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報道見證中國科技變遷

「中興事件」爆發三天後,《科技日報》以「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為題,推出了一組由35篇報導組成的專欄,系統性地向公眾介紹了我國在哪些核心、關鍵領域還受製於人。早在2001年至2002年間,《科技日報》就對「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這一主題進行了探討,並同樣發表了一組專欄報導。也就是說,同一篇命題作文,我們在相隔18年的兩個時代裏都進行了作答。18年前,在那個我們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的年代,中國在哪些技術領域被「卡了脖子」?18年過去了,這種情況又有了哪些變化?

從整個行業被卡到單個技術難點被卡

《科技日報》於2001年至2002年間發表的專欄報導共計21篇,今年的專欄報導則為35篇。兩組專欄均以「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作為系列主題,有所不同的是,當年的21篇報導是以行業作為報導單元,每篇都對一個獨立行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而今年的報導單元則更為細分,每篇報導均圍繞某個行業內存在的具體技術難點進行論述。

當年的專欄報導囊括了一至三產業,其中第二產業是重點關注領域,涉及鋼鐵、化工、建材、有色金屬、煤炭、紡織、汽車、船舶、電力等17個領域,涉及第一產業的報導有兩篇,為農業與林業,而在第三產業領域則談到了資訊技術、軟件、交通運輸及通訊產業。

相比而言,《科技日報》今年刊載的35篇專欄報導只涉及第二及第三產業,且關注領域明顯比當年集中。環環通過觀察發現,今年刊登的專欄報導主要聚焦於智慧製造、航空航太、電子及材料領域中的關鍵技術難點,給人的感覺要更為有的放矢,也更加貼近「卡脖子」的本意。

以當年一篇題為《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技術瓶頸縱橫談5・煤炭工業》的報導為例,該報導從我國煤炭工業生產結構不合理、機械化程度低、煤炭安全事故頻發、清潔煤炭技術缺少行動層面的配套政策等方面全方位地闡述了該行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煤炭行業如此,其他20個被討論到的行業也是如此。當年的21篇報導通盤讀下來,給人的感受是,在2001年,我國在產業領域面臨著全方位的、結構性的落後。

2018年的敘事裏則要「精確打擊」。以《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鐳射雷達昏聵,讓自動駕駛很糾結》一文為例,該報導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自動駕駛領域的命門在於鐳射雷達技術受制於人,造成鐳射雷達技術被卡脖子的「扼咽點」又在於鐳射雷達內的發射晶片與接收晶片。今年的其他報導也紛紛精確點出了我國現階段在各個細分領域所面臨的技術瓶頸。

從這兩個不同時代的報導風格似乎可以得出結論:我們國家的產業已經擺脫了18年前那種結構性落後的局面,事實是這樣嗎?

「我覺得不能得出這個結論,」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武夷山說道,「2001年的報導儘管也是使用‘卡脖子’這個詞,但可能指的是一些長期沒有實現的技術突破,而現在的卡脖子就有被國外技術封鎖的含義。」

但在復旦大學網路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看來,這樣的對比在一定程度上能看出民族產業18年來所走過的路。「我們的產業肯定是成長了,但還沒有長成,」沈逸指出,「我們國家的產業正處在成長和長成之間的階段。中國的產業再往前走的每一步,都需要花很多心思,要非常努力才能夠實現。」

18年後,「卡脖子」清單的「此消彼長」

對比2001年和今年的專欄報導,18年前的報導中所涉及的多個行業,如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煙草、造紙、汽車工業等,今年已經沒再討論了。對於已經不再提及的產業,能否認為,其曾經存在的發展瓶頸已經被攻克了?

對於這一設想,武夷山認為,這主要是由於兩個時代選題上的差異造成的。「不過,如今我國整個行業的面貌比2001年確實進步多了,例如石化方面,我國已經進入世界500強,此外中國的建築業,包括造樓、造橋的能力都非常厲害了,」武夷山說。

今年的專題報導中,有3篇報導談到了工業機器人。事實上,我國從2013年開始已連續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從這個角度看,工業機器人的大量應用能否說明我國製造業的科技水準近年來有了很大提高呢?

「我國製造業的原有底子薄,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基本上是從零出發的,增量大很正常,」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易建強說,「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企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適合機器人的應用條件基本具備了;二是隨著人力成本的提高,加上招工難等,企業不得不考慮用機器人來替換人;三是隨著工業機器人技術的日趨成熟,我國製造業對機器人的可選種類變得更多了。

易建強指出,從總量和人均比例看,我國製造業在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上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國產工業機器人面臨的短板還有很多,包括材料、工藝、電機、減速器、感測器等關鍵技術,但經過多年建設,我閩在機器人領域已經有了齊全的研究人員隊伍,後勁十足。

易建強說:「我們有很年輕的研究人員,還有大批的研究生,本科階段對這一領域感興趣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值得期待。工業機器人市場的不斷發展,無疑將對我國智慧製造技術水準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哪些行業瓶頸18年來貫穿始終?

中國各產業18年來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製造工藝水準低,從實驗室到工業化量產轉化難」的問題18年來始終盤旋在我國諸多產業領域上空。「生產工藝一樣需要研發,但是工藝變現,只有企業才能實現,」北京科技大學特種鋼研究專家羅海文教授說,國內企業,無論國有還是民營,都更願意進口國外技術,因為風險小。「一方面,國內越出名的大學越不怎麼重視國內企業需求,因為這都是西方先進企業差不多解決的問題,在國際學術界體現不出水準,」他說,「另一方面,企業的問題要比實驗室的技術複雜得多,實驗室的技術好也不見得就能帶動產品品質好。」晶片領域是又一個18年來貫穿始終的「老大難」問題。18年過去了,我們在擁有自主產權的晶片領域還是一片空白嗎?「毫無疑問肯定不是了!」通訊行業觀察家項立剛說,2001年,由於全世界的手機產業還沒有起來,最重要的晶片產業是電腦的CPU。我們的技術水準、能力整體上比較弱,技術積累能力也非常差,中國企業是不敢去做CPU的。後來,我國在建立自己的通訊標準即TD-SCDMA的過程中,遭到了全世界的抵制,各大晶片製造巨頭都拒絕生產支援TD-SCD-MA制式的CPU,因此我們只能自己投資去做晶片,「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積累出中國做晶片的能力。」

項立剛介紹道,華為一開始做晶片就朝著世界最頂級的目標努力,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麒麟晶片儘管在起步階段有很大問題,但當它推出麒麟950、970晶片時,和全世界一流水準的差距就已經很小了,體驗感受幾乎是一樣的。「從手機晶片的角度來說,和18年前相比,我們不敢說已經做到全世界一流了,但有了很大的進步。」

發生在2001年和2018年的針對「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的討論,猶如時空中的前後呼應,賦予了這個18年以特殊的意義。誠然,18年後,我們國家依然被國外「卡著脖子」,但被卡脖子的地方的變化,本身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我們的國家,一直在不斷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相信等到《科技日報》的下一次同名專欄報導再次推出時,卡住我們脖子的手會更少,我國的科技發展,也將更加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