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發病為什麼越來越多

  一年一度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又到了。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中國最新癌症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癌症新發病例達到429萬,占全球新發病例的20%。年增幅達到3%,這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比例。

癌症發病為什麼越來越多?

癌症是一種“富貴病”

中國大量出現新發癌症,與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從全球來看,發達國家的癌症發病率遠高於發展中國家。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資料,全球社會經濟發展最高地區的癌症發病率達到500/10萬,較高地區達到200/10萬,中等地區為150/10萬,而較低地區僅為70/10萬。

按照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新發病例資料計算,中國癌症發病率大概在300/10萬左右,高於全球社會經濟發展較高地區的平均水準。

近年來,中國人均GDP排名不斷提升,這基本可以說明,中國的癌症發病率與其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基本相符。

資料所反映的一個“真相”是:癌症是一種“富貴病”。

老齡化與“工業化的餘波”

癌症患者增多,也與老齡化進程加速有關。

隨著年齡增長,罹患癌症的風險持續上升,因此老年人口多的國家,總體的癌症發病率也就高。

近年來,中國的人均壽命顯著增長,老年人口已經超過1億,60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比重達到15%,65歲以上老年人已經占到10.1%。

根據人群分年齡組的癌症發病率,我們也能觀察到老齡化對癌症發病的影響。在中國,6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從60~64歲的700/10萬直線上升,每5歲增加200~300/10萬,到80~84歲,則達到1600/10萬。所以,隨著老年人口增加,發病數就水漲船高。

在上海等城市,癌症發病數近30年來呈線性上升。除老齡化因素外,還要考慮這類城市“工業化的餘波”。因為,癌症的發生與危害因素的暴露之間,存在一個長達30年左右的時間差。換句話說,工業城市中的危害因素暴露,比如工業排放導致的空氣和土壤污染、職業致癌物質的暴露等,會導致幾十年後人群癌症發病率增加。一些城市因為產業變遷,污染已經不存在了,但癌症增加的效應還在顯現。

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的“副作用”

腫瘤監測資料從哪里來?需要建立一個嚴密的體系,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對腫瘤發病、死亡和生存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報告。這個體系需要常年持續不斷地運行,要耗費不少公共資源。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對腫瘤監測的投入一直不足,最近十多年才逐步建立起全國的監測體系。

監測體系不斷完善,會帶來一個“副作用”,即發病數的增長顯得很快,原因是原來體系不完善的時候,漏報、錯報等造成了對發病數的低估,而現在體系越來越完善,使得資料更接近真實,也就是說,與歷史資料比較的話,就會出現增長過快的現象。

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診斷機會增加等,也是癌症發病快速增長的原因。

以往,由於地理偏遠或診治能力不強,很多惡性腫瘤往往沒有機會獲得診斷,因此也就顯得發病不多。

隨著醫療衛生和國民醫療保障投入的增加,醫療服務的覆蓋面和利用率也不斷擴大和提高,使得就醫方便程度得到極大改善。同時,老百姓收入增加,使得他們可以到區域性醫療中心甚至大城市就醫,這也增加了惡性腫瘤的診斷機會。

另外,中國醫療水準的整體提升,以及地區之間醫療水準逐漸均質化,特別是近年來對縣級醫療機構腫瘤診治能力的提升,也使得基層醫院可以對更多的腫瘤作出明確診斷。

篩查專案的實施,生活方式的變化

近十多年來,中國通過中央轉移支付項目開展了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的早診早治專案,一些地區也相繼開展了以人群為基礎的早期篩查公共衛生項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短期癌症發病增多的現象。

篩查是在人群中把沒有症狀的早期癌症病人找出來,提前診斷、提前干預,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甚至治癒癌症。而篩查導致癌症數量增加的現象,一般會發生在篩查項目開始實施的前兩年左右,以後會逐漸平穩。

值得注意的是,因篩查專案實施而增加的癌症發病數,實質上是把未來幾年發生的發病情況集中到了現在,不會影響長期的實際發病率。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時代變遷所導致的生活方式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導致癌症病例迅速增長。

比如,人群吸煙率增高、體力活動的減少、過量飲酒、超重和肥胖的增加、不健康的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等,可以解釋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病例的增加。

這些生活方式,是可以通過現有的干預手段進行有效控制的,這也是對抗癌症日益增長的有力手段。

(鄭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