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漲工資:臺灣產業升級無路下的低薪焦慮

2018新年伊始,長年無解的「薪貧族」低薪僵局又成為社會熱議的頭條新聞。

低薪現象不是新聞。臺灣工資原地踏步已20年,20年前公立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起薪新臺幣2.4萬元(人民幣5300元),今日2.6萬元。20年前7-11便利店最便宜的盒飯40元,今日65元,民眾早已習慣忍耐低薪。然而,2017年11月底,「主計總處」發佈的「年度人力運用調査報告」使社會大眾大驚失色,全臺灣898.5萬受雇勞工中,存305.1萬人的每月主要經常性收人不滿新臺幣3萬元(人民幣6600餘元),占勞工總數之33.96%。

臺灣社會觀感中,3萬元是區別工資是否體面的門檻。臺灣的法定最低「基本工資」是月薪2.2萬元,一名全無經驗的作業員(操作工),剛進工廠起薪約為2.2萬到2.4萬。在車間幹3到5年,熬出技術經驗,30歲熟練作業員的月收入應能達到3萬。領班以上管理職,一般在3萬到4萬之間,開發工程師4萬至5萬,5萬以上則是經理層級的高薪。這是20年未變的工資印象。

「主計總處」報告暴露今日竟有1/3勞工依靠資淺操作工等級的微師薪水度日。在這寒流來襲時刻,晨起讀報驟見「薪貧族!全台三分之一人賺不到30K」的頭條標題,民眾莫不有冷水澆頭的徹骨寒意。

詭異的是,臺灣並不缺薪水體而的工作。筆者經常路過的一家大工廠,門口招工紅條幅一掛五年,開出2.7萬元起跳的月薪徵募操作工,學歷要求降低到只要高中畢業的無相關經驗新人。2.7萬只是底薪,加上加班費與績效獎金,每月實拿應在3萬以上換言之,月薪3萬以上工作作是隨手易得的。然而,這面紅條幅一掛5年,風吹雨打斑白駁落,遲遲未能取下。由此可見,3萬元工作實際上是供過於求的。低薪現象不是單純的工資問題,而是「生產力」的結構性難關。

吃口物價飯,調漲工資的迷思

2017年12月24日,蔡英文提出最低工資拉高到3萬元的「夢想數位」,12月28日,她又在年終記者會喊話,2018年「給行政團隊一個最重耍的任務,就是全力以赴,改善年輕人的低薪問題」,並具體提出五大政策。「解決青年低薪問題,是當局的責任。如果現在不開始,對不起這個世代,以及未來幾個世代的年輕人。」蔡英文感性呼喊道。

宣示雖然感性,廣大勞工嗤之以熱。據「中國時報」2018年1月11日最新民調,蔡英文的支持度只剩26%,不滿意度戰達59.9%,與兩年前國民黨敗選前夕相似。民心如水的怒火,主要來內受低薪之苦的勞工,正值工作盛年的青壯年對綠營的不滿意度在60%以上。

數百萬「薪貧族」的怒火是可以觀解的蔡英文在年終記者會中提出解決低薪問題的5個具體方向,包括引導產業升級,獎勵企業加薪、調高基本工資、輔導低薪勞工轉業以及推動社福減輕青年句弱勢勞工的生活負擔。這些都是從李登輝時代起講了20年的陳腔濫調,蔡英文行禮如儀重新念一遍,不但引發廣大勞工怨恨,更暴露當局根本搞不清楚低薪僵局癥結為何。

「蔡政府」提出的五大方向中,產業升級與推動社福只是虛空妄想。臺灣的產業升級早已成為無解空談,從李登輝的「亞太營運中心」、陳水扁的「兩兆雙星」與「綠色矽島」,到蔡英文的「五大創新」,所有產業升級政策全部失敗。2017年年底,「中央研究院」兩位學者總結20年來產業升級之失敗史,公開喊出「面對經濟奇跡崩潰的時候到了」。至於臺灣的社會福利,早已趨近飽和,當局年年宣示增達社會住宅與公立幼稚園新計劃,實際進展慢如牛步。

因此,「蔡政府」的拯救低薪大政只能在要求企業提高工資之題材上打轉無論是當局強制提高最低工資、或輔導勞工轉業到高工資工作,最終都要由實際支付薪水的企業扛下加薪重任。1月3日,蔡英文於民進黨「中常會」中揭露解決低薪問題的關鍵思維:「從資料可以看出,營業盈餘並沒存相對反映到勞工的薪資福利上。」看來,低薪的責任在於有能力卻不肯加薪的萬惡老闆。當局指出,只要「企業將獲利反映在勞工薪資」,即可解決低薪問題五大政策從而可以簡要歸結為一項:要求企業拿出錢來加薪。

