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二期概念方案翻生或可完善內港擋潮閘計畫 陳觀生

去年「天鴿」風災重創澳門,造成人命傷亡,市面損毀嚴重。澳門政府上月公佈多項防治重大災害應對措施,今年首季開展內港雨水泵房及雨水涵箱渠建造工程,又會加裝活動式擋潮閘,其設計標準足以應對二百年一遇的洪水。

政府急推內港擋潮閘計畫

澳門特首崔世安與多位主要官員,4月12日與「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公佈一系列短、中、長期防治災害措施。為解決澳門內港水患問題,澳門民政總署今年首季開展內港雨水泵房及雨水涵箱渠建造工程,下月招標,預計2021年完成。完工後,可將新馬路至水上街市的內港沿岸一帶雨水截流,接入新建容量達2200立方米的雨水涵箱渠,再排入內港水域新建的雨水泵房,又在內港加建13個固定式泵井,防止海水倒灌。

至於媽閣航海學校至林茂塘海港樓沿岸,會加建全長逾兩公里,高約1.5米,可抵禦2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牆,能抵擋颱風「黑格比」級別的風暴潮。而長期措施在灣仔水道近媽閣河口,建設長650米的活動式擋潮閘,當預報風暴潮出現高水位,擋潮閘可形成一道抵擋五點八米潮高的人工屏障,高於颱風「天鴿」期間的最高潮位5.58米,相信可應對200年一遇洪水。

內港擋潮閘計畫是去年「天鴿」風災重創澳門後,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所提出。在去年11月的立法會施政報告辯論會上,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將構建防災減災長效機制。會開展內港至青洲的臨時防洪工程,並會加強與內地溝通,儘快落實建設活動式擋潮閘;又會增加通訊應急手段,明確電視、通訊等機構傳播預警信息的社會責任。在主要口岸及沿岸低窪地區設置預警系統,及時發布緊急信息。同時會完善地下室、地下停車場的管理,優化風暴潮時的擋水機制。

其後,在北京總結述職行程時特首稱,本澳將會建設擋潮閘,很高興得到廣東省政府重視有關工作,雙方已就宏觀及技術層面作出深入研究,特區政府正準備幾份技術檔,目前抱著審慎樂觀的態度,構思是興建活動式擋潮閘,遇事時可啟動。

「天鴿」颱風之後,珠科院配合澳門特區政府的要求,在擋閘潮建設落成之前,盡快提出內港防洪(潮)排澇優化及應急方案研究及相應的工程計劃。由於短期應急工程使用的時間短,其有效性有待觀察,為避免投資重複,標準不宜過高,可參考施工臨時工程標準。結合澳門海傍區的實際地形特徵、現有防洪設施、淹沒損失情況、建設投資估算、實施可行性等,研究短期應急工程合理的防禦標準。

今年3月,政府多個部門向內港碼頭業界介紹內港區防洪排澇優化方案。政府計劃在灣仔水道口建設擋潮閘,但興建需時至少數年,在這段期間,政府計劃優化現有內港“見縫施堵”的防洪設施。負責研究的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謝宇峰表示,優化方案決定採用可抵禦20年一遇洪水標準,即對應潮高 4.8米洪水,在媽閣航海學校至林茂塘海港樓,全長 2.13公里的地方興建包括約 1.5米高的半活動式、全活動式及鋼筋混凝土的防洪牆,其中半活動防洪牆約 300米,全活動防洪牆約 400米,鋼筋混凝土防洪牆約 600米,其餘利用現有圍牆、水上街市、十六浦、漁業碼頭外牆等。同時會沿內港岸線佈置13座固定式泵井,以及完善各排水口防海水倒灌設施。海事局局長黃穗文表示,由於尚需設計、判給以至施工,工程未能在今年風季前完成。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在立法會辯論施政方針時透露,在他上任前政府曾託內地 1間顧問公司為內港擋潮閘做研究,當時有關公司稱可抵擋十年一遇的潮水,但他形容現時“咪撞哂大板”,現時再委託同樣公司來澳,有關公司的建議是做抵擋二十年一遇潮水的擋潮閘。羅立文稱,總體城市規劃是最重要,他強調很多功夫不是政府不想做,而是沒條件做,他又稱,氣候變化好難預計,希望大家要有“計劃趕不上氣候變化的準備”。

