掌故》載:「關前街,為澳中最古街道,在明末淸初時期,是通往澳夷聚廬之要津,所以舊日我國于此設關防守,以限制民夷出入,及至康熙朝代,我國弛開海禁,夷舶之來澳互市者日多,清廷遂於此處設立關卡,徵收貨稅。此街適當關前,故名關前街。」三街會館亦設於此。

澳門最古老的街——關前街,曾是進人澳門的咽喉要道,400多年前的關前街,聯繫著、印證著澳門的歷史,也聯繫著古老中國百年來的興衰。那略顯不平的石子小路兩旁,古董商店林立,澀身於琳琅滿目的古字畫、古文物、古傢俱、古瓷器之中.使人頓生尋古探幽之情,腦海裏會浮現出澳門街的許多人許多絮3關前街是一條悄趣濃郁的街,粗看是兩條縱橫狹長並列的街,一走進去卻是星羅棋佈,無論向左或是向右,都是岔道或小巷,真好像進了迷宮。然而,轉眼間又會峰迴路轉,柳暗花明。澳門半島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街小巷的分布既豐富又複雜,據說一位遊客光是遊覽澳門的街道就需要一個星期關前街有一個陳舊的聚龍社,它見證了關前街的歷史。從聚龍社的碑銘上,可以看到過去這一地區叫「泗勝坊」,人口密集,商業發達,市面繁榮。它經歷了滄桑歲月,至今還保有木結構的店鋪,以及饒有趣味的街巷名稱:草堆街、玫瑰里、果欄巷、酒壇巷、商人巷。由此一方而可見當時的商業繁榮,另一方面,有些街巷牽連著歷史人物歷史故事:草堆街13〜15號的電器鋪,收藏了近百年西方的留聲機上千部,好似一個留聲機博物館。走在這狹小、古舊的石子小巷裏,聽著留聲機裏傳出悠揚的懷舊樂曲,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有趣的街道名稱

街道的命名,帶有濃郁的中西文化交匯的色彩,往往是葡文和中文並列,澳門跟其他城市相比,街道的名稱常常會令人感到驚訝,如叫「大街」的並不大,因為只有幾十米長,然而以澳門小城的標準來看,命名實在很貼切。澳門的街名具有自身的特色,葡萄牙人在澳門生活了400多年,為澳門的街名增添了不少西方文化的色彩,形成了澳門街道名稱的最大特點。

在同一條路上常常可以見到中西文化融合的一面。如上面談到的南灣大馬路,在這條路上,既有陸軍俱樂部這麼具有南歐風情的違築物,亦有八角亭這樣具有中國色彩的建築。八角亭建於1926年,迄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了,此亭建築精美,亭開八而,面面有窗,現在是一個公眾閱報室。

澳門的街道名牌,以葡萄牙的瓷磚畫藝術作為藍本。以藍、白兩色為主調,街道名稱以中文和葡文兩種文字來書寫,這也迆來澳門旅遊值得一看的地//特色之一。在澳門回歸之前,街道名牌的葡文名稱占了名牌3/4的面積,中文則只占了1/4。直至澳門特別行政岡成立以後,街道名牌才有別於以往的設計,現在中文、葡萄牙文各占名牌面積的一半,且中文在上,葡萄牙文在下。街道的中文名稱也由原來的直書改為橫書。澳門有不少名字冗長的街道名稱,在華語地區以新街道名牌來說十分罕見。這些街名大多為紀念曾在澳門擔任總督的人物以及來過澳門的歷史文化名人,街名大多又長又難記,有的拗口難讀,如亞卑寮奴爾士街(Rua  de Abreu Nunes)、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Avenida de Almeida Rebeiro)、亞利鴉架街(Rua de Manuel de Arriaga)等。

由於澳門街名很冗長,人們往往省略部分字眼,如「賈伯樂提督街」大家習慣稱之為「提督街」。甚至另取用一易記的名字來代替原名,如俗稱新馬路的亞美打利庇盧大3路、俗稱荷園正街或荷蘭園大馬路的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俗稱澳氹大橋的嘉樂庇總督大橋等,故許多街道原來的名稱漸漸為人所淡忘,不復記憶。

街道的管理

在街道管理方面,澳門的街道房屋門牌編定及規格,多年前已有規定,澳葡政府在1925年訂定法例《澳門市自治規約》進行管埋。至1954年進行修改,但由於缺乏監管,街道門牌多不合規格。直至1995年,市政廳才耗資550萬元,統一澳門牌的規格和更換。澳門街道的命名、編號的工作目前由民政總署負貴。在400多年來,葡人與本地居民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互相學習、互相交流.這一點在街迫名稱上也有所反映,澳門有些街名是由中文直譯成葡文的,如「香山廣場」譯音是「Alameda Heong San」,極具地方色彩。

澳門街道的名稱可以分為中式(東方文化)和西式(西方文化)兩大類型。中式類型的有人名、地名、建築物、行業、姓氏、位置、物品、吉祥話等;西式類型主要以人名、宗教、建築物、地名為主。在澳門的街道名稱中.從街道命名這種文化現象看,中國文化仍占主要地位。因為無論從數量和名稱的類別看,中式都明昆占多數:尤其是中式類別的多元,說明澳門在街名文化方而,包含音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例如,在中式類型的街道名稱中,吉祥語占的數量不少如大興街、永安街、永樂街、如意廣場等,反映了澳門新移民和從事商業活動階層的心態。

如果我們從類別方而作一比較,便可發現中式的街名多與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風俗、商業文化有關;而西式類別,則多與政治、軍亊、宗教有關。這個特點完全與澳門400多年的歷史情況吻合:中國人一直是澳門人口的主體,中國人在澳門的人口中,與商業有關的人口在華人社會上佔有較重要的地位。而華人大眾,大都生活在社會的基層,他們以保留遷來前的中國文化為特色。而西式類型,則反映了生活在澳門上層的葡萄牙人,對政治、軍事和宗教方面,較華人重視。這種現象,亦從一個側面說明,歷史上來澳門的葡萄牙人,一般有明顯的社會背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條街道,同時有中式和西式兩種名字。如老人院前地又稱花王堂高園,充分表現了中西兩種文化並存的現實。

澳門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中國的,外國的;從前的,現在的;光明的,陰暗的;富裕的,貧窮的;高尚的,低賤的……什麼都可以看得到,它的街和建築也有這樣的特點認某種意義上講,澳門是一座國際性的建築藝術博物館。

(宋柏年、牛國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