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反制」惠台措施徒勞無功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31項惠台措施)自公佈以來,引發島內民眾積極反響,蔡當局對此抱持強烈警惕意識與抵制態度。3月16日,台「行政院」舉行記者會,提出所謂「四大方向」及「八大強台策略」,欲對沖31項惠台措施產生的強大磁吸效應其實,在此之前民進黨當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反制」大陸惠台措施的舉措,企圖在社會層面製造「空台」輿論氛圍、在政治維度以「公權力」恫嚇民眾、在經濟領域用相關產業政策稀釋惠台措施的吸引力。民進黨當局儘管全力阻擋大陸影響力,但成效不彰。

社會層面:發動宣傳機器歪曲解讀惠台措施

民進黨慣以極端意識形態化的輿論操作手法歪曲解讀惠台政策,給其貼上「利中害台」等汙名化的標籤。31項惠台措施發佈後,蔡當局延續一貫政治調性,開動宣傳機器,極力抹黑惠台措施,企圖擴大兩岸同胞之間的心理隔閡。

一是稱惠台措施將「掏空」臺灣3月16曰,台「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在記者會上稱,大陸的31項「對台」措施,名為「惠台」,實則「利中」,目的是「挖空臺灣技術資本與人才」。「前公視總經理」馮賢賢稱,影視、媒體、教育等內容占31項惠台措施1/3以上,大陸的意圖是「用市場一舉『掏空』臺灣文化影視產業基礎與人才」。

二是為惠台措施貼上「統戰」標籤。2016年9月,大陸公佈8項惠台政策後不久,蔡英文即在9月29日發表的「給民進黨黨員的公開信」中稱這些政策是「深謀遠慮」的「統戰」。2017年,大陸接連推出臺灣居民可在大陸參加社保、申辦小額信用卡等嘉惠臺胞的舉措,陸委會稱其為「空泛不實的『統戰』手法」。針對今年的31項惠台措施,台「行政院長」賴清德稱,大陸惠台的最後目標「就是要併吞臺灣」。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表示,「31項措施」是「要以利益換取我方的政治認同」,「具有『統戰』意圖」。

三是故意扭曲資訊誤導民眾。其一是稱惠台舉措為「假糖果」。陸委會稱,31項惠台措施大部分是舊的,且沒有具體實施細則,「口惠而實不至」。民進黨內部人士表示,31項措施貌似長期性政策,但可能「一夕之間化為烏有絕非「免費午餐其二是散播不實資訊宣傳赴陸創業風險大行政院」警告醫師赴陸後或遭當地同行抵制,且大陸「醫療糾紛多」。陸委會稱,大陸存在「潛規則」與「政治審查」,「民眾應謹慎評估可能存在的風險」。台《經濟日報》稱,大陸此次開放金融業,台資銀行可參與大陸銀行的聯合貸款,台銀行「曝險程度可能因此增加」。還有島內綠媒稱,大陸有外匯管制,或導致台企獲利無法匯出。其三是標榜島內制度環境優於大陸。「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要對自己有信心」,臺灣的民主、開放是臺灣「攬才」、「留才」的最大優勢。「財政部」則稱,「臺灣稅制比大陸有競爭力。」

政治維度:以司法與行政手段嚇阻民眾「西進北上」

民進黨當局除扭曲解讀惠台措施、誤導民眾認知外,還調動手中掌控的司法、行政資源,嚇阻臺灣同胞「西進北上」,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設置障礙。

一是以司法行政手段恫嚇、阻攔民眾赴陸。其一是恐嚇惠台措施的受益者。2016年9月,島內8縣市首長登陸推介觀光旅遊及農產品,並獲大陸惠台承諾。陸委會警告稱,8縣市首長「若未經授權私下簽署協定」,回台要追究其法律責任。針對31項惠台措施,陸委會表示,依「兩岸關係條例」規定,臺灣人不得在大陸黨政軍機構任職;「衛福部」發表聲明稱,具有公務員身份的醫師「不得到大陸工作」;島內「國安」部門人士強調,台現行法令嚴禁台企、台資赴大陸投資公共基礎設施,「若衝撞台法律」,「當局不可能坐視不管」。其二是以行政手段阻攔民眾赴陸。2016年8月,台「農委會」曾以與大陸洽談兩岸漁業合作的民間協定「涉政治性內容」,「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為之」為由,明令禁止虱目魚養殖協會赴大陸洽談契作。

二是擬定法規嚴控高精尖人才赴陸發展。31項惠台措施為兩岸科教文衛領域的高端人才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機制性平臺,台當局對此百般杯葛、破壞。其一是禁止專業人士申報研究基金。「教育部」擬修訂「兩岸文教交流提醒事項」,明定現職公私立大學專任教師不得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基金。「科技部」對已申請大陸補助的學者,限制申請島內專題計畫,下調整其專題經費。其二是禁止島內相關產業高階人才與大陸合作。「教育部」稱將嚴查兩岸科研機構、高校合作書約定,對不同交流合作訂定審查原則,禁止公私立大學專業教師參與及執行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科技部」則配合「投審會」強化「技轉案」審查,列出「禁止類」,「加強保護台科技產業特殊人才與成果」,並以半導體等產業為首批對象。

三是強化對台生、台商的「安全審查」。台「國策顧問」黃天麟建議當局建立「國家安全審核制度」,讓在大陸就學、教學、從事文化工作、影視工作及其他社會活動、商業行為者,回台後必須接受「安全查核」,「對參與、主導『反台』運動者,可追訴其『叛國』行為」。在蔡當局3月16日舉行的記者會上,「經濟部次長」龔明鑫聲稱,為「加強保護台企營業秘密」,當局將研擬修正「營業秘密法」,嚴加查辦「在大陸、港或澳使用而犯妨害營業秘密罪者」。