而這個研究,可能就是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提出的方案。2015年,特區政府委託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開展編製《澳門內港擋潮閘可行性研究》及《澳門內港海旁區防洪(潮)排澇規劃總體方案報告》,前者建議於灣仔水道口建設擋潮閘,以抵禦風暴潮為主帶來的水患影響,後者從中山、珠海及澳門特區整體區域流域出發,開展探討防洪(潮)排澇規劃,建立完善體系,並為澳門內港防洪排澇治理工程建設,提供重要技術依據。上述兩項研究分別於2016年7月和2017年3月完成。

目前,特區政府正在緊迫地推進內港海旁區防洪(潮)排澇總體工程及相關研究。鑑於總體工程實施完工並發揮作用至少需要幾年時間,在這之前為應對全球惡劣氣候頻發,儘快緩解內港風暴潮淹水壓力,盡最大努力保障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改善內港民生環境,珠科院建議開展內港防洪(潮)排澇優化及應急方案研究及相應的工程計劃。首先,短期內應強化非工程措施,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減免次生災害;其次,加快推進防洪(潮)體系工程的論證,充份考慮「天鴿」颱風影響,爭取早日建設;再次,對低窪點,尤其是1.5米以下地區優先治理。

對此,珠科院提出了具體的工程內容,包括:第一、防洪(潮)工程;在灣仔水道擋潮閘工程落地前,內港防洪潮應急工程必然為線性工程。而澳門沿岸的工程建設,均須考慮徵地、交通及景觀條件,因此建議在陸域沿岸建設臨時旱閘,平時閘門存放不影響交通和景觀,使用時安裝擋潮。是次研究提出:確定新建旱閘的頂高程、平面佈置方案、結構形式及基礎方案;對原旱閘門工程損壞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對應防護措施,並對原旱閘局部結構進行改良,使其更易於安裝拆卸,和提升景觀效果;在業主和特區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就方案與涉及協力廠商做協調溝通,確保方案可行性。

第二、倒灌通道處理方案;內港沿岸眾多排水口所形成的倒灌通道,是制約防洪工程功能發揮的重要因素。是次研究提出確定各排水口(含水閘、拍門等)的防倒灌措施,確定主要結構形式和基礎方案,擬訂防倒灌措施的檢修通道等。

第三、短期應急排澇工程;當內港出現暴雨遭遇灣仔水道高潮位元情況,極易引起內澇。要解決內港的洪、澇災害,防洪工程和排澇工程缺一不可,據瞭解,澳門目前已有計劃於內港新建雨水泵站及配套截流箱涵。建議在永久工程投入運作前,有必要建造臨時排澇工程措施,緩解區域內澇災情。根據現場條件,宜於陸域低窪處設置分散式集水豎井收集雨水,通過排水泵強排至灣仔水道。是次研究提出:調查擬建集水豎井、泵站區域的地下管網的尺寸、走向及埋深;確定其平面佈置方案、豎井規模、泵站規模,以及豎井及泵站的結構、基礎方案等。

「『天鴿』之後,工程技術人員及時收集了最新資料,對防洪排澇方案的設計參數進行覆核,及時修改完善《澳門內港海傍區防洪(潮)排澇規劃總體方案報告》。」。珠科院認為建設大型擋潮閘是解決內港水患的永久性、長期方案。

內港建擋潮“遠閘救不了近水”?

