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批美談判無誠意 籌謀強化內生動力

【本報訊】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美方出爾反爾使得談判無法進行。有專家認為,中國或可趁此機會調整政策,降低對外依存度,強化內生動力,籌謀中國經濟更長遠的未來。

中國拒刀架脖子下談判

香港中通社9月25日電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現在美方採取了很大貿易限制,就是把刀架在別人脖子上,使得談判無法進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則表示,有一些外資企業出於分散風險、降低成本等考慮選擇外遷,對這一問題我們應理性看待。

《環球時報》報道,王受文表示,中美高級別經貿談判完全取決於美方的意願。現在美方採取了很大貿易限制,就是把刀架在別人脖子上,使得談判無法進行。

對於中方何時願意重啟高級別貿易談判的問題,王受文回應稱,什麼時候能够重啟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完全取決於美方的意願。中方對通過磋商、談判解決經貿分歧的大門是敞開的,但是要想讓談判磋商有效果,首先,必須要平等對待、相互尊重。現在美方採取了如此大規模的貿易限制措施,把刀架在別人的脖子上,這種情況下談判怎麼進行?它不是一個平等的談判和磋商。

王受文表示,“談判、磋商一定要有誠意,遵守諾言。中美高級別的磋商已經進行了四輪,這些磋商取得了不少共識,雙方甚至發布了聯合聲明,但是美方出爾反爾,拋棄這些共識,採取了貿易限制措施,這使得談判沒法進行下去。所以我想強調,只要有誠意,只要在談判中平等相待,遵守諾言,談判是可以找到出路的。”

《人民日報》報道,在這場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和解讀《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傅自應指出,美國內一些人聲稱,中國進行不公平競爭,導致美國對華貨物貿易出現巨額逆差,美國吃虧了,這個說法與事實不符、站不住腳,完全是一種誤導。實際上,貿易差額只是交易量之差,而不是盈虧的多少。總的看來,美方在雙邊貿易中獲利更大。美企業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獲得的利潤遠超中國企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毫無疑問,美國進一步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這會對中國經濟帶來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個別行業和地區受影響還會比較大。

但是,綜合來看,風險總體可控,中國經濟完全有能力通過擴大內需促進高質量發展來對衝影響。我們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支撐:一是中國經濟整體有韌性,二是內需有潛力,三是市場主體競爭力在不斷增強。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指出,美國挑起和升級貿易摩擦,有一些外資企業出於分散風險、降低成本等考慮選擇外遷,對這一問題我們應理性看待。第一,不迴避問題,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切實為企業減稅、降負。第二,不誇大問題,對中國市場的潛力和產業配套的優勢充滿信心。第三,繼續按照自己的步伐和節奏進一步擴大開放,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

羅文表示,相信會有更多的企業來到中國投資興業,已經落戶了的外資企業絕大多數會繼續留在中國深耕發展。

中國強化內生動力應對

香港中通社北京9月25日電 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會上表示,美國進一步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會對中國經濟帶來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但中國經濟完全有能力通過擴大內需促進高質量發展將之對衝。對此,有內地專家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的真正影響還未完全顯現,中國或可趁此機會調整政策,降低對外依存度,強化內生動力,籌謀中國經濟更長遠的未來。

“我們要為未來中美貿易摩擦的衝擊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從目前來講,這個衝擊還沒有完全顯現,明年或者更晚會逐漸顯現出來。”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在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談道:“但同時,我們的調整能力也是很強的,我們可以通過相應的政策對衝衝擊。中國經濟增長的總體情況還是樂觀的。”

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1-8月份,中國進出口總額為3.02萬億美元,增長16.1%,其中出口1.6萬億美元,增長12.2%,進口1.41萬億美元,增長20.9%。

餘永定認為,如今中美貿易摩擦剛升級不久,企業有可能採取提前出口的做法以應對未知態勢。“有些數字可能并不能真正反映以後的趨勢。”但他也樂觀地提到:“我們有很多政策手段,我們的出口可以穩定下來。”

面對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連維良在會上表示,內需有潛力是中國控制貿易摩擦風險的三大支柱之一。有經濟學者認為,內地一方面在穩定進出口,另一方面也已意識到要調整戰略,強化內需。

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茉楠對中通社記者表示:“貿易摩擦是短期的,但影響是長遠的,我們必須採取長遠對策來彌補衝擊。”

當年日本經歷與美國的貿易戰後,快速推出《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以期恢復市場活力。隨後幾年,日本國內市場并沒有出現急劇萎縮,國內產業也加大了自主研發投入,使得日本內需相對穩定,企業海外競爭力大大增強。“我覺得中國現在也可能面臨這樣的選擇。”張茉楠認為,要讓出口繼續以兩位數高速增長難度很大,現在更應該穩住國民財富、企業財富兩大蓄水池。

中國的出口總額約占GDP的20%,在大型經濟體中屬於比重較高的一類。“雖然中國現在的國際收支處於平衡狀態,但中國或許有必要對過去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進行調整。更多地依靠內需驅動、消費驅動、創新驅動,而不是主要靠海外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餘永定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