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橋今昔

海珠橋橫跨珠江,從北岸維新路口(今起義路)直達河南廠前街(今江南大道),它是廣州市第一座連接市區珠江兩岸的跨江大橋,也是現代廣州市內南北交通的道要樞紐。1933年海珠橋的建成標志著廣州橋樑建築歷史從木、石、水泥進至鋼鐵階段,其中孔開合的設計代表了近代中國橋樑建築的最高水準,是陳濟棠廣州政府最具代表性的市政建築之一。

海珠橋的修建

清光緒年間就曾有珠江兩岸建橋之議,橋址設在海珠石上,貫通南北,但最終並未實現。1920年廣州當局又提出洱議,但迫於當時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該計畫並未能真正落實。1929年,陳濟棠廣州政府第三次提出了修橋的計畫。

海珠橋由廣州市設計委員會領導修建,橋址選定在廣州城區的中軸線上,以最大限度滿足前航道兩岸各地的交通需要。該橋始建於1929年12月,美國慎昌洋行憑藉最低103.2萬的預算競標成功,轉給美國馬克敦公司來具體承建。

海珠橋修建的具體過程從珠江地質勘探開始。使用一條四吋徑鐵管從水而錘下,深達河床,用木架固定鐵管後,再用鑽機在鐵管內旋轉,輔以人力壓下尺許,就可以把鑽機抽起,將鑽出的地質用來檢測。所幸珠江的污泥細沙之下的紅色硬性粘土,出水後硬度比紅砂石更硬,不僅能增加全橋的堅固承力,也可使得工程較為順利。

在鐵橋活動部分的選擇上,根據珠江的情形,在各種活動式樣中工程隊選擇了開合式,開啟時兩端同時用電機發力,馬力達到了64匹,即使遇到每小時80千米的颶風,中孔開合效力也不會消失。另外,為了減輕開合橋重,橋面先鋪木塊再鋪瀝青,並於橋旁建一小屋以隨時開橋。

據統計,海珠橋全長435米,懸於河上的主橋身長183米,橋心高度約8米,兩岸斜坡坡度只有4%。橋面總寬18.3米,中間轎車行道12米,兩側鋼桁架外懸出人行道3米。橋下均勻排列有四組橋躉,把空間分為三孔,南北兩孔寬48.7米,中孔寬67米,各孔的寬度都可供當時數艘船並行。中孔兩組橋躉上還開創性地安置了電動拉鎖,能夠把中段橋身分別拉起來,開放上空,便於巨輪和軍艦通行。每次開閉僅需五分鐘,每天啟動四次。在規定時間內船隻可以免費通過,如需在非規定時間裏開橋,民船則要繳納10元。海珠橋建成後,橋樑的管理和維護都有具體詳細的章程。

1933年2月15日,海珠橋開橋典禮作為廣州市政府成立12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正式啟動。當天上午開始,十幾萬觀眾陸續聚集,海珠橋兩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下午1時,廣州市長劉紀文致辭,宣告珠江第一橋開通。致辭後他在鑼鼓爆竹聲中於橋心處剪綵,並揭開國民黨元老胡漢民題寫的「海珠橋」三字匾額,匾額「毎字縱橫十英尺,即署名二字,亦逾三英尺。」(民國二十三年《廣州指南》)

首先邁上海珠橋的市民是十幾位耆老,以105歲老人黃偉為代表,耆老們有「三個最」,年齡最大、身體最健和子孫最多。然後,大批市民在鑼鼓獅舞,鞭炮齊鳴中高喊「強種救過」「洗雪病夫」等口號,踏著耆老的足跡過橋。

次日,約有七八萬人前往海珠橋觀光,人群絡繹不絕。第三天,海珠橋上亮起電燈。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廣州指南》有記載:「(海珠橋)入夜電燈,美術廣告,輝映全橋,儼如白晝。」海珠橋上珠江亭楹聯書「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正是描繪海珠橋行人如流,淸風水波之景。