對於政府提出的內港擋潮閘方案,有意見認為“治標不治本”,只解決到天文大潮和風暴潮的潮水,無法解決海水倒灌,或由暴雨引起的水浸問題。加上就算現在馬上動工,也要數年時間,“遠閘救不了近水”。

有工程師建議的內港治水優化方案,包括內港向外填海約 30至 40米,加高沿岸堤圍,同時加設蓄水池和泵站等。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胡玉沛對防洪牆成效有保留,因水具流動性,稍有孔洞就會滲入內陸地區,造成水浸。他建議本澳仿傚荷蘭每家每戶設擋水閘的造法,考慮立法要求沿海建築物出入口必須設置擋水門或擋水閘。胡玉沛認為,現時內港仍有多個碼頭運作,質疑能否為興建防洪牆而停止碼頭運作。他希望當局透過其他手段甚至活化片區解決內港水患問題。

內港多個坊會代表表示,內港碼頭為本澳的重要港口,認同建設擋潮閘和優化現有內港 “見縫施堵” 的防洪設施,政府亦需考慮施工期間將對內港航運物流造成的影響,他又認為,政府需要加強疏挖河道的工作,減少內港海水倒灌。中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認為,優化方案可治理短期水患,希望政府能儘快出臺長遠治水措施的時間表。他又引述有區內居民和商戶反映,希望政府在施工同時兼顧協調區內交通。有建議提出建內港擋潮閘,亦可參考外地以堤壩的形式,把黑沙環、筷子基、觀光塔一帶的海岸線提高,再加入海鮮街、跑步徑、文創等旅遊元素,相信只要綜合研究,防災和旅遊可共存,並讓沿岸中小企看到發展方向。

對於這些意見,政府表示,特區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內港的水患問題,致力尋求解決內港水患的辦法。2012年就內港水患整治措施進行專項研究,制定了水患整治的短期措施,透過見縫施堵的方式,在碼頭及堤岸加裝閘門、擋水牆等,加強岸線的防洪作用,達到抵禦十年一遇洪水的標準。上述工程已於2015年完成。然而,颱風“天鴿”襲澳時正值天文大潮,與其風暴潮形式疊加效應,使海水高度遠超上述防洪工程的設計標準。為長遠解決內港水患問題,在2015年,特區政府已委託科研單位進行了專項研究,按照研究結果編制《澳門內港海傍區防洪(潮)排澇規劃總體方案報告》,並於本年三月上報國務院。中央多個部委近日就報告作出了回覆,認為當中提出在內港興建擋潮閘以及在本澳沿岸修築堤圍的方案均需要深度論證。特區政府下階段會就上述方案展開工程勘察及專題研究,爭取於明年下半年提交最終方案,並為工程初步設計提供依據基礎。社會各界就內港水患整治的方案提出了不少意見和建議,特區政府感謝各界積極建言。特區政府將全力推進內港擋潮閘項目,早日落實內港水患整治的規劃措施,長遠解決內港水患問題,保障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按照公開的消息,特區政府計劃在內港灣仔水道興建擋潮閘,最快明年動工,預料需時數年。有工程師相信,有關工程較為複雜,政府在推進方案的過程中,應提高工作透明度,適時向公眾公佈進度,包括與內地合作的形式。又認為坊間對內港擋潮閘建設所知甚少,例如將來擋潮閘的設施管理,由人手抑或機械操作等等仍未被社會知悉。

而內港興建擋潮閘仍有不少疑慮,其必要性和實用性還有爭議之處。媒體報導,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組介紹在水利、電力及氣象預報的初步建議方案。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蔣肖表示,從潮位觀察看,颱風“天鴿”襲澳期間,海傍區媽閣站的潮位較1925年高出 50釐米,是100年以來的最高潮位,從災害的形成來看,專家組認為通過建閘來控制最嚴重的海傍區洪水災害是很必要的,要進一步論證和研究,至於建海堤涉及老城區居民生活,要進一步分析論證,未有具體築堤的高度建議。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稱,實事求是地說,建擋潮閘對中山及內地有一定影響,要怎樣既考慮內地,又更好地考慮澳門,要更好的協調聯動。

據瞭解,擋潮閘的興建涉及澳門、珠海、中山多地流域,中山與珠海的“中珠聯圍”七座水閘管理的歷史遺留問題縱橫交錯,由於缺乏可以平衡三地的溝通協調機制,擋潮閘的具體建設未能實質推動,以致澳門廣大居民望穿秋水,工程上馬遲遲無期。

