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人不老 血管保護好

  人體從20歲開始,血液垃圾便開始在血管中沉澱,久而久之,血管變得又脆又硬。一些脫落的斑塊形成血栓,像不定時炸彈一樣飄蕩在血管中,給健康埋下隱患。

怎麼能知道血管好不好

臨床上,不少患者也只在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才想起到醫院來就診。有許多疾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甚至毫無感覺,及時發現這些病狀凸顯了體檢的重要作用。通過常規和有針對性的體檢,能夠幫助我們辨別心血管的危險因素,通過給予相應干預以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

血脂四項 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TC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腎病綜合征和嚴重的糖尿病等疾病息息相關。TG偏高,則說明患者肥胖、糖尿病的可能性較大。LDL-C俗稱壞膽固醇,是形成及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元兇,而HDL-C俗稱好膽固醇,是血管的清道夫。所以,前者越少越好,後者越多越好。

常規心電圖 心電圖通過記錄心臟收縮和舒張過程中的電位變化,可輔助診斷各種心臟病變。該檢查簡便易行。許多人平時沒有特殊的症狀表現,但是在常規心電圖檢查中會發現QT間期延長、J波綜合征、部分導聯ST段抬高、異常Q波和左心室肥厚等。這些資料提示受檢者,可能存在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臟異常,易發生猝死、心血管意外事件。心電圖正常並不意味著心臟正常,比如冠心病患者在無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也可完全正常。

24小時動態心電圖能在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狀態下,記錄全天的各種電波資料,整體分析一天中心率的變化規律。該法能夠檢查出各類心律失常,以及患者各種狀態下有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尤其對早期冠心病有較高的檢出率。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時,患者要背上一個」小書包」,包裏是檢查用的儀器,相關電極片則要粘貼到胸前數個部位(記錄資料越多越全面)。患者在受檢的24小時內可以像往常一樣自由活動,該做什麼還做什麼。

超聲心動圖 即利用超聲的物理特性來檢查心臟和大血管的解剖結構及功能狀態。該法無輻射、無創傷,在臨床上應用極為普遍。心臟無時無刻不在為全身供應著血液,如果各組織器官之間連接不順暢、不嚴密,該關的沒關或該開的沒開等,就可能出現意外事件。比如常見的心臟收縮功能差,導致患者心臟沒有力氣收縮與舒張,或是幅度太小無法搏出足夠的血液,但超聲心動圖便能夠將這些問題看得真真切切。

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 是心電圖負荷試驗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用來輔助診斷冠心病。很多冠心病患者靜息狀態下跟正常人一樣,既沒有心肌缺血的症狀,心電圖檢查也完全正常。因此為了找到癥結所在,就必須給心臟增加負荷,以期誘發心肌缺血,進而做出全面診斷。

血管不通 身體會」報警」

心血管病有時候確實不容易察覺,但是有些細枝末節如果能夠儘早留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在發病初期就鑒別出來,避免怠診和誤診。

胸痛 有不少中老年患者恰恰是肩痛(以左肩、左手臂酸痛最為常見),以為肩周炎發作,其實是冠心病。如果出現類似情況,切莫只是貼上風濕膏了事,而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急性胸痛常見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和主動脈夾層。

呼吸困難 由肺部疾病導致的呼吸困難最常見,如上呼吸道疾病、氣管阻塞、肺泡膨脹障礙等,而心源性也較為常見,好發于心力衰竭患者。與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不同,心源性患者在平臥時病情加重,而坐位或立位時減輕,多見於有心臟疾病史及體征的老年人,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檢查,常有異常改變,X線檢查可發現患者的心影擴大,肺門及其附近充血或兼有肺水腫的情況。

暈厥 暈厥都是由於心搏出量減少或腦血管暫時性閉塞引起,發作突然,意識喪失時間短,很快就可以恢復。心源性暈厥與一般的頭暈頭痛不一樣。雖然患者在任何體位都可能產生暈厥,但是若在活動時發生暈厥,則要高度懷疑。主要伴隨症狀是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可能還有短暫的心悸。用力是較常見的誘因,比如有些老年人用力解大便,出現類似的情況,都提示我們患者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或嚴重心肌缺血等。

水腫 心臟不好或腎不好,都容易引發水腫。心源性水腫的特點是首先出現於身體下垂部位,比如下肢特別是腳踝部,長期臥床的患者水腫首先出現於骶部。

打鼾 肥胖的朋友容易打鼾,而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的患者也經常打鼾。研究發現,長期打鼾的人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人數要比不打鼾和偶爾打鼾的人高出數倍,因此需要注意。現在我們也把打鼾看作是診斷心臟病的一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