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性」福嗎?

可憐,「愛愛」還要等假期。

情人節前,一家制藥企業透露了一個小秘密,他們通過零售藥店的銷售資料總結出國人「愛愛」規律:每到小長假前幾天,萬艾可類的藥物銷售量激增,波峰波谷落差明顯,不管是元旦、春節、中秋還是清明節,都會迎來銷售高峰。看起來,中國人忙得連「愛愛」都快戒了。

當然,這樣的消息並不意外,2014年「男性健康日」這天,《性福中國藍皮書》發佈,藍皮書的資料顯示,國人「性」福感在及格分上下,在人的這項基本需求上,很多人懷揣煩惱。

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總覺得鈔票一天比一天難賺,朋友常常有意無意調侃,我也許有天改名叫周轉;

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我夢見和飯島愛一起晚餐,夢中的餐廳燈光太昏暗,我遍尋不著那藍色的小藥丸……

1999年,流行歌曲《最近比較煩》從臺灣飄到內地,風靡一時,李宗盛細膩的筆觸,點破了都市職場人的萬般無奈。當時,臺灣還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騰飛給職場人帶來的壓力,得以通過歌曲宣洩。時隔15年,內地都市人越來越能夠體味《最近比較煩》描繪的人生況味——緊張的職場打拼換來生活的衣食無憂,但幸福感卻所剩無幾。

經歷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後,衣食之外的滿足感重新受到重視。2008年,企業家王石出版《讓靈魂跟上腳步》,引發了中國中產階層對自己生活品質的關注和討論。王石用他50歲後的人生故事,為中國中產階層樹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樣本,在這個標本中,事業成功固然重要,生活的幸福感也同樣重要。

幸福感,說不清道不明,以至於中央電視臺的「你幸福嗎」街頭調查被千萬人調侃。按照經典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分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那麼,人在不同的階段逐級滿足不同的需求,就一定幸福了嗎?答案還是不能肯定。

比如,「性」福是人的生理需求,但那些已經跨越生理需求階段,向著更高層次需求邁進的人,卻不是天然地感到「性」福。情況往往相反,國外一些調查顯示,越是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高的人群,「性」福感可能越低。

中國的情況如何?在《性福中國藍皮書》之前,中國從未有過由權威專業機構支援、大規模的面向公眾的「性」福調查,特別是中國職場人群的「性」福狀況,此前未被梳理。2014年10月,由中國性學會聯合媒體發起的「性福調查」歷時一年結題,調查形成的《性福中國藍皮書》第一次用資料描述了中國職場人的「性」福狀況。

哪些職場人對自己「那話兒」最自信?哪些職場人最有情趣?哪些職業男「疲軟」,哪些「剛強」?藍皮書一時間在國內引發熱議,也吸引了西方主流媒體的關注。藍皮書在公佈調查資料的同時,還提供了不少「性」福知識帖,以「Tips」的輕鬆形式傳播性健康科普知識,而後者,是《性福中國藍皮書》更重要的目的。

「性」福在中國被誤解太久,要麼僅僅被當做飯後談資,被誇大扭曲;要麼被深藏進教科書籍,被老師們諱莫如深。因為《性福藍皮書》,中國人的「性」福終於得以搬上臺面。

《性福中國藍皮書》揭開了中國職場人「性」福現狀的一角,讓我們來看一看,我們離「性」福有多遠。

意外:女性更關注「性」福

記者追著一位元農民工問:「您幸福嗎?」

被問者上下打量一番記者,回答:「我姓曾。」

上面的對話,被網路定義為關於幸福的「神回答」。比幸福更難回答的,是「性」福。

2014年初「性福調查」啟動時,調查的主持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中心主任姜輝教授和一群媒體人,對調查的難度早有預料,因此選擇了網路調查和線下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儘管每個成年人都需要「性」福,但在改革開放30多年後的中國當下,要開口談「性」,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網路解決了人們的羞恥感障礙,面對電腦螢幕,人們更容易放下偽裝袒露真實的想法。