融合擋潮閘輕軌二期概念方案可翻生

內港水患問題已困擾澳門多年,整治工作現在成為區域環境共同治理的首要議題。擋潮閘工程的首要任務,就是在發生風暴潮期間內港海傍區不受淹。

《澳門內港水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研究》中,提出在內港沿海築堤和在灣仔水道建設擋潮閘兩個方案。在《澳門內港擋潮閘可行性研究》中,珠科院建議於灣仔水道口建設擋潮閘,以抵禦風暴潮為主帶來的水患影響。研究認為,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建設任務是以防風暴潮為主,兼顧排澇、航運、景觀。

在《澳門內港海傍區防洪(潮)排澇規劃總體方案》報告中,珠科院提出推薦的防洪潮工程方案是河口擋潮閘方案。方案認為,內港位於灣仔水道東側,灣仔水道是澳門、珠海界河。颱風暴潮來自澳門水道與十字門水道,鑒於內港區地勢低窪,受風暴潮影響,容易淹沒,如在內港建堤擋潮,主要受業權複雜,工程建設對水路公路交通、商舖經營、居民生活等帶來影響,施工難度大。報告認為,而灣仔水道出口段,寬度約650米,從地形、地質條件可佈置擋潮閘、船閘,泄水閘淨寬可不小於灣仔水道最窄處的寬度,也有條件設置通航孔與船閘。平常水閘敞開,基本不影響水道的漲落潮流,船隻可由通航孔進出,在遇到颱風暴潮來臨前,關閘擋潮,應急船舶經船閘通行。

按照已經公佈的消息,特特區政府基本確定採用活動式擋潮閘的方案,但這個方案是否最優?坊間仍有不少疑慮。

就這個問題,筆者記得約10年前,特區政府曾經提出過一個輕軌二期(媽閣至關閘)概念方案,這個概念方案將內港防洪問題一併考慮,如果在未來真正推進輕軌二期(媽閣至關閘)建設時,一起完善內港防洪工程,或者是更好的選擇。

當時,特區政府完成了澳門興建軌道交通首期路線的諮詢工作,首期工程由關閘站經西灣大橋到達北安碼頭站,計畫在當年年底開工,之後啟動二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就由澳門半島西側,在關閘和媽閣之間設置輕軌系統的可行性進行分析,以達到連接第一期輕軌路線的目標,形成澳門輕軌的環島線。2009年5月,有關輕軌二期建議的概念方案,包括內港地底、沿岸高架、沿港隧道三個方案,開始接受民眾諮詢。

據瞭解,有關顧問公司向澳門運輸基建辦公室建議了這個三個概念方案。當時有官員表示,在第一期輕軌方案已考慮到跨境交通流量問題,包括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接入第一期明珠站的考慮,甚至探討過內港連接珠海灣仔行人隧道方案的可行性,也考慮過將隧道接入二期輕軌。顧問公司則介紹說,二期概念方案由關閘至媽閣全線長約5公里,造價預計35億至65億元不等,工期最長達70個月。“服務區域覆蓋澳門約三成的居住人口,採用的工程技術和施工安排等方面,比第一期存在更大的難度和挑戰。”

顧問公司的建議方案在關閘建議採用高架設計、以及為免影響媽閣廟前地景觀採用地底行車設計。而“內港地底”、“沿岸高架”及“沿港隧道”三個設計概念具體卻有不同。政府官員評價,方案都有優點及限制,需要進行諮詢後再作決定,而公眾諮詢工作持續兩個月。“現在只是概念性方案,仍需要經過不同研究及細化設計才能真正展開工程,加上每一方案工程設計各有不同,現在要決定二期輕軌的時間表仍言之尚早。”

其中“沿岸高架”及“沿港隧道”還將內港防洪問題一併考慮,“沿岸高架”方案提出的防洪構思與現在特區政府提出的擋潮閘構思類似,就是利用高架橋墩作為連接點,興建活動式擋潮閘,遇事時可啟動。“沿港隧道”方案的防洪構思與特區政府計劃於內港新建雨水泵站及配套截流箱涵的想法有很多相同之處。因此,令輕軌二期概念方案翻生,或者既可完善本澳的輕軌線路設置,也可完善內港擋潮閘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