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衰老可加速生理衰老

  衰老是人類機體的一個必然過程。衰老不僅指生理衰老,還包括心理衰老。大量研究表明,心理衰老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加速生理衰老。心理衰老是由於神經系統控制能力降低所致,另外還與文化、職業、身體素質密切相關,.心理學家把未老先衰的心理行為表現稱之為心理老化症,其表現有以下10種:

競爭意識退化。對事業沒有創新思路,常感到空虛乏味。尤其是腦力勞動者,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

自卑心理。一個人的時候,常常會長籲短嘆。面對時代和生活,往往感到自己已經落伍了。

反應異常。一方面,有時候特別敏感,總覺得家人與周圍的人在與自己過不去,疑慮叢生;另一方面,有時候想超然於眾人之外,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反應冷淡。

固執己見。不厭其煩地向外人訴說自己「過五關斬六將」的往事。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想以自己為中心,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性格孤僻。生活中遇到稍不如意的事,就大發雷霆,喜歡獨來獨往,我行我素。尤其不願意面對陌生人。

思維遲鈍。面臨突發事件時,往往束手無策。

性情急躁。生活中越來越容易感情用事,言行中理智成分越來越少,不冷靜,一觸即發。

情緒恍惚。喜歡沉湎於往事的回憶,感情脆弱,情緒「兒童化」,對那些沒有什麼價值的東西反而興趣濃厚。

逐漸懶惰。精神不振,常感到精力不足,好靜惡噪,睡意綿綿,經常靠酒、茶來提神助勁。

辦事效率降低。記憶力明顯下降,好忘事。

心理老化被認為是心理失調的前兆,它會埋沒一個人應有的才智,阻礙創造力及潛力的發揮,甚至會導致身心疾病。

當你進入而立之年時,體格健壯,精力充沛,這個時期各種能力較為穩定,各種能力不斷上升,例如語言能力,20歲始升高,30〜40歲達到頂峰,60歲後才略有下降。到了80歲時與20歲的人有明顯差異。美國伯克利大學心理學家亞瑟•簡遜認為,一個人45歲時的辭彙量是他大學畢業時的3倍;60歲的大腦所擁有的信息量是他21歲時的4倍。心理學家萊曼經過調査研究發現,30歲左右是在各個領域,特別是在經濟、建築、天文、文學創作等領域創造力的高峰期。有統計表明,301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多處在30〜50歲。所以,要正確認識人的生命曲線,正確認識自己的年齡優勢,不要在心理上產生盲目的無所作為的衰老感。

對此,應採取必要措施加以防範:

心情開朗,自我調適。首先要認識到中年是人生黃金時代,雖體力漸衰,但智力和創造力處於人生最佳年齡階段。遇到不愉快的事,要冷靜處理.始終使自己保持樂觀情緒,知足常樂,善於運用心理衛生保健知識化解矛盾,保持心理平衡。

自知自愛,積極進取。自知自己身體狀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愛惜自己,重視心身健康;要保持積極向上精神,消除暮氣。

重視養生,鍛煉身體。人的心理活動以生理活動為基礎,要延緩中年人心理衰老,通過體育鍛煉來保持生理活動的一定水準,是心理健康和長壽的重要途徑。而中老年人的體育鍛煉強度要適宜,可以體操、散步、氣功為主。

多動腦筋,永保青春。人的衰老與大腦衰老密切相關,若大腦衰退,人的生理功能也將衰退,各種功能的減弱又容易導致心理老化。所以,要保持求知欲望,多讀書。勤學好動,保持青春熱情,可防止憂鬱症,使自己青春長駐。

生活規律,勞逸適度。一個人的生活越有規律,大腦的活動也越有規律,進而保證心理活動的健康發展。如按時作息,勞逸結合,可保持最佳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