然而,企業加薪的前提是獲利成長經濟奇跡景氣興旺年代,工廠訂單接不完,如雪片而來的信用狀一張張搶送銀行押匯換現金談貸款,拼命增雇員工、購買機台、擴充產能、訂購原料,銀行放款速度太快,資金常感不足,對存戶以高利率吸收存款,對企業則以高姿態審核放款。

今日臺灣的銀行錢滿為患,因為企業難賺錢,見不到未來,不肯貸款擴充產能更新機台,反而將現金存人銀行銀行存款激增,放貸無途,超額儲蓄觸目驚心。2017年10月,金管會公佈銀行存放款的最新數額,在2017年的前半年,存款數額以驚人之勢激增,貸款卻慢如牛步,於是銀行中超額賭蓄的閒錢累積到新臺幣10.296萬億元,數字為史上最高,看不到未來的老闆寧可將現款存起來作為養老保命錢,哪有為員工加薪的閒情。

「蔡政府」搶救低薪的策略錯謬至此,臺灣勞工見不到加薪前景,難免怨氣沖天。然而,領3萬以下月薪的臺灣勞工仍然活得下去。因為兩蔣年代長叫嚴控物價,深恐大陸時期法幣金圓券失敗夢饜重演,留下了根深蒂固的低物價傳統,由電費,水費,油價,火車公交票價一路壓到糧價,肉價與雜,水電油價由公營企業吸收差價,糧食則利用進口與庫存靈活調度,調控非常成功。20年前的冬天,1顆小蘋果10元,今冬8顆100元。12公斤一袋白米價格能壓到500元以下。臺灣民眾長期習慣當局的低物價,若豪雨乾旱等天災造成菜價上揚,民眾的第一反應必然是痛駡當局,若反對黨稍加操作,常可造成政局動盪。

40年前的低物價堅持,拯救了今日台灣的低薪勞工。2018年1月4日,經濟學家馬凱撰文批評「蔡政府」「根本不識低薪問題真相」。馬凱指出台灣事實上沒有低薪問題,因為當局常年壓低物價,工資雖低,但低薪的購買力異常傲人。2017年3月《全球財經雜上》發佈全球富裕排行榜,在GDP之外,納入能反映物價與生活成本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若以購買力計算,臺灣名列22,勝過高所得之加拿大、英國、法國與日本。

由此可見,意圖直接逼迫企業調高工資拯救低薪,將想像中的營業盈餘重新分配,是大謬特謬的愚行。企業已經盡了提高薪資的能力,要提高工資,不能由現有財富之重新分配下手,而需另開源流。

兩蔣時期,當局已然掌握提高工資的神術——提高生產力。

熄火的生產力

經濟奇跡的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將台灣經濟打入絕望深淵、然而臺灣經濟越戰越勇,勞工薪水也神奇翻倍增長。以製造業勞工的每月平均工資來說,1973年10月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的平均月薪2525元、1974年3389元、1975年4029元、1979年發生的第二次石油危機似乎永無止境,似1979年平均月薪仍成長至7578元、1980年9198元、1981年11028元,打破萬元大關。在蔣經國辭世前五年,臺灣經濟更創下著名的「低物價,高成奇聞,經濟年成長率平均9.3%,遠超出當時工業化國家平均之3.6%,而國民所得也繼續倍增。1984年台灣同民所得平均為3000美元,1988年已達到6053美元。

隨著經濟奇跡倍增再倍增的工資.是老輩不厭其煩津津樂道的輝煌往事。蔣經同辭世至今已30年,2018年1月12日,「中國時報」調查民眾心中最認同的領導人,蔣經國以53.3%的壓倒性支持度名列第一,即使是親綠選民,也有44%至今緬懷蔣經國。蔣經國之所以能創造工資奇跡,主因在當時的財經高層看透工資成長的根本,並不在於強迫企業家調薪,重新分配企業營利。要提高工資,竅門在於提高產業與勞工的「生產力」,創造經濟成長新財富,工資自然水到渠成,水漲船高、再加上蔣經國最重視的平抑物價,就構成領導臺灣工資翻倍增長的戰略指導。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時,蔣經國說道:「物價,工資與生產力三者相互間有無合理之關聯,是我們能否突破與前困局的重要因素。希望政府與民間充分合作,采取有效措施,穩定物價、增加投資、更新設備、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同時,應加強員工在職訓練,使工人技能的提高能彌補工資上升的壓力。」

「經濟部物價督導會報」1982年的研究報告總結了臺灣經濟成長工資倍增的生產力秘方:「策略性調整操作的成功,使得對外貿易與經濟成長均有蓬勃發展。但1970年代在兩次世界原油危機的衝擊下……經濟情勢呈現勞動生產力增加率遽降,物價工資上漲率擴大與實質經濟成長率趨緩的困境。蔣『總統』與孫『院長』均曾指示:採取有效措施,穩定物價,提高生產力,以降低成本,當可瞭解突破當前經濟困境與維持經濟長期穩定成長的重要動力所在……勞動生產力之提高,的確可吸收物價上漲之壓力,且能提高實質工資率,改善勞工生活水準。雖然工資上漲會帶動—般物價之上漲,但其影響程度不如勞動生產力之穩定效果。換言之,勞動生產力每增加1%時,則躉售物價將下跌1.04%,消費物價下跌0.66%,但貨幣工資率上漲1%時,卻僅能促使躉售物價上漲0.43%。且勞動生產力每提高1%,影響實質工資率增加1.12%,表示勞工實質所得水準透過勞動生產力之提高而有所改善。」

