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敦義是自我撥亂反正還是政治投機?

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最近突然作出「發夾彎」式的舉動,他於本週二出席國民黨中央宗教事務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並頒發聘書後發表講話的主軸,本來是貼近會議主題的宗教問題,指出國內宗教是最和諧、團結,最能幫助國家社會進步發展的瑰寶,所到之處都可見宗教界出錢、出力,用愛心恤孤憐貧、照顧弱勢同胞、增進社會和諧,並提倡孝道、四維八德。但在引述並闡述了《禮記禮運大同篇》的意義,並指出馬英九執政時期,基本做到經濟不斷向上提升、社會安定和諧、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比較現在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兩岸本來能相互和諧、穩定發展,現在卻「已讀不回」之後,話題急轉,大談「九二共識」和國家統一,指出在一九九二年雖然兩岸也有一段對峙時期,經過香港、北京兩個階段談判協商後,沒有達到完成共識,但後來海基會回到島內後,即簽下三十五字給當時正在推動「增修憲法條文」的李登輝:「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為原則,但是對於它的涵義,雙方同意用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認為這就是兩岸能夠和平穩定發展的三十五字箴言。同年十一月三日,海基會把這段已由「國家元首」同意的文字,傳給大陸海協會,海協會在十一月十六日回文給海基會提到,以上所述,海協會充分尊重與接受。而「增修條文」裡也開放自由地區自由選舉;在國家統一前,台澎金馬地區稱為自由地區,其他稱為大陸地區,所以當時全面改選立法委員只能在自由地區改選。吳敦義談到這裡後強調指出,在當時「增修憲法條文」裡訂下,國家最終的目的是以統一為原則,但是現階段,自由地區還是能自由改選「立委」,只要想到「憲法增修條文」裡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的基本關係是希望能夠維持和平穩定發展的狀態。希望宗教界能帶領國內經濟更向上、社會更安定,能走向公義和諧、兩岸和平。

吳敦義這個「促統」立場鮮明的談話,與人們對他「獨台」或「華獨」的固有印象,形成強烈的對比。實際上,吳敦義過去一段時間的表現,一直讓人心憋翳。他不但歪曲「九二共識」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將之曲解為「兩岸各自表述一個中國」,因而頑固地反對洪秀柱的「一中同表」、「和平協議」,而且他還不贊成兩岸統一,並以嘲諷的語氣諷刺贊成兩岸統一的人士:「你要統一就到福州、上海去住好了,不要害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故此,人們都把其視為「獨台」,並將對馬英九不滿的情緒,投射到到他的身上,因為人們都認,馬英九在爭取連任挑選副手時,突然違背自己當初「促兩岸,拼經濟」的理念,拋棄曾經對促進兩岸經濟合作作出較大貢獻的蕭萬長,而改用吳敦義,並將年齡比自己還長幾歲的吳敦義,作為「接班人」,以繼承自己的「不統、不獨、不武」及「一中各表」的理念。因此,不但引發「正藍旗」國民黨人的質疑,而且連對岸也對他有所疑慮,因而在他當選國民黨主席之時,國共兩黨的互動,也沒有此前歷任國民黨主席當選時的那樣活絡。

更糟糕的是,吳敦義在當選並接任國民黨主席後,辜負了支持他的國民黨人的期待,沒有臥薪賞膽,奮發圖強,而是無所作為,懶政怠政,趁著蔡政府不得人心而導致民意支持度低落的有利時機,振興國民黨,相反是任由蔡政府蹂躪,不作招架還手,整個國民黨就像俎上魚肉,任由蔡政府宰割,就連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如一盤散沙,缺乏戰鬥力。盡管說,國民黨遭到民進黨圍剿黨產,財政困難,吳敦義必須將主要精力耗費在籌款支薪方面,但其實這些行政事務可以交由親信處理,自己應當擘畫國民黨重新站起來的大計。但吳敦義卻不這樣做,使得台灣內部缺乏制衡民進黨政權的政治力量,因而被質疑為「無主席」,讓人們對台灣內部的前景感到悲觀失望。

但為何吳敦義卻會突然改弦換轍,在兩岸觀方面回到國民黨的傳統立場,正面論述「九二共識」和「憲法增修條文」所彰顯的追求國家統一的政治願景,在黨務運作上也「動起來」,對年底「九合一」選舉開始運籌帷幄,協調江啟臣作盧秀燕的競選總部執行者,並力促丁守中與連勝文和解?作為外人,作出各種評估都可能未必完全符合事實。不過,仍可以從某些事態中揣測一二。

其一、從近因來看,是受到當日「內政部」聯審會駁回曾永權、林中森赴陸申請的刺激,另外也是對蔡英文在其就職兩週年仍然避提她出任「總統」的「中華民國憲政」的影響。本來,他是計劃自己親自出席「國共論壇」,與習近平會晤,以填補自二零零五年後,歷任國民黨主席除時任「總統」的馬英九之外,都能籍著出席「國共論壇」的機會,與中共總書記會晤,唯獨他付諸厥如的「空白」,並為自己未來爭取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的出線權「加分」的。因而作為試探派出曾永權、林中森出席比「國共論壇」低一級的「海峽論壇」,但卻仍然被蔡政府否決。因而自己能夠前往大陸出席「國共論壇」的機會繼微,這當然是使他萌生極大的挫折感,因而反倒是無牽無掛,放下包袱,不必像過去那樣瞻前顧後,而是「豁出去了」,丟掉過去自己高舉的「鑲藍旗」,將國民黨的「正藍旗」高擎在手。

而從遠因看,當然一方面是要與蔡英文作出嚴格區別,消除人們對自己「獨台」及將國民黨「民進黨化」的疑慮;另一方面也是對國民黨人交代,力避自己可能會喪失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的出戰權。實際上,由於自己此前的不作為,而讓朱立倫搶抓了機會,在國民黨內的聲望日漸上升,而且也攻城掠地,尤其是在國民黨「六都」市長選舉的佈局中,朱立倫已經襄括了四席:曾任新北市副市長的侯友宜是朱立倫的接班人;桃園市長提名人陳學聖是朱立倫任桃園縣長時對文化局長;台中市長提名人盧秀燕在朱立倫任黨主席時為黨副秘書長;台南市長提名人高思博則是朱立倫的妻舅。本來,吳敦義在桃園市是屬意於吳志揚,台中市則希望由江啟臣出馬的。這就將讓吳敦義陷於尷尬境地。既然自己都已經在黨內外都處於「邊緣化」,那就不如「豁出去」,可能還將能從谷底翻身,至少不會留下歷史罵名。

而更重要的是,必須向對岸表明自己對「九二共識」及兩岸統一前景的立場,以消除其對自己的誤解。實際上,他已經評估到,由於蔡政府必定會否決自己的赴陸申請,而他又不願讓郝龍斌副主席「代打」,因而今年舉辦「國共論壇」的機率不高。但為避免造成是因為對岸對自己的「獨台」背景有疑慮而致「國共論壇」流產的印象,因而有必要以自己的表態來提前「消疑」,並因此而讓蔡政府在拒絕自己登陸的申請時,列舉多一個籍口,從而就可將「國共論壇」未能如期舉行的責任,全部指向蔡政府,與自己無關。

不管事實真相是否如此,都但願吳敦義能夠趁此機會,自我撥亂反正,正本清源,高舉「正藍旗」,帶領國民黨奮戰,積極發揮制衡蔡政府的作用,並在「反獨促統」的正義事業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