「性福調查」採取了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線下調查借助了「男性健康萬里行」活動,這個活動橫跨22個城市,由男科專家在各地醫院為患者義診,同時進行性健康知識的科普。經過近一年的時間,「性福調查」獲得了1萬多人的調查資料,資料覆蓋十一大行業,年齡層以青壯年為主。讓調查人員意外的是,女性對「性福調查」更加感興趣,參與調查者中女性不在少數。

除了參與熱情勝過男性,從調查結果看,女性對「性」福品質也更加在意,而且,就算沒有伴侶的配合,她們也更積極地尋找自己的樂趣。「性福調查」結果顯示,93%的職場女性會購買情趣用品,其中經常性消費及隨機消費的女性占78%。藍皮書總結說:「為了自己的性福,女性已經邁出了堅實而重要的一步。」

事實上,女性比男性更加關心「性」福的現實,可以從兩性生理上的差異中找到原因。無論人類智慧發展到何種地步,生理上的動物本能不會消失,因此,完全可以從動物本能和遠古人類的生活環境中,看到兩性看待「性」福的差異。

如果追究終極的目的,性,最大的作用是達成繁殖、延續後代。一些低等的單細胞動物,不需要性就能夠繁殖。而高等級的動物多數以有性生殖的方式延續後代,這樣做被認為可以更好地完成基因的重組,篩選出更好的後代。大多數動物都是由雌性完成孕育後代的任務,而雄性的作用,則是以最大的能力尋找盡可能多的配偶,以便把自己的遺傳信息留在後代的身上。

人自然不能「免俗」。在社會文明形成之前,男人和猴王在兩性之事上的想法沒有多大區別,因此,男人天生更注重「量」而不是「質」。男性的「樂事」在女性身上可不是那麼簡單,一旦允許異性近身,結果很可能是漫長的孕育和撫養後代的重任,這讓女性不得不謹慎對待那些渾身冒著荷爾蒙氣味的「男猴子」。

男人來自金星,女人來自火星。一本名為《為什麼男人想要性,女人需要愛》的暢銷書中,講到一個有趣的實驗,從一個側面解釋了男人為什麼在兩性活動上「簡單粗暴」。

這個實驗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在2006年開展的,實驗顯示,僅僅讓男性受試者與一位陌生女子隨意交談,他的睾丸酮水準就會上升三分之一;而且,這類荷爾蒙的反應越大,該男性的行為就會越誇張。這項研究還指出,比起處於擇偶期的單身男性,已婚及身為人父的男人身上的睾丸酮指數明顯較低。這是因為當男人成為父親後,就轉入照顧他人的親職角色;而睾丸酮較多的單身男性,則依然四處尋覓能夠傳宗接代的物件。

漫長的男權社會,曾給兩性關係留下成見,不管是西方文化還是東方文化中,女性的「性」福感曾長期被忽視。2011年,美國電影《歇斯底里》上映,故事還原了「振動棒」發明的背景,也讓我們看到一百多年前的維多利亞時代,西方女性的「性」福處境。

當時,一些情緒表現抑鬱、焦慮的女病人,被診斷為「歇斯底里症」,而一位醫生找到了治療「歇斯底里症」的好辦法。不過,醫生最終被高強度的手工勞動累倒,為此,他邀請朋友一起發明了代替手工勞動的器具。這個工具演變為今天的「振動棒」,而當年的「歇斯底里症」,在今天看來不過就是女性不「性」福的後果。

現在,女性的「性」福感終於得到承認,而且在醫生們看來,兩性「性」福本來就是一個「相對論」,女性的感受是重要的評價指標。姜輝教授在平常接診中注意到,如果夫妻遇到「性」福難題,往往是女方更加主動地帶著丈夫到醫院尋求治療,這一方面與男性觀念保守有關,也與女性更加關注「性」福品質有關係。

憂愁:職場男性「疲軟」常見

導演馮小剛人到中年時,拍過一部電影叫《一聲歎息》,電影裏有這樣一句臺詞:年輕的時候有賊心沒賊膽,等到老了,賊心賊膽都有了,賊又沒了。馮導善於總結世態人心,一語道破中年男人的心態,如果用醫生的眼光看,電影講的就是男人生理機能衰退後的尷尬境地。

