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將自斷後路

近來,以兩岸春節包機被拒事件為導火線,兩岸「對峙」螺旋上升。對這次兩岸「對峙」的背景進行分析,可以看到,臺灣當局挑釁性的大陸政策是主因。民進黨試圖通過與大陸的「不斷對抗」,造成地區秩序動盪,影響兩岸關係發展。

臺灣當局採取挑釁性的大陸政錇

借「包機事件」,臺灣「國防部」宣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接受2015年美國售台武器清單中的250枚FIM-92肩扛式「毒刺」導彈。暗示「毒刺」的部署是為了應對今年1月4日大陸民航局宣佈將啟用M503航線,在靠近臺灣海峽中線飛行。臺灣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則公開表示「此舉危及臺灣的飛航與空防安全」。在行政方面,民進黨當局宣稱將採取措施,為應對春節前夕福建境內的「小三通」客運壓力的增大,「政府」將考慮出動軍機進行「護航」。

在救災政策方面,民進黨當局也不忘「負隅頑抗」。2月6日,臺灣花蓮發生地震。大陸國台辦、海協會、全國台聯等單位在第一時間,向在地震中傷亡、受災的臺灣民眾表示沉痛哀悼和慰問,表示願意竭盡全力為臺灣同胞提供所需幫助。對於大陸的善意,民進黨當局卻一口拒絕,表示「臺灣救災專用人力及器械等能量均充足,無需外界援助」。與此同時,民進黨故意「拒陸迎日」,宣佈「臺灣歡迎日本政府派員援救」,唯恐大陸救援的氣氛俘獲島內的民心。

民進黨執政以來,其大陸政策將兩岸關係從「冷峻」推向「對峙」。在內容上,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採取各種手段「去中國化」,對國民黨進行「政治與經濟追殺」;在重大職位任命方面,選用「獨派人士」,同時利用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優勢,加快「法理台獨」步伐。最突出的是民進黨自上臺執政以來,極力推進所謂「轉型正義」,炮製「轉型正義條例」,試圖徹底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繫。2017年12月5日,臺灣「立法院」推出「促轉條例」。2017年12月12日,「立法院」通過降低投票年齡和門檻的「公投法」,參與公投的最小年齡從20歲下調到18歲,通過的門檻由同意票需達有投票權人數的1/2下降為1/4。這些舉措,皆在於為「暗獨」「漸獨」鋪墊道路,未來島內因兩岸議題而發生衝突的政治風險大大增加。

民進黨為何採取這種類似自斷後路的大陸政策?這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民進黨雖勝猶敗,不能掌控海峽局勢;其二,民進黨誤認仰賴美國對台政策的「加持」,可以使大陸讓步;其三,民進黨為2018年選舉政治利益的需要,營造所需要的氣氛。

選舉「勝利者」不能掌控海峽局勢

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台獨」勢力的分裂活動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產生了不小的震蕩和影響。其中最突出的是蔡英文的大陸政策,與國民黨馬英九時期形成巨大反差。民進黨不僅打破慣例,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否認一個中國,還在官方與民間兩個層次對已經建立起來的兩岸和平發展機制「進行隔阻」,使與大陸事物有關的聯繫機構停擺。在人事任命、縮減軍工教社會福利等方面,打壓與大陸關係密切的民間和政治團體。除了對國民黨實行政治和經濟追殺外,民進黨還在兩岸「安全」方面製造「大陸諜案」。在東亞地區安全上,民進黨宣稱將加強「美台軍事合作與交流」,揚言「參與美日印臺戰略合作」「發揮臺灣的地區作用」。

兩岸「對峙」升級背後的原因,是蔡英文當局認為:自2015年「太陽花學運」以來,在島內民粹之風的影響下,民進黨已逐漸掌握了臺灣競選政治的主戰場;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被追殺的國民黨已潰不成軍,目前國民黨僅佔有零星的縣市和區塊,對民進黨已不能構成重大威脅。

既然在政治戰場上能夠收穫的東西已基本得到,民進黨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把已經掌握的優勢,「轉化」或者「固化」為穩定兩岸政治關係的「能力」,以此「政績」實現長期執政。但恰恰在這一點上,民進黨遇到了重大障礙。

首先,由幹民進黨「反中」的政治立場,導致其作為執政黨不能與大陸進行政治對話,造成民進黨雖「貴為勝利者」,卻不能掌控海峽局勢。這種局面拖得越長,民進黨的分裂路線越不得人心。其次,這種政治窘態如果得不到緩解,民進黨內部的分裂也越將嚴重,最終導致民進黨失去執政能力。民進黨為了不在兩岸關係上「失分」,就製造各種藉口,把兩岸關係的緊張「嫁禍幹大陸」。

民進黨將處於設完沒了的「戰略陷阱」

以「春節包機事件」引發的兩岸「對峙」升級以及民進黨對臺灣花蓮地震救災的政策處理,顯示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與維持兩岸關係穩定越來越南轅北轍。有評論說,民進黨未來的大陸政策將進入「深水區」。而提升兩岸之間的「對峙」,就是「深水區」中最危險的「水雷」。其實,所謂「深水區」,就是民進黨依靠外力作祟,往地區安全中桃起「武力護台」問題。民進黨這樣做,不僅將自斷後路,還有可能導致其處在沒完沒了的「戰略陷阱」之中。