經濟領域:出臺所謂「強台」舉措沖抵惠台措施磁吸效應

面對大陸惠台政策產生的強大磁吸效應,蔡當局陸續出臺相關產業政策與保護措施,企圖達到疏離兩岸產業合作及「挽留」島內企業、資本、人才的目的。

一是以國際合作疏離兩岸產業合作。蔡英文上臺後,罔顧兩岸產業已形成的緊密聯繫,試圖以所謂的「國際化」策略扭轉兩岸產業密切合作的事實。在宏觀政策方面,民進黨當局以「新南向政策」鼓動台企將產業、資本從大陸轉移至印度、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日前,蔡當局主動謀求加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亦包含同樣的目的。在具體產業方面,蔡當局力推涵蓋「綠能科技」、「生技醫藥」、「精密機械」等內容的「5+2創新產業計畫」。其中,「亞太矽谷計畫」聯結美國矽谷;「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生產中心」合作對象為美國波士頓、加州、聖地牙哥,以及瑞士、比利時、荷蘭等歐洲新藥研發國家;「智慧機械產業」強化台歐、台美與台日交流合作,並計畫將產業線整體搬至東南亞市場。

二是強化對島內民;間資本的吸弓丨力。其一是針對惠台政策成立專項基金降低衝擊。31項惠台措施為廣大台商、臺胞參與大陸重大創新計畫、企業所有制改革、文化產業合作創造了契機。對此,施俊吉在3月16日的記者會上稱,蔡當局將專列10億元(新臺幣,下同)為島內企業提供新創早期資金;「國發基金」匡列1000億元產業創新轉型基會,「與民間資本共同投資轉型事業及並購案」;為「加強發展影視產業」,「國發基金」匡列60億元投資文化內容產業,加上原有40億元文創基金,「要以百億規模吸引民間資本注入」。其二是優化金融市場機制。31項惠台措施使台企、台資便捷參與大陸金融市場、分享經濟發展紅利成為可能。民進黨當局為稀釋這些措施的吸引力,擬提升IPO首次公開募股)審查效率,將上市審查期由8周縮短至6周;推動多元上市,增列大型無獲利公司上市條件;推動30家公司納人MSCI(摩根指數)成分股,吸引更多同際資金。

三是借多種手段「攬才」、「留才」。其一是「修法」放寬人才引進限制。「國發會主委」陳美伶稱,在「兩岸平等互惠的情況下,對吸收大陸人才也保持開放的態度」,將向當局反映是否有必要修「三限六不」政策。3月5日「國發會」還舉行「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宣導說明會,試圖吸引島外人士赴台就業、生活,其二是改善就業環境針對島內醫療從業者職業保障不健全的現狀,台當局聲稱要推動醫療分級,並要求醫療機構提撥年度盈餘的5%用於完善醫療事故預防及處埋,「減輕醫療執業風險」。其三是提升人才待遇。台當局通過「高教深耕計劃」成立65個卓越研究中心,擴大延聘博士後研究人力。「教育部」強推「玉山計畫」,自2018年起每年將投人56億元,以彈性薪資與提高教授研究加給制度。此外,「行政院」還要研修「產創條例」,讓員工獎酬股票可選擇用「取得時」或「轉讓時」較低的市價課稅;放寬企業提供員工獎酬工具,如庫藏股年限、課稅價格選擇權等方面的規定。

蔡當局「反制」惠台措施難阻兩岸融合大勢

蔡當局雖以多重手段嚇阻臺灣民眾赴大陸發展.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設置了障礙,但是,無論是其制定的宏觀政策,還是欲加以實施的具體動作,效力均十分有限。

一是蔡當局不敢強阻民眾赴陸發展。台當局除不斷重複現有法令、隔空「示警」外,實際上並不敢硬擋臺灣民眾赴陸。在施政不佳、民意滿意度持續探底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若祭出高強度管制動作,勢必引發社會強烈反彈,造成骨牌效應,進而衝擊民進黨年底選舉。

二是「強台策略」難有實際作用。蔡當局上臺後力推的「新南向政策」、「5+2創新產業計劃」以及當下端出的所謂「八大強台策略」,本質上都是對先前已有產業規劃或佈局的再包裝,而新增的所謂優惠政策對企業或人才亦無實質吸引力。以其「反制」31項惠台措施的手段為例,用於「創新產業轉型」的1000億元「國發基金」、「加強影視產業」的100億元均為去年就已規劃,原本預計今年上路的專案,「新瓶裝舊酒」。在「留才」層面,蔡當局的做法也是無濟於事。以大學教師為例,官方給出的「糖果」是「公立」大學教授學術加給加10%,一個月僅多出約5000元的收人,顯然談不上「誘人」。

三是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漸成潮流與大勢。近年來,臺灣經濟復蘇緩慢,政治體制嚴重失衡,尤其是民進黨再次上臺後,以「去中國化」、意識形態之爭等為首要執政目的,不僅令兩岸關係陷人僵局,也導致島內投資環境千瘡百孔,讓民眾看不到希望。反觀大陸,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巨大風潮下,大陸社會迸發出強大的活力和創造力,與遍佈政治鬥爭與歷史仇恨烽火的臺灣社會形成強烈對比。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台企、台資及青年群體用腳投票、選擇赴陸發展的根本原因。臺灣同胞前進大陸、謀求更好的發展機遇,而大陸願意與臺灣同胞分享機遇,這是兩岸民意的主流,民進黨當局「反制」惠台措施的舉動終究難擋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潮流與大勢

(韓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