「性福調查」參與者中35歲男性占全部男性參與者的90%,正是賊心、賊膽、賊都有的人生黃金期,理論上說,「性」福指數應該高高飄揚,但從調查結果看,卻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如意。

關於「性」福滿意度,51%的職場人表示基本滿意,37%表示非常滿意,還有8%在「例行公事」,剩下4%竟然是「無欲無求」。

如果說滿意度是一個充滿主觀色彩的描述,那麼接下來的「性愛頻率」「性愛時長」「硬度水準」則可以從相對客觀的角度描述職場男士們的「性」福水準。調查顯示,44%的職場男性每週性愛頻率小於1次,37%在1-3次;「男性單次性愛時間」選擇最多的是10-20分鐘,占比39%,第二名是小於10分鐘,占比24%;至於「硬度」,55%的男性職場人認為自己達到四級,達到三級的有35%。

由於「性福調查」採取的是自願填寫問卷的形式,考慮到男人們愛面子的「習性」,以上資料不免有「拔高」之嫌,從男科門診看到的普遍情況是,因「性」福問題求診的男性患者,的確存在年輕化的趨勢。

姜輝教授提供的一個資料是,30-50歲男性是目前男科門診主要的患者群,男性生殖系統疾病中ED(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是一種常見高發病,這些年ED發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相關調查,中國30歲以下男性ED的患病率是25%。薑輝分析認為,中國社會近30年高速發展,城市職場人生活壓力加大,對男性健康是一個重要的影響,也是年輕男性出現ED的一個原因。

最近,一份企業菁英調查報告出爐,其中的資料正好反映了中國職場人對家庭生活和個人健康的忽略。資料顯示,大部分菁英希望事業家庭兼顧,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只有40.8%的菁英真正實現了事業家庭兼顧,45.3%的企業菁英坦陳,現實中自己將生活重心放在事業上,對家庭有所忽略,這一現象在民企菁英身上更為嚴重。調查還發現,職業精英們較少關注身體健康、子女教育等家庭生活問題。

姜輝教授告訴《新民週刊》,在「性福調查」中加入「硬度水準」指標,是為了提醒職場男性不要忽視「隱患」。「醫學上對男性勃起硬度有標準,用於相關疾病的診斷。為了方便大眾理解,我們把這個標準通俗地翻譯成四個比喻:一級硬度像軟豆腐,二級硬度像扒皮香蕉,三級硬度像帶皮香蕉、四級硬度像新鮮黃瓜。四級硬度是美好‘性’福的基礎,也是男性健康的標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如果男性發生ED,很有可能是潛在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的先兆,因此,ED不僅事關「性」福,也事關健康。

但顯然,中國男性對ED的重視還遠遠不夠,很多人一直到影響生育時,才願意到醫院接受治療。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男科中心張志超醫生告訴《新民週刊》,中國每年有40萬-50萬例試管嬰兒,夫妻不能自然受孕的原因中有一半是在男性一方,在男性原因中有一部分就是ED。接受記者採訪當天,張志超接診了一名因不育求診的32歲的男性患者,經過張志超的瞭解,患者的夫妻生活中有一半不能成功,另一半也不滿意。

ED是一種可以被糾正的疾病。張志超介紹,中國ED治療經歷了從「蠻荒」到專業的過程,早期缺乏有效藥物的階段,醫生往往只能給患者「做做思想工作」,有的醫生甚至建議男性在同房前喝點白酒「壯壯膽」。後來,海綿體內注射、真空負壓吸引等治療方式進入中國,但這些技術存在各種問題。「比如海綿體內注射很難控制起效時間,有的患者在醫院治療後,擠公車回家,被人家罵流氓。」

直到2000年,萬艾可進入中國內地,內地ED的治療走向規範化,此後又有幾種國外同類藥物充實到ED治療中,大大提高了ED的治療效果。近些年,中國男科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男性疾病的規範化治療也有明顯的進步,但當藥物和醫生都有了,卻發現男人們的性健康知識和觀念沒有太大的改變,走進診室對於很多患者來說還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誤解:「性」福只是體力活

從「性福調查」的資料看,中國內地職場人對自己的「性」福滿意度不算太高,這個資料背後,藏著哪些秘密?

