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金正恩會「創造歷史」嗎?

「特朗普將在5月與金正恩會面」,這個重磅消息再次刷新了人們對特朗普「不可預測性」的認知。美國當地時間3月8日晚7點,韓國青瓦台國家安保室室長鄭義溶在白宮宣讀聲明: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朝鮮勞動党委員長金正恩有望在5月底前會面。隨後,白宮新聞發言人桑德斯證實了這一消息,稱特朗普「將接受邀請」與金正恩會面。但次日桑德斯補充道:「如果朝鮮沒有與所做承諾相符的具體行動,特朗普和金正恩的會面不會發生。」

顯然,如果會面得以實現,那將是美朝領導人首次面對面,這本身就是在「創造歷史」。但若對「創造歷史」的理解僅止於這個層面,就沒有多大意義,甚至還可能蘊藏著更大的危機。朝核問題持續20多年,一直走不出「對抗」與「對話」的迴圈。能走出這種迴圈,讓朝鮮放棄核武器,那才是真正創造歷史。

戲劇性轉機

今年1月初,特朗普還在說他辦公桌上的「核按鈕」比金正恩的更大。兩個月後,這兩個以核武器威脅對方國家的領導人,就願意見面談朝鮮棄核問題。這樣的轉變,不可謂不帶有戲劇性。

但戲劇性的表像之下,是特朗普與金正恩都有對話的意願。正是這一奇怪的邏輯,催生了朝核問題的戲劇性轉機。

特朗普的對朝政策是「極限施壓」,迫使平壤政權棄核。這裏面就隱藏了對話的邏輯。如果想通過政權更迭或者物理上摧毀朝鮮核設施來解決核問題,那又何必「極限施壓」呢?某種程度上說,金正恩的對美政策也是「極限施壓」,通過對美國本土構成核威懾,迫使華盛頓正視、解決朝鮮的利益關切。而任何關切都只有通過對話才能解決。

從這個意義上說,特朗普與金正恩的外交手腕,本質上沒什麼不同。正是在這樣的「共識」之下,韓國這個第三方才得以發揮牽線搭橋的作用。1月9日韓朝在板門店舉行高級別對話,是美朝對話意願的最好明證。沒有特朗普的默許或支援,板門店對話不可能發生。若特朗普不想與朝鮮對話,他也沒有理由給予韓國默許或支持。

如果平壤不想與華盛頓對話,那麼它對韓國打「和解牌」就難以自圓其說。平壤政權目前的最大困境是外部經濟制裁,解除這些制裁的「鑰匙」在華盛頓。而且,沒有美國的首肯,韓國能給朝鮮的東西不多,朝韓和解的溫度也高不到哪兒去。鑒於美韓特殊關係,韓國當然是朝鮮向美國傳遞對話意願的最佳管道。

把平昌冬奧會視為契機的熱情,朝鮮一點也不比韓國低。金正恩派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金永南)與實質上的個人特使(金與正)出席開幕式,絕對不是為了給民族同胞捧場。這兩個特殊人物,足以體現金正恩邀請文在寅訪朝的誠意。文在寅「婉拒」邀請,是為了掌控外交節奏,派出特使回訪朝鮮,則保持了外交溝通。

3月5日,以青瓦台國家安全室室長鄭義溶為首的特使團訪問平壤,成為轉機產生的關鍵節點。特使團使用了「體貼」「成熟的思慮」「遊刃有餘」「領導力」等措辭,對金正恩給予了非常善意的評價。

在這次訪問中,金正恩承諾了有條件的「無核化」(包括停止開發洲際彈道導彈並逐步廢棄),表達了與美國對話的意願。這些資訊,在3月8日鄭義溶對美國的訪問中傳遞給了特朗普,一併傳遞的還有重磅的消息—金正恩邀請特朗普會面。

似乎為了佐證這次邀請美國總統的誠意,鄭義溶還透露:「金正恩理解韓美兩國的例行聯合軍演必須持續下去一事。他表示,希望儘早和特朗普總統見面。」韓國《朝鮮日報》還援引外交消息人士的話稱:「(平壤)除了放棄導彈開發等無核化籌碼外,還包括釋放被朝扣留的3名美國人等內容。」

背後玄機

金正恩為何向特朗普發出會面邀請?特朗普為何欣然接受?如上文所述,大的前提是兩人都有對話的意願。此外,雙方都有對話的緊迫感。從特朗普的角度看,美國情報部門預估朝鮮核能力達到威脅美國本土的水準,一兩年內就會實現。朝鮮暫停核導試驗,至少能延緩這一進程。朝鮮「對話期間不進行核導試驗」的承諾,給特朗普接受邀請製造了動力。

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結果如何將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特朗普能否連任。對於特朗普來說,一年的混亂執政導致政績成了稀缺品。朝核問題上取得一定的進展,無疑會成為難得的助選籌碼。11月前解決朝核問題不可能,但與朝鮮領導人見上一面是可能的。不拒絕邀請,就多了一份理由。

與特朗普類似,金正恩也有時間緊迫感。今年9月,朝鮮將慶祝建國70周年。緩解外部戰略困境,至少不使其進一步惡化,成為當務之急。據美國媒體報導,特朗普政府制定了利用海軍軍艦封鎖朝鮮的「准軍事行動」計畫,作為施壓朝鮮回到談判桌的備選項。如果得以實施,朝鮮的處境將大幅惡化—外交抗議「趕走不」美艦,而軍事對抗的風險更大。

