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過「與臺灣交往法案」引兩岸高度關注

「與臺灣交往法案」獲特朗普簽署便正式成為法律。島內外各界對此反應強烈。

法案生效可能性高我國提出嚴正交涉

此前分別在眾議院和參議院外委會闖關的「與臺灣交往法案」,再次與其他提案包裹並採用極端不嚴謹的「口頭表決」方式,於參議院全會獲得「無異議」通過。對此,中國政府提出嚴正交涉。

參議院院會後,參議員科頓(Tom Cotton)發表聲明稱,「只有美國能反擊中國對臺灣人民的孤立」,該法案「表而了我們對臺灣的高度尊重」,並要求政府儘快根據法案派遣美國高官赴台。不過,白宮並未明確指出特朗普將於何時簽署法案。一般情況下,對於國會無異議通過的法案,美國總統不會直接駁回。3月1日,一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通過電郵回復台媒稱,美國對台政策並未改變,仍信守基於中美三公報和「與臺灣關係法」的一中政策;稱臺灣與美國共用價值與尊重,將繼續享有美國強力支持;指出美國行政部門與國會各自獨立,共同在對外政策制定中發揮作用,但互不控制或代表對方發言。

在特朗普大概率簽署法案的情況下,未來美國行政部門選擇積極而對還是消極處理,將是法案能否落實的關鍵。歷史上,美國國會在1995年就通過相關法案,要求美國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但一直到2017年底,才由特朗普正式宣佈執行這一政策。

當日,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應詢表示,大陸堅決反對美台之間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奉勸臺灣方面不要脅洋自重,否則會自食其果。3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表示,該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台當局連聲叩謝  「獨派」歡欣鼓舞

對此「挺台」法案的快速進展,台當局第一時間向美方表達感謝,「獨派」更是為之雀躍。蔡英文發佈推特稱,「與台灣交往法案」象徵美國國會長期以來對臺灣的支持;台美夥伴關係是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關鍵支柱、感遍所有支持這項重要法案的美國國會議員。台「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稱,美國是臺灣在國際上「最重要的盟友」,台當局將會與美國行政部門磋商,就相關事務進行討論。台「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則稱,法案先後獲參眾兩院一致通過,展現對強化台美官員互動交流及深化台美雙邊關係,已獲得美方跨黨派支持,「臺灣前線人員功不可沒」。

而法案的幕後推手,「臺灣人公共事務委員會(FAPA)會長」郭正光及台「駐美代表處」均稱,法案將破除包括蔡英文等台高官訪美的障礙,未來會與美方繼續密切溝通,推進「共同的價值理念與互惠利益」。FAPA研究員林俺則誇耀了該會會員的幕後推動作用。如2017年9月,FAPA舉行「臺灣倡議周」,聚集全美百餘名會員奔走於國會山,一周中爭取到20多名議員參與連署。林還認為,該法案是美國的政策而非「美台條約」,其策略意義在於「開門」,即時機成熟時,法案可以確保美國行政部門「不會屈服於中國壓力」,有了一個與臺灣交流的工具;其政治意義在於標誌著「美台關係正常化」的重要一步,也預示美台官方交流將從「不激怒中國的隱晦管道」走到臺面上,接受國內外的監督。不過,後續美國怎麼利用,還要看雙方執政當局的協商。

此外,呂秀蓮等島內「獨派」人士則稱,該法案是「遲來的正義」,「臺灣該享有的權利和尊嚴要極力爭取」。

輿論憂衝擊中美及兩岸關係籲蔡當局謹慎應對

一是認為法案將劇烈衝擊中美關係,但美台關係「不宜過度樂觀」。其一,就法案政治意義,《中國時報》指出,具法律約束性的「與臺灣交往法案」是美台「斷交」以來,繼「與臺灣關係法」後政治象徵意義和實質意義最髙的一項法案,一旦變成法律將嚴重衝擊中美關係,臺灣也必將被牽動。學者黃奎博也認為,該法案打破「與臺灣關係法」中美台「人民對人民交流」的定義,拉到官方層級,恐引發北京更強烈的動作,蔡當局只能「高興一時」。學者徐世榮則解讀,正值「二二八」敏感時刻,此法案通過,似乎顯示美國對臺灣「國際地位」的認識「重回二戰後的『託管地』概念」。其二,就臺灣立場,學者趙建民、裘兆琳皆提醒,臺灣需要在與大陸、美國的關係中尋求平衡,兩方單線突出發展都有危險性。《聯合報》評論認為,蔡當局極力「靠美親日」、奮力「遠中拒中」;然而特朗普政府和安倍政府對蔡、打臉不斷,說明國際政治的現實不會因為一部法案而改變。多數「綠委」也對法案出言謹慎,蔡適應等稱,台美關係需要一步步堆積木,「不會是今天通過,明後天就有重要人士互訪」。

二是認為法案將對台當局提出新的挑戰。不少輿論認為,在當前兩岸「冷對抗」之際,法案對臺灣是助力還是反作用力,仍待觀察。特別是美日對蔡靠近「印太戰略」沒有清晰回應的情況下,臺灣更須審慎拿捏分際,否則難免淪為被推過界河的棋子。黃奎博表示,蔡當局要特別留心區分國會氣氛與行政部門意志。李登輝訪美造成兩岸危機和美台關係惡化的前例顯示,如果行政部門認為國會運作過了頭,臺灣反而先受其害。學者黃介正也指出,高層互訪不是請客吃飯、旅遊觀光,而必然需要有充分的誘因與理由,以及夠分量的預期成果。因此,蔡當局尤其需要拿捏重大議題的內容、時間點、北京反彈的力道評估、對兩岸關係傷害程度等,對臺灣是利是弊。學者丁樹范則舉例說明,為達成這樣的交流,臺灣可能需要做出不少妥協和讓步,假設蔡英文訪美洽談「自由貿易協定」,則必然應對美豬、美牛等議題,而在沒有「與臺灣交往法案」的當下,蔡當局反而可以技術性地規避正而回應這些難題。

三是評估此法案對特朗普政府既是賦權,也是出難題。其一,特朗普將有更多「玩牌」籌碼。「立委」江啟臣預估,國會為美國政府授予了更多權力和行政手段,使其可以在兩岸關係上更多面地「打臺灣牌」,例如從美台軍售、支持臺灣拓展「國際空間」,又多了一個新的變數,因此行政部門不會拒絕。學者陳一新也認為,雖然國會有對政府「下指導棋」的「侵權」之嫌,但行政部門巧妙運用.則即可轉化為外交或軍事工具。而在選舉年,特朗普還是需要迴旋空間,不太可能放寬「部長級」互訪。陳認為,未來要看特朗普「怎麼玩」,特朗普「可以玩到讓大陸跳腳,也可以玩到讓臺灣畫餅充饑」。美台關係雖有改善,但實質問題並未解決。其二,法案或造成「三輸」局面。美國中美論壇社社長張文基分析,此法案背後是美國精英階級對中國全方面崛起的深層不安,希望打亂中國上升的進程;再者是美國兩黨精英階級希望控制特朗普,將他「關在權力與制度的牢籠裏」。在美國國內政治力量博弈尖銳深刻的情況下,美同國會對華鷹牌以不激起波浪的「偷渡」方式強行推動法案進程,是試圖給特朗普製造外交困難並試探中國底線,但國會議員並不完全瞭解該議題的敏感性,事實上造成了是中美政府和臺灣的「多輸」局面

(劉匡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