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秋泄、秋乏,教你應對「多事之秋」

秋燥

燥為秋季主氣,有兩種不同性質:一偏於寒,一偏於熱。一般初秋時節,多為溫燥致病;中秋至晚秋時節,常為涼燥致病。燥邪侵犯人體,首先傷及肌表皮膚,出現皮膚乾燥、瘙癢等症狀,進而燥邪襲肺,易出現口乾咽燥、咳嗽少痰、胸痛等病證。此時若不及時防治,燥邪就會由表入裏,傷及胃、大腸等,引起口渴、幹嘔、食欲不振、腹脹、腹痛、大便幹結等症狀。

防治秋燥,飲食方面應注意多飲水,適當多食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以及含蛋白質豐富的豆類等。水果尤以秋梨為佳,甘美多汁、滋陰潤燥。少食蔥、薑、蒜、椒等辛辣食品。居室要保持一定的濕度,起居應順應秋氣,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燥邪致病,傷及臟腑不同,所選方劑也有差異。如燥邪傷肺,症狀以乾咳為主,可選桑杏湯、清燥救肺湯等。若燥邪傷及腸胃,症狀以乾嘔、食欲較差為主,可選沙參麥冬湯,以生津益胃。若症狀以便秘為主,可選增液湯,以潤燥通便。除內服湯劑之外,常按揉列缺穴(手腕內側、脈搏跳動處)可宣肺止咳;如有口鼻乾燥,可加按迎香穴(鼻翼外緣中點,鼻唇溝中)。

秋泄

夏秋換季時節,天氣時暖時熱,一些人的腸道較為敏感,易患腹瀉。尤其是幼兒,本身胃腸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加之乳食不節等,極易引起腹瀉,且病程較長,遷延難愈。

防治秋泄,首先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腸道感染性疾病。幼兒應注意營養搭配得當,輔食添加要循序漸進。立秋之後,早晚溫差加大,應適當增減衣物,注意保暖。

治療秋泄,中醫常以參苓白術散健脾化濕,保和丸消食導滯,補中益氣湯益氣健脾,四神丸溫腎散寒、澀腸止瀉。腧穴保健方面,中脘穴(臍上4寸)能和胃健脾,天樞穴(臍旁2寸)可理氣行滯,配合敷貼、艾灸治療,效果尤佳。

秋乏

立秋之後,氣候逐漸由炎熱變得涼爽,人體代謝也進入一個新的調整週期,再加上經過了一個漫長暑季,耗氣傷津,很多人會有一種疲憊感。

防治秋乏,應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但應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以免增加疲勞感。飲食方面應清淡,少吃肥甘厚膩食物。含鉀豐富的食物,如香蕉、海帶、菠菜等,有助於提升精力,可適當多食。如睡眠良好,茶、咖啡、巧克力等含咖啡因食物也可適量食用。

治療秋乏,中醫常以補中益氣湯、六君子湯等益氣健脾,也可常按揉足三裏(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太白(足內側緣,足大趾下方凹陷處)等穴,有助於消除疲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