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台31條」:提速推進兩岸融合進程

今年2月,國務院台辦、國家發改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發佈實施《關幹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此次共出臺31條具體措施,開放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含金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若千措施》發佈後,在島內引起廣泛關注與熱議,稱這是十九大後大陸向臺胞送出的「大禮包」,將切實擴大臺胞台企的受益面和獲得感,對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意義非常重大及深遠。

貫徹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的具體舉措

這次出臺的31條具體措施,其中12條措施涉及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主要包括,明確台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基礎設施迚設等。另外19條措施涉及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主要包括,向臺灣同胞開放134項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為臺灣人士取得從業資格和在大陸應聘提供更多便利,臺灣同胞可申請「千人計畫」「萬人計畫」和各類基金項目,放寬臺灣影視,圖書等市場准入限制等;這些措施,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的具體舉措;是大陸秉承「兩岸一家親」理念、為臺胞在大陸生活、學習、發展提供同等待遇,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的具體體現;也是大陸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主動積極作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對台工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思路、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新形勢下對台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中,持別強調「兩岸一家親」理念。他說,兩岸同胞一家親,根植于同胞共同的血脈和精神,紮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這是與生俱來、渾然天成的,是不可磨滅的。不論是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臺灣「討生活」,還是幾十年前遷徙到臺灣,廣大臺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繫、情之相融,本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指出,要「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扯」。

大陸出臺的「患台31條」,就是希望通過給臺灣同胞來大陸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使其能打消疑慮,消除隔膜、增進情感,讓臺灣同胞把大陸當作自己的故鄉,享受與大陸同胞同樣的權利,增進兩岸融合,拉近彼此距離,增進「兩岸一家人」、「兩岸一家親」理念與認知。

「惠台31條」有利於創造一種共同生活的經歷,從而拖動兩岸人民的共同參與,培養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最終形塑兩岸人民的共同認知。通過進一步吸引台商、台資,尤其是臺胞來大陸生活和發展,臺灣民眾將更多的被「捲入」到與大陸的共同生活之中,從而在共同的生活環境之中,在共同的社會參與之中,逐漸形成共同的經歷、共同的情感和共同的認同,只有通過兩岸融合發展,才能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將吸引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尋機遇

「惠台31條」公佈後,受到臺灣島內各界的熱議和高度關注,廣大台資企業和臺胞普遍給予好評。他們認為,這31條惠台措施內容豐富、涵蓋面廣,將會為台資、台青等臺胞赴大陸發展打開一扇更大的門,會吸引更多臺灣年輕人到大陸尋找機遇,施展才華,闖出一片天。

近20年來,臺灣經濟不振,薪資幾乎處於「凍漲」狀態,在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增大的情況下,臺灣民眾的生活壓力增大。加上由於島內長期經濟低迷,投資者缺乏信心,外來投資嚴重不足,缺乏新生的支柱產業,臺灣年輕人的就業環境十分嚴峻。面對經濟成長滯緩、資金外流,投資減少、薪資凍漲、就業壓力大之困局,近年來臺灣開始出現人才外流現象。據「2017年臺灣行政院主計處」公佈的「臺灣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2015年臺灣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為72.4萬人,相較於2005年的34萬人,10年間增加了一倍多。其中,赴大陸工作的,占到約六成。臺灣金融機構的調査顯示,35歲以下人群中,有至少七成願意到大陸工作。臺灣《遠見》雜誌調査也顯示,五成臺灣民眾願意「西進大陸」。大陸此次推出的大規模、深層次的恵台措施,直接切入臺灣民眾的需求,便利了臺灣民眾在大陸工作、生活和學習,讓臺灣百姓很有感。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今年「兩會」也透露,未來「還會根據新情況新需求,研究出臺更多含金量更高的政策措施」。可以肯定的逞,未來大陸對臺灣的磁吸效應會更大。

所以,31條惠台措施的出臺,尤其其中有關給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等方面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為臺灣同胞、尤其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機遇和舞臺,勢必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大陸施展才華、實現抱負。

惠台31條出臺後,獲得臺胞熱烈反響,台商台生齊聲點贊。據臺灣網路媒體「東森新聞雲」在3月5-7日所做的新新民調結果顯示,有64.3%知道這個訊息,且其中68.5%網友認為可成功「拉攏」臺灣人74.7%的網友認為惠台措施會爆發企業出走潮,52.6%網民表示有赴陸意願。尤其對臺灣年輕人來說,這31條措施實實在在切中臺灣同胞的利益點,回應了他們的訴求和心聲,為他們「西進大陸」,實現夢想,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31條中19條和臺灣青年在大陸的發展密切相關的政策措施,使臺灣青年在大陸除就業外,更可以享有進一步職業發展,並參與各類社團組織,行業協會,參與公共服務,通過參與感的提升,增進融合。

蔡當局防堵「31條惠台措施」

面對大陸出臺的31條惠台措施,蔡英文當局如臨大敵,極力抹黑與攻擊。「行政院長」賴清德抨擊大陸31項措施表面上是「惠台」,實則「利中」,因此下令用「對台」以取代「惠台」,「避免中國大陸玩文字遊戲」。「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也召開記者會,聲稱,大陸提出31項措施,目的就是從臺灣引進技術、資本及人才,協助大陸解決經濟發展所遭遇的困難。島內一些人認為,大陸持續推出惠台措施,是「中共對台新戰略的起手式」,「目的在於籠絡臺灣民心,試圖透過經濟利誘,改變臺灣人民對中國大陸刻板印象,進而爭取政治上的認同」。民進黨也認為,大陸惠台不是出於善意,而是「窮台、空台的惡意」,最終目的是為了「併吞臺灣」。賴清德多次談話,宣稱必須「捍衛主權、厚植實力」,抵禦大陸所謂「經濟統戰陽謀」。

大陸出臺「惠台31條」,確實對陷入執政困局的蔡當局形成壓力。為了因應惠台31條措施,台「行政院」提出四大方向、八大策略共39頂,以強化就學就業留才攬才,維持臺灣在全球化供應鏈優勢、深化資本市場,並強化文化影視產業。不過,這39項措施都是新瓶裝舊酒,沒有任何是大陸宣布31條惠台措施後的新增措施,基本上是既有政策的拼湊版。

從以上可以看出,對「惠台31條」,蔡當局極力「妖魔化」,仍採取對抗思維和防堵作為。這根本是搞錯了方向,不會有任何實質效果。殊不知,一方面,近年來大陸在快速發展進步,加上體量大、機會多、前段廣闊,確實為臺灣民眾來大陸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舞臺與空間。另一方面,蔡英文上臺後,一直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陷入僵局,兩岸以往的溝通管道停擺,交流合作遇冷。兩岸關係不好,臺灣經濟更加困頓。加上民進黨重新執政後,施政無方,不斷操作政黨鬥爭,製造社會對立,臺灣民眾看不到前途與前景,加劇了企業與人才的外流。

兩岸之間優勢互補,合則兩利。面對大陸的「惠台31條」,台執政者應拋棄舊的思維與意識形態,從維護民眾的福扯出發,摒棄對抗思維,務實轉變觀念,理性調整政策,在共同的政治基礎上,積極展開兩岸互動。台灣的發展離不開兩岸關係,唯有結合大陸市場,推進兩岸融合,才能真正壯大臺灣。

「惠台31條」是從當下大陸社會的蓬勃發展中,制定出的與臺胞攜手共進爭取幸福美好生活的嬰舉措,只要能夠真正的落到實處,做好配套,必將大大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孫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