民進黨執政以來,美台互動關係提升。去年6月29日,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通過法案,「允許美國海軍軍艦例行性停靠臺灣港口」。12月18日,特朗普向國會提交了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報告突出了美國與中國的「競爭」關係。近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與臺灣交往法案》,同意放開美台高層官員互訪。美國的這些舉措有在中美關係和臺灣問題上投機的一而,但並沒有增加美國在兩岸關係中「動武的合法性」。針對《與臺灣交往法案》有關條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018年2月9日指出,儘管《法案》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法案》無視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並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雖然民進黨執政以來美台互動關係提升,但美國對臺灣的「許諾」仍然隨時可能「打水漂」。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系列言行所表現出來的商人特性,說明特朗普政府的對台政策是著眼幹交易而不是戰略。《與臺灣交往法案》提案人之一的羅伯特•梅內德斯曾表示,《法案》除了包括「打破美台髙官不能互訪的壁壘,提升美台關係」等條款外,還體現了「美國對臺灣持續的承諾」,強調這一點「對於美國安全具有重要性」。其實,梅內德斯暗示的是,美國的目的是要在地區安全體系上將臺灣「進一步綁牢」,在售台武器、美台經貿關係等問題上,加大美國的籌碼,但卻不打算給臺灣任河「法定地位」。保持美國隨時可「靈活解釋」、對地區局勢「做出反應」,是美國國會在臺灣問題上「常見的套路」。

而民進黨對大陸的「對峙」立場將激化島內政治進程中各種反對力量的此起彼伏:首先,島內各種勢力在兩岸關係利益重組方面的重重矛盾短期內不可能解決。其次,2018年縣市長選舉後,民進黨內盤根錯節的「各種算計」將圍繞2020年「大選」進一步展開、惡化。再次,在野的政治反對力量越來越不受民進黨當局的約束。加上美國方面的不確定性和政策調整,民進黨將處於沒完沒了的「戰略陷阱」之中。

如何處理兩岸關系發展與兩岸「安全」問題

從M503北上航線的開通到臺灣取消大陸春節包機,兩岸「對峙」的升級,將不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此同時,兩岸「對時」升級,也提出了海峽兩岸如何處理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兩岸「安全關係」的問題。

從中美博弈角度費,朝核問題、南海問題等是涉及中美關係的國際問題,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解決,雖然激烈的博弈繼續存在。

從兩岸關係卷,大陸與臺灣的實力越來越不具有可比性。大陸強大的經濟和政治實力對臺灣的影響將持續增強。這種趨勢,除了將增加臺灣成為美國籌碼的可能性外,也將使臺灣民眾更加反對民進黨挑釁兩岸「安全」的太陸政策。

目前,民進黨當局試圖通過投靠美國在東亞擁有的、較完整的盟友體系,來實現其「台獨」政治生命的延續。但由幹大陸經濟、軍事實力的快速發展,實際上,美國的盟友在中美之間已經處於某種「騎牆」狀態,民進黨成為美國的籌碼是逃脫不了的命運。

所謂的兩岸「安全關係」,是一個自兩岸同意開放天空、實現「三通」以來,兩岸就以「模糊方式」基本上局部解決了的問題。民進黨偏要借這個問題,挑起兩岸「安全衝突」,「破壞兩岸模糊和平狀態」,這只會使其陷入自斷後路的泥沼。

民進黨依靠外力作崇將最終導致其分裂

大陸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這種「對峙」?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會不會導致「武力統一論」的重新抬頭?

筆者認為,從全面評估中共十九大制定的路線方針看,大陸對台政策的最大著眼點,是堅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是盡最大的誠意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時,絕不允許「台獨」分裂勢力挑戰《反分裂國家法》,或在外力作祟下踩兩岸「安全」的紅線,搞「法理台獨」。

從結構看,筆者認為,大陸對台政策分兩個層次:第一是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第二是實現中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戰略。這其中涉及中國不放棄使用武力的權利,以及中美關係與地區秩序、地區利益的再平衡等問題。臺灣問題從屬於這個大結構。

從美國方而來看,美國在東亞影響力的下降是必然趨勢。美國對台政策的實質,是將自己定位為兩岸關係的「斡旋者」,從中謀取利益最大化。美國在臺灣有限的軍事投入和所謂不斷擴大的貿易,在影響兩岸關係的緊張或者緩和方而作用有限。美國的「斡旋者」或者「仲介者」地位,不再取決幹美國自己的一廂情願。大陸越來越大的地區影響力,成為制約美國對台政策的強有力手段。

再從島內的現實來看,民進黨通過在臺灣搞民粹主義,通過打「美日牌」獲得的利益已接近「飽和」。即使在2018年臺灣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取得優勢,民進黨也仍將處於不能與大陸打交道的困境,這最終將導致民進黨得不到島內民眾的支持。

應該看到,目前美國對台政策的「加持」是短期行為。中美的力量格局,決定中美矛盾不太容易出現根本性激化。民進黨企圖依巔外力作祟,挑戰一個中國,最後有可能自食其果,導致其分裂。

大陸與臺灣同胞本是骨肉關係,兩岸血通、脈通、命運通。對中美關係、兩岸關係的分析說明,臺灣問題正朝向有利幹實現十九大提出的、兩岸命運共同體理念這樣一個長期戰略構想的方向發展。

「兩岸一家親」政策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台重要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希望民進黨當局,民進黨內的任何集團或個人,儘早回到承認「九二共識」的立場。與此同時,大陸也應對民進黨執迷不悟、挑戰兩岸和平的行為,保持高度的警惕。

(周忠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