而且,即便朝韓商定4月在板門店韓方一側舉行首腦會談,美韓因平昌冬奧會而推遲的聯合軍演也沒有再延期。美國NBC電視網報導稱,禿鷲軍演將進行到5月,「關鍵決斷」軍演也計畫進行到4月中旬。《華盛頓時報》援引美國國防部相關人士的話報導稱:「最近幾周,國防部正在和駐韓美軍司令部一道加強韓半島相關軍事計畫……以便在韓半島爆發戰爭時,執行特朗普總統下達的清除朝鮮核設施的命令。」因此,平壤不可能沒有感受到軍事壓力在升級,甚至軍事打擊的幾率在升高。

此外,經濟制裁給朝鮮製造的痛感也在增加。據韓國媒體報導,經濟制裁重創了朝鮮的創匯能力。預計2018年的外匯收入,將劇降到2016年的一半以下。外匯是維持平壤政權運轉的一個核心資源,擺脫困境只能寄望於外交突破。但近年來朝鮮執意推進核導開發,外交事實上陷入「沉寂期」。

圍繞朝核問題的外交退潮,對平壤來說並非好事。核武器是朝鮮最大的戰略籌碼,「無核化」則是最大的外交牌。通過對外宣示「無核化承諾」,是最有可能「啟動」朝鮮外交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金正恩放出大招—邀請特朗普會面,也可能是想通過這種「突破」,刺激出新一波圍繞朝核問題的外交。

只要這樣的外交開啟,朝鮮的外部壓力就有減輕的可能,至少不會增加。這一方面為朝鮮繼續核導開發贏得時間,同時也為突破戰略困境創造可能性。這樣一來,就不應高估金正恩「如果軍事威脅解除、體制安全得到保障,就沒有理由擁有核武器」這樣的話。這就像任何一個擁核國對其他擁核國說,如果你們都放棄核武器,我也沒有保持核武庫的必要。

魔鬼藏在細節中。如果特朗普與金正恩的會面,開啟了朝核談判的進程,在此期間朝鮮可以不搞核子試驗,不試射導彈,但可以繼續生產這些「大殺器」。如果與美國的談判是為了贏得「生產時間」,那談判對美國來說就意義不大。如果出現那種情況,特朗普與金正恩就不是在「創造歷史」,而是會「重複歷史」。當然,在目前美韓政府所營造的謹慎樂觀情緒中,人們寧願相信前者。

外交豪賭

特朗普當然不想重複歷史,這也是他接受金正恩會面邀請的理由之一。對於媒體問「為何不按常規外交做法,從低層級的接觸開始,以此為前提再舉行首腦峰會?」白宮一位高官是這樣解釋的:美朝低層級的接觸進行了20多年,歷史證明沒有效果。或許,特朗普的確想「顛覆」朝核問題的傳統邏輯。

白宮一位高官3月9日對記者說,特朗普總統當選的部分原因,在於他願意採取與此前美國總統們非常不一樣的方式。「特朗普總統以達成交易聞名。金正恩是個能在他們獨特的體制下做決策的人。所以,接受一個能做決定而非重複過去的人的邀請,是理所當然的。」

特朗普與金正恩能「達成交易」嗎?

美國媒體把特朗普的決定稱為「外交豪賭」。這個評價不無道理。戰略決策講究謀定而後動,沒有什麼「戲劇性」可言。如果特朗普只是著眼於中期選舉這樣的短期利益,那表明他的會面決定與戰略決策關係不大。但解決朝核問題,需要的是戰略。

特朗普多次說過「朝核問題必須解決,由我來解決」。但外交談判需要團隊協作,涉及議題、日程設置等大量細節。目前,特朗普政府沒有朝核事務代表,駐韓大使也空缺。在對朝外交上,特朗普政府要依靠韓國政府的高層管道。

而文在寅政府作為中間人,其實也不敢保證朝鮮的承諾就能實現,所以文在寅在3月7日與韓國朝野五黨代表舉行的午餐會上表示:「沒有為韓朝首腦會談而特意放寬對朝制裁的打算……核廢除、核凍結、導彈問題、無核化問題,並非單純的韓朝之間的問題,而是朝美之間和國際性的問題……不會僅憑韓朝對話的重啟就緩解制裁和施壓,也不會向朝鮮贈予任何禮物。」

與特朗普個人關係密切的參議員格雷厄姆,對特朗普與金正恩會面的決定表示肯定,但他在推特上對金正恩發出警告:「最糟糕的局面是,你與特朗普本人會面並試著玩弄他。如果你那樣做,將意味著你和你的政權的終結。」如果這也是特朗普的想法,那麼朝核問題的轉機也可能變成危機。

話雖如此,但和平的巨大紅利值得人們再給平壤一次機會。正如王毅外長3月8日在「兩會」記者會上指出的,和平必須爭取,機遇需要把握。「我們希望各方都拿出政治勇氣,作出政治決斷,儘快開展一切必要和有益的雙多邊接觸,全力推動重啟和平解決半島核問題的對話談判。中方將為此繼續作出不懈努力。」

(雷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