產業提升生產力靠產業升級,勞工提升生產力則靠專業教育。蔣經國打穩了產業升級與優質勞動力教育的基礎。1988年,臺灣已經在最前瞻的半導體產業站穩腳步,而由高職(高等職業學校)、專科(二年制、五年制專科學校)與技術學院組成的技職教育,則養成經濟奇跡的技術精兵。精確而活躍的產業升級政策與技職教育,是使生產力常葆旺盛的永動發電機。

1990年代,臺灣新一代的產業升級戰略「亞太營運中心」是非常梢彩的。一手設計亞太營運中心的蕭萬長指出,當時「把經濟發展的重心,光寄托在一個製造業,是不對了……我認為,台灣應該從以製造為中心,開始轉到以營運為中心。製造業雖然出走,還是可以把營運總部放在臺灣。」於是他從製造業裏附加價值最高的研發行銷中心開始,逐次設計「金融中心」、「空運海運中心」、「電信中心」與文化創意產業之「媒體中心」。

就在蕭萬長設計「亞太營運中心」的1993年,國民所得打破1萬美元大關。「亞太營運中心」的一連串升級一旦暢旺發動,國民所得在2000年前翻倍為2萬美元是可以期待的。新一波產業升級蓄勢待發之時,李登輝居然以「戒急用忍」與「南進」等錯誤政策,拖垮「亞太營運中心」,臺灣產業自此原地踏步20餘年。

今日,臺灣的指標產業仍然是蔣經國時代建立起來的半導體產業。在2015到2017年,臺灣上市公司自我投資的廠房設備成本增加金額為1.7056萬億,其中,臺灣積體電路公司占8211億元,位居次位元的聯華電子公司占1230億元。台積電與聯電都是在於蔣經國年代由官方支持銳意建立的產業升級發動機,近40年後,兩家公司即占全臺灣尚有發展意願公司的55%。

產業生產力發動機熄火,工資增長隨而停滯,在李登輝下台的2000年,平均每人所得只略增到12347美元,工資已成原地踏步之勢。陳水扁與馬英九執政的16年間,平均所得逐年緩升到19720美元,然而,此時的所得增長已不再是均富的全民福祉,而是由房地產炒作與金融遊戲中暴富的M形社會尖端富豪沖高的景氣假像。

由技職教育打造的勞工生產力,則被李應由高職、專科與技術學院嚴格訓練一技之長的技術人員全進了高中與大學,畢業後成為眼高手低的憤怒青年。大學生空有文憑,卻沒有生產力,更不願放下身段進工廠下工地,一心嚮往有空調工作場所的服務業。因此低薪的「薪貧族」寧可在7-11當月薪2.4萬元的收銀員,而開出3萬元體面薪水的工廠卻招不到操作工。

遠離臺灣的泰國勞工

李登輝摧毀了生產力的兩大發動機,拖垮工資,只留下蔣經國壓低物價的施政傳統,因此臺灣的低薪勞工至今尚勉能度日。然而,購買力平價排名全球第22的臺灣勞工,生活並不體面,因為李登輝時代以炒房地產為產業發動機,陳水扁更瘋狂刺激房市,創造貧富不均的經濟虛榮假像,連帶引發物價上漲。臺灣低薪勞工的生活尊嚴,也就被房市剝削殆盡。

一個在臺北打工月薪3萬的勞工,若要養三口之家,房子絕對買不起,只能租房,但房租與房價齊漲,市區一個8坪(26.4平方米)小套房的租金叫價10000元。食衣住行生活費用最節約也要1.5萬,小孩念幼稚園學費每月1萬餘,再扣掉勞保健保等各種年金保費,一月3萬人不敷出,必須夫妻雙薪工作才能過上不買房、不養車的低薪「小確幸」生活。

缺乏生產力的臺灣勞工雖能安於「小確幸」現狀,但由泰國來台打工者開始逃離臺灣。2018年1月11日,《聯合報》以「臺灣經濟完蛋」為題,報導泰籍外勞的出走風。外勞受基本工資保護,名義薪水至少2.2萬,但扣除仲介、住宿與餐費,只能實拿1.5萬元左右。而泰國經濟近年蒸蒸日上,工人回泰國可以輕鬆找到2.4萬元的工作。曾視台灣為淘金勝地的泰籍勞工,今日正在爭相逃離台灣。

低薪僵局再不改善,心許10年後的台灣年輕人反而得到泰國打工了。

(霍安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