1933年2月23日,香港新聞記者團來粵參觀感歎:「建設海珠橋這樣宏偉的橋梁,若在外國起碼要兒百萬甚至上千萬,美麗的海珠橋實可媲美歐洲的橋樑」。

國民黨炸毀海珠橋

1949年10月2日,廣東戰役正式打打響。在陳賡的指揮下,解放軍先後佔領翁源、曲江、新豐、和平、河源等地。10月10日,解放軍推進到清遠、佛岡,廣州城指日可下。

10月14日,中路軍極速解放了廣州。國民黨當局撒離前提出「總撤退、總罷工、總破壞」口號,槍殺百余名「政治犯」;下午1時30分,開始破壞保運、天河機場;17時50分炸毀海珠橋。同時,石牌、黃埔各物資倉庫相繼爆炸。爆破時解放軍剛好進入市區,原廣州一二八師政委宋維栻回憶:「我們在路上就聽到爆炸聲,部隊立即跑步前進,儘量減低敵人破壞造成的損失,飛機場炸了、軍火庫炸了、海珠橋也被炸了。」從國民黨的角度上來看,解放戰爭的不順和撤出的需要滋生了廣州的爆破部署。

1949年6月,國民黨殘軍南逃到廣州,8月廣州警備司令部擴建成衛戍司令部,李及蘭任總司令,程一鳴是原稽查處處長,稽查處後改名為保防處。程一鳴寫的《國民黨炸毀廣州海珠橋的經過》是至今為數不多的記載國民黨撤離前爆破部署的資料。在他的這篇回憶中,海珠橋爆炸事件主要涉及三個人物:李及蘭是爆破計畫的下令者,譚南光是準備炸藥的人,胡凌影帶領的小分隊是執行爆破的技術人員。

1949年9月初,李及蘭已經作出一旦廣州失守,就在撒離前進行大破壞的決定。10月初的特種會報秘密會議中,他再次確認了對水廠、電廠和海珠橋等公共設施的爆破計畫。10月中,廣州解放前夕,李及蘭最後下達了炸毀海珠橋的命令。

後勤部譚南光從9月開始準備炸藥,由於當時條件限制,程一鳴看到收集到的都是些廢棄的炸藥次品和一些手榴彈、炮彈等可以爆炸的代替品。據程一鳴炸後回憶,海珠橋的爆炸效果並不理想,很可能就是因為彈藥不足。

胡凌影是國民黨內部的爆破高手,擔任保密局技術總隊的副總司令,是毛人鳳手下的得力幹將。他在9月初到達廣州,稱程一鳴為「老師」,指導撒出廣州時的爆破工作。

據程一鳴回憶,李及蘭曾下達軍隊過橋後,即炸毀海珠橋的命令。他認為李及蘭所宣佈「本部官兵向廣州河南撤退」是謊稱,因為實際上所有的官兵並不通過海珠橋,國民黨主力是直接坐船退到海南島,衛戍總部的全體官兵是乘船向中山撒退,李及蘭則坐飛機輾轉到香港。炸毀海珠橋有可能是迷惑解放軍追擊的煙霧彈。

這個煙霧彈是有一點效果的。炸橋次日的報導就誤解了國民黨的撤退路線:「查國民黨當局向河南撤退時,原定下午四時即開始爆炸海珠橋,事前並於中間各橋躉,藏有百余炸藥於橋躉裏,準備敗軍過了河南之後即開始,但此時敗軍尚未過完河,故延至六時正即聞海珠橋突發生爆炸聲三響,濃煙四布,響聲遐邇。」

報導中說到的「事前並於中間各橋躉,藏有百余炸藥於橋躉裏」也證明了海珠橋爆炸前,爆破計畫已被廣州市民猜到。在爆破的幾天前,已有市民目睹國民黨軍隊將一些炸藥堆放在橋面上,國民黨的爆炸部署已經是半公開化。在這種情況下,各界市民展開了一系列的自救行動。《松江日報》的-篇報導中提到市民代表曾向警察局請願,並試圖收買警員剪斷雷線,但最後並未奏效。試圖剪斷引線自救這個萆件在《南海文史資料》中也有描述。

可是,風平浪靜的幾天後,市民又抱著懷疑與僥倖心理紛紛通行這座南北唯一的跨江大橋。至炸橋當天,海珠橋上市民、車輛又是十分密集。

1949年10月14日下午4時許,國民黨用大卡車又運來多箱黃色炸藥(TNT),並拉起紅線,派步兵警戒在50丈以內不准船舶及行人行近。直到下午6時許,這支卸炸藥的士兵從橋上撤走,乘坐一艘小船,往西面駛去,拖著一條長長的電線作引爆用。士兵在還差五分鐘爆炸的時候才通知附近居民船艇,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市民走不開,船艇走不遠。當時「爆炸連響三聲,震徹了整個市區。」並且,「直至爆炸前之一刹那,依然有許多途人在橋上行走,附近店戶及艇戶市民是時亦惜然。」

