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權力結構「謝系」「斯人獨憔悴」

在上周日舉行的民進黨十八屆一次「全代會」,重頭戲就是中執委,中常委和中評委的選舉。今次選舉出現了兩個重大的特點,其一是從過去的爭得頭崩額裂,到現在的各派系私下協調好,以至首次出現同額選舉,而且在中常委選舉中還出現了所有候選人都是獲得三票的「盛況」;其二是「謝系」繼續衰落,繼續在中常會中處於「空白」狀態,即使是各派系事先進行協調,其他各派系都能分配到中常委名額,就是「謝系」繼續「斯人獨憔悴」。而且,在這一波「內閣」改組中,「謝系」也沒有撈到任何席位,甚至被藍綠都認為最有資格及能力出任「教育部長」的「謝系」大將管碧玲,也未能如願,氣得她對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的社交媒體憤而「退群」。這其中,隱約透露了「謝系」在與「新潮流系」尤其是「新潮流系大姊大」陳菊的權力鬥爭中,完全敗下陣來。

民進黨的黨內公職選舉的選制,是無論是單一名額選舉還是複數名額選舉,一名投票人只能將選票投給其中一位候選人。以中常委選舉為例,由黨代表選出的三十名中執委,在選舉十名票選中常委時,每人只能投票給十名以上的候選人中的一人。這就除了是造成各派系的激烈爭奪之外,也讓各派系找到換票、配票的空間。因而點票結果,各候選人的得票情況參差不齊,最多的可以拿到三票,最少的一票也可當選,關鍵是在於是否受到婦女、漁農、青年等保障名額的關顧。

但今次卻是整齊劃一,無論是三十個應選名額的中執委,還是十個應選名額是中常委,抑或是十一個應選名額的中評委,報名參選的候選人人數,都是與應選名額相一致,亦即是在民進黨的歷史上,首次出現同額選舉,真正的「躺著也可當選」,或是只要報名就可當選。而且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十名中常委候選人,每人都得三票,真是「天衣無縫」,巧合得令人不可置信。這可見個各派系在報名之前,就已經做足了協調的功夫。

在各派系地協調之下,三十位中執委部分,「新潮流系」除了陳菊,此前因是高雄市長成為「當然中常委」而無需參選,而現在是「總統府秘書長」並非「當然中常委」必須參選之外,還包括「立委」周春米、林俊憲、鄭運鵬、李昆澤、高雄市副市長史哲、台北市議員許淑華等人。「正國會」則推出「立委」高志鵬、陳亭妃、黃秀芳,以及中執委陳茂松等人。「蘇系」推派「立委」張宏陸、新竹市議員鄭宏輝。「綠色友誼連線」則推出中常委陳勝宏、中執委許西彬等人。而「英系」和「海派」則推出「立委」陳明文、王定宇、蔡培慧、鄭寶清、「國策顧問」黃承國等人。「謝系」則是現任中評委林耀文。由於「謝系」手中只有一票,在其他各都擁有多席中執委的情況下,只好放棄參選中常委的機會,轉而參與其他各派系的統一協調。

十席中常委,「新潮流系」繼續與「蘇系」合作,除了推派陳菊之外,還推派了新北市議員沈發惠、張宏陸、陳勝宏等人。「英系」則力推陳明文、鄭寶清;「海派」則是推出王定宇、黃承國。「正國會」則是高志鵬、黃秀芳。「謝系」則未參與角逐。不過,據說在上屆喪失中常委席次的「謝系」,原本是規劃推蘇治芳參選中常委的,希望她能夠代表「謝系」重回中常會。不過,經黨內協調後,蘇治芬轉選中評委,並憑籍著黨內的輩份,經推舉當選長年由「新系」掌握的中評會主委職位。

至於十一席中評委,「新潮流系」是「立法院副院長」辦公室主任陳大鈞、前「勞動部」次長郭國文、高雄市黨部執委何美惠;「英系」、「海派」、蘇嘉全系統,則是「立委」蔡易餘、高雄市副議長蔡昌達等;「正國會」有台南市議員賴惠員、中評委林寶興;「謝系」則是「立委」蘇治芬。

不過,在中執委選舉方面,雖然是等額選舉,也雖然是在選前各派系已經進行了高度的協調,但由於是由四百多名黨代表投票產生,而黨代表又來自各縣市鄉村,實在是難以完全協調,但拜同額選舉之賜,報名參選即是當選,也不用在黨代表中進行協調,要協調的是候選人的安排。因此,三十位候選人的得票情況就「遠近高低各不同」。其中陳菊的得票數最高,達三十五票。此一現象,除了是黨代表中的「新潮流系」成員力挺之外,可能還有「英派」的支持。因為目前民進黨內外形勢嚴峻,如果年底「九合一」選舉失利,按照民進黨的傳統,蔡英文必須辭去黨主席。但可指定代裡黨主席人選,一般上是指定得票最高的中常委。而由於今次選舉每位中常委都是三票,就改為上溯到中常委在中執委選舉中的「表現」,因而陳菊就「雀屏當選」。而在上次蔡英文辭去黨主席時,也是指定陳菊作代理黨主席,但她當時是「當然中常委」,沒有得票記錄。因而理由是最年長的中常委。

這很重要,因為緊接著的「總統」和「立委」黨內初選,掌握黨機器的代理黨主席可以籍機制定有利於蔡英文的規則。因此,蔡英文可能會指定陳菊出任代理黨主席。因此,蔡英文讓陳菊主導這次內閣改組,使得陳菊成為最大的贏家,「油水」最足的「交通部長」,由陳菊的人馬出任。加上此前已委任的「勞動部」、「客委會」,雖然不是「大部」,但都是可以在基層「綁樁」的重要部會。因而可以說,「新潮流系」是大贏家,陳菊更是贏家中的贏家。只有「謝系」「斯人獨憔悴」。

如果說,兩年前的中常委選舉,「謝系」還有「大意失荊州」,及內部爭奪分薄票源,以及禮讓「海派」的「戰而無功」的話,那麼,今次就直接是主動「放棄」。最大的原因,可能是「謝系」的龍頭謝長廷,出任駐日「代表」後,就不再管派系內部事情,以至過去除「新潮流系」外,這個最大的派系在「群龍無首」之下,逐漸喪失戰鬥力。

最矚目的是,按照黨章規定,除十席票選中常委之外,黨主席及民進黨執政的直轄市長,還有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長互選出來的一名代表,是「當然中常委」。但「謝系」在這方面也是「四大皆空」。現在的最後希望,就是台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了。但由於他的氣勢一直拉抬不上去,故「棄保」的耳語再起。為了阻擋丁守中當選,也是為了將柯文哲「套牢」在台北市長位置上,蔡英文可能會「棄姚保柯」,姚文智再次成為犧牲品,而且可能要兌現諾言,退出政治舞台。

更重要的是,在這波「內閣」改組中,管碧玲未能如願當上「教育部長」。本來,長期在「立法院」關注教育領域的事務,而且政治敏感度足夠,是出任「教育部長」的最佳人選,但卻落了空。某些民進黨人的分析,是矛頭指向陳菊。因為在高雄市長初選中,陳菊護航劉世芳,就與管碧玲「幹起來」了。因而有傳說,是陳菊作梗。

「內政部」已確定,管碧玲所在的「立委」選區,明年將會取消,因而管碧玲正面臨「政治失業」的尷尬,倘能接任「教育部長」,就可避免這個尷尬。但陳菊卻連「這點面子也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