應穎是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的精神科醫生,這位時尚的女醫生是中國最早一批涉足性健康領域的精神科醫生之一。作為女醫生、作為從精神學科角度看待性健康的女醫生,應穎更多地從社會心理的角度去分析「性」福。她認為,「性」福感不高的背後,是一個一個的「誤會」。

男性和女性對「性」福的需求本身就是不一樣的。「性福調查」也提供了這樣一個資料。關於「性」福的各個組成要素,男性和女性所認為的重要性排序完全不同。男性認為,性愛時長是關鍵,硬度是基礎,大多數參與調查的男性把「充沛體力」和「堅硬長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姑娘們呢,大多數女性把男人最在乎的時長和技巧放在第二位,她們對激情前戲更為看重。

白天不懂夜的黑,真相大白之時,男性和女性是不是都該反思一下?

另一個「誤會」是,很多人以為「性」福只是一個技術問題,事關體力,但應穎醫生一再強調,沒有愛就沒有「性」福,「性」福一定是建立在感情之上的。

2014年的最後一個月,「陌陌科技」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書面定義,「陌陌」是一款移動社交工具,不熟悉互聯網的人大概不太容易理解這是個神馬東西。還是民間語言淺顯易懂——「陌陌」,不就是約炮工具嘛。

「陌陌」上市一時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點,看起來,互聯網給約炮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方便。但問題是,約炮更方便就等於「性」福更易得嗎?

應穎告訴《新民週刊》,性有4個功能:生殖、健康、愉悅、創新。人與其他動物的差別在於,人對後兩者更加重視。而人的愉悅是受到社會文化限制的,沒有感情的約炮,很難有愉悅感或者幸福感。「完美的性需要強大的愛作為支援。」

當「性」福遇到障礙,一般人會想到去泌尿科或者男科就診,以為解決了生理上的問題就萬事大吉,事實上,一部分男性遇到的障礙,不僅僅是器質上的病變,也有心理的複雜因素。性功能障礙的發生往往是心理、生理、精神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一點並不奇怪。100多年前的佛洛德醫生,早就把性與精神狀態聯繫起來並推向極致。他的理論中,人的各種心理障礙,都是性緊張積累的結果。在佛洛德先生那裏,你想啥都是潛意識裏的性壓抑作怪。

因此,在應穎醫生的診室裏,除了提供藥物,醫生還要為患者開出心理上和行為上的「藥方」。應穎一般會告訴患者,既然愛是性的前提,那就先談談情說說愛,不要因為老夫老妻左手摸右手,就忽略了情感的交流。邊緣性性活動——這是專業用語,應穎醫生的翻譯是,拉拉小手、親親小嘴、熊抱、壁咚都可以,重要的是製造曖昧的氛圍,讓愛情重新鮮活起來。

應穎堅定地相信,「性」福是愛的結果,有了愛,不愁沒有「性」福。但從另一個角度說,「性」福不是完全主觀的感受,應穎認為,保持頻率與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性福中國藍皮書》發佈後,一些聲音認為調查發佈的指標對職場人反而是一種壓力,帶來負面的影響。應穎不同意這種說法,她認為,給一個資料參照,不是讓你一定要達到這個目標,而是提醒你要保持你的活躍度。「這個事兒吧,不弄不弄就真的不想弄了。」

《性福中國藍皮書》發表後,受到了媒體的極大關注,海外媒體也加入到了報導的行列。姜輝教授說,西方媒體主要從民生的角度關注中國職場人的性福水準。

姜輝教授介紹,關於性健康的調查難度本身很大,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做過一個研究,在一個小鎮跟蹤觀察10年,得到的資料是,40-70歲男性中ED的發病率為52%。《性福中國藍皮書》的價值在於,它反映了中國城市白領階層的生活壓力和健康狀況,讓公眾關注到性健康,並且通過藍皮書接受到正規的性健康知識。這些對於整個人群的健康和社會和諧都是有好處的。薑輝透露,「性福調查」在2015年將會延續,到今年10月28日男性健康日,一項新的調查報告將發佈。

關於「性」福,應穎醫生給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性」福如健身,首先你得重視它,然後你得鍛煉它,最重要的是科學「鍛煉」,才能收穫完美「性」福。

(黃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