爆破海珠橋的事件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當時,瞬間海珠橋被完全炸斷,失去了交通功能。中段橋而全部沉入河中,只剩兩組橋墩立在江上,南邊那組有一個波炸剩一半。南北兩段橋身則—側搭在橋臺上,另一側墜落江中。長堤五仙電廠的電線被損毀,無法發電,所以「光復南路一帶電燈,突告熄滅」,海珠橋附近陷入黑暗中。爆破後第三天傷亡數據顯示:「死傷市民二百多人,房屋倒塌三百多間,潑車兩輛,沉船三餘。」

海珠橋的修復與擴建

廣州在解放初期的經濟條件極差,接管和建設廣州的工作也極繁忙。在這種艱苦條件下,自1949年11月粵漢鐵路搶修通車後,市領導就毅然把海珠橋修復工程提上了議案,並由朱光副市長親自領導市建設局全力修復海珠橋。海珠橋修復之迅速可見共產黨對人民生活的殷4刀關心。

海珠橋被炸毀時,四組橋躉都還立在河上,受到的破壞較小。經過專業人員檢測,橋躉都能繼續使用。於是,1950年3月海珠橋的修復工程正式從橋躉開始,由廣東公營建築工程公司承建,歷時六個月就完成了橋躉的修復。

但是破壞嚴重的中段橋身的打撈和復原工作卻並不順利。水下打撈難度已是極大,且原橋身鋼材國內並無庫存,如果只依靠材料進口,估計至少要花費400億(舊幣,相當於今400萬元),這個數目是當時市政府根本無法承擔的。蘇聯專家吉洪諾夫提出了放棄修復海珠橋,轉而在附近修一座木橋的建議,木橋也至少要花費120億元(今120萬元)。介於木橋的使用壽命較短且承重限度也小,市政府在綜合考慮後也沒有採納蘇聯專家的建議。最後,在國家橋樑技術人員的不斷估測下,市政府拍板決定用本國橋隊自力更生地修復海珠橋。海珠橋的修復工程由衡陽鐵路局鋼樑隊隊長卓觀培帶領第五橋樑隊來承建。

1950年5月25日,海珠橋第二階段修復工程正式動工。橋隊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缺乏鋼材。有兩個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水下打撈原鋼材再利用和從香港進口鋼材,在技術水準低和英國物資禁運的限制下,兩種方法都困難重重。

水下打撈鋼材勢必會遇到水下切割的問題。前期水下切割用的是從英國輾轉香港進口的電極炭精棒,後期英國公司得知貨物運往廣州,迫於禁運的壓力,不再向橋隊提供器械。橋隊不得不想方設法自己動手仿製,買來國內的素炭精棒一步步將其改造得能完成水下鑽孔任務。

鋼材進口是由橋隊技術人員梁志章扮成商人去香港秘密進行的。得到香港愛國商人的幫助,前期鋼材順利進口,但香港鋼材存貨在修建中途就消耗完。採購員不得不從各種管道獲得鋼材。當時適逢香港的一棟七層鋼結構大樓在拆除,橋隊採購員就隱藏身份買下了這棟樓的廢鋼,這些廢鋼用在修建海珠橋南北兩段的橋身上,至今在這兩端還能看到麻點,這是當時艱苦條件的印證。至橋樑修建完成,橋隊只花費了164億(今164萬元)。

1950年11月7日海珠橋修復工程正式完畢,由市長葉劍英主持通車典禮,盡管此時中孔仍不能活動開啟,但海珠橋仍然在珠江前肮道兩岸陸上交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從50年代修復完至今,海珠橋還進行了三次大型修繕工程。

1974年為了緩解橋上交通擁堵,進行了海珠橋的擴建。橋寬由18.3米增加到33米,橋面原11米轎車行道兩旁增設各8米的非機動車道,再往外是各3米的人行道。

20世紀90年代,海珠橋老化日益嚴重,中孔橋面開始凹陷,橋樑架構也有部分變形,鏽跡到處都羞。1995年海珠橋開始進行加固,一方面使用縣索來分攤中孔梁架壓力,增加中孔橋身的荷載。另一方面,進行大規模除鏽。經加固後,海珠橋的承載能力提高了一半,又能滿足日益繁忙的交通需求。

2011年11月16日再次啟動了海珠橋的修復工程,直至2013年9月2日完成。維修後海珠橋的承載能力又一次提髙,可以承受20噸重的汽車通過,橋心高度抬高至8.7米。邊橋增加了盲道,並設置了記錄著海珠橋六大歷史事件的12塊景觀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