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所長促融合 創新發展求突破

身兼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的韓正,前日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會見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聽取意見和建議。據新華社電訊消息說,韓正在會見中,充分肯定了崔世安領導的特區政府的工作。他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著力促進粵港澳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協同發展,讓大灣區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希望澳門抓住歷史性機遇,發揮好「一個中心」「一個平臺」的優勢,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這是韓正出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後,首次會見崔世安。當然,在此前一日,他也以同樣方式,會見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比同樣是由新華社播發的電訊消息,韓正對林鄭月娥的工作的評價,是「充分肯定了林鄭月娥就任行政長官一年來帶領管治團隊依法施政、積極作為所取得的成績」,比對崔世安的評價多了「帶領管治團隊依法施政、積極作為所取得的成績」的較為具體的表述,而且還是以褒揚的「成績」對中性的「工作」,看來中央對港澳的評價是澳門與香港已經互相易位,澳門特區應當按照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提出的要求,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並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捋起袖子加油幹」,「重振軍威」了。

而韓正對澳門和香港參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角色定位和要求相比較,香港是「充分發揮在金融、航運、貿易以及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而澳門則是「發揮好『一個中心』『一個平臺』的優勢」,各有側重點。因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台,就是近來經常強調的「澳門所長」。而崔世安在會見中,在匯報已經特別注重加強自身建設,認真開展大量前期研究和準備,主動把澳門五年規劃、年度施政與大灣區建設有機結合的同時,也誠實地反映了澳門特區在促進經濟適度多元上受到客觀條件尤其是人才、土地空間等因素制約的困難,並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給予澳門寶貴的機會,為澳門下一階段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帶來新契機,為社會各界帶來更多更新的機遇。為此,崔世安打保證表態,澳門特區將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認真完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立足優勢,加強與其他兄弟城市互補聯動,共同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實現「一國兩制」的實踐行穩致遠。

這個會面,既是韓正出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後首次與崔世安的正式會面,也是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最後完稿首次與港澳特首進行溝通交換意見的實質工作。在與港澳特首會面之前,韓正已經到過粵港澳大灣區的廣東省境內的幾個城市進行調查研究,為規劃的最後定稿作了準備。而他不是在廣東「順道」會見港澳特首,而是留到在回京後才完成這個步驟,是為了凸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香港、澳門都是與廣東省平等的行政區劃,而不是與大灣區中廣東省行政區域內的九個城市平等,而且也是凸顯中央對港澳的全面管治權。

這也反映了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思路。既然這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並要高質量、高起點地做好大灣區規劃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就必須由中央常委級別的國家領導人主導。而與此同時,倘若大灣區發展與港澳工作由不同的政治局常委統籌,可能在統籌協調上有所不便,因而就也由韓正兼管港澳工作,亦凸顯中央對香港、澳門角色的重視。而且,這也折射率,中央對港澳工作的指導方向,發生了戰略轉移,在以法律為手段成功遏制「港獨」及港澳分離勢力之後,港澳工作就由側重政治導向,在持續遏制「港獨」及港澳分離勢力的前提下,轉型為注重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以提高港澳居民的實質獲得感,凸顯「一國兩制」的優越性。並通過推動港澳經濟的轉型升級,來緩解社會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並由此帶動香港澳門各界尤其年輕一代,增進對內地的了解和對國家的認同。

這個戰略轉變,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從階級鬥爭轉為經濟建設尤其是改革開放的轉型決定,及在反貪腐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後,中共十九大提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總目標及各項方略,還有朝鮮金正日在習近平指導下,作出停止核試,進行經濟建設的決定,有著某種相似之處。

而港澳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港澳特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著力促進粵港澳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協同發展,讓包括港澳居民在內的大灣區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主要途徑。而在中央主抓國際及國內區域合作的韓正,則是統籌粵港澳大灣區實務性具體操作的最佳人選。

實際上,韓正過去曾任上海市市長、上海市委書記,推動上海自貿區工作,且完全可以借鑑當年推動長三角發展的經驗,全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整個大灣區及港澳都必須集中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尤其是作為國務院排名第一的副總理,韓正現已統管「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工作,恰巧這兩項重要國策都是中央力促香港澳門積極發展的方向,相信由韓正執掌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後,會更便利有關政策的推行。並在推動港澳與內地深度合作、促進港澳經濟轉型方面,可以提供諸多高屋建瓴、切中肯綮的政策指引及建議。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韓正當年他在上海自貿區擴區動員大會強調,上海要克服「本位主義」,不能只照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因而相信有關經驗,有助大灣區兩區九市的協同規劃,克服過去那種各自只顧自己發展而曾經發生過的惡性競爭情況。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裏涉及到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個法域、四個核心城市,在過去就難免會各自為政,重複發展,協調工作相當複雜。而韓正在上海任職時,就致力推動上海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省市的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環杭州灣大灣區」,擁有與多個省市合作的經驗,具有駕馭複雜多變形勢的能力。當下以政治局常委兼國務院副總理的身份負責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推動和利益協調,對促進三地互補共贏大有裨益。

粵港澳大灣區正在走前人未走過的道路。與國際公認的三個大灣區相比,具有後發優勢的粵港澳大灣區的十一個城市,已經走過了港口經濟建設、工業經濟建設、服務經濟建設等階段,現在正在透過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走進創新經濟建設的新階段,而且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也為創新經濟建設提供了豐厚的硬件和軟件條件。因此,粵港澳大灣區有條件也有理由超越國際上的三個大灣區,走創新道路,直接進入灣區形態的「4.0版」。

與此相比,澳門無論是在資源、人才等方面,都不佔優勢。但澳門也有自己的優勢,一是所實行的「一國兩制」制度,在某種角度上,更為適應創新發展;而是有「一中心一平台」,具有對外聯擊的優勢,這就是近來經常說的「澳門所長」。只要能盡量將此「長」放大,就可完全彌補澳門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