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五個重要決策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打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對手是美國這個世界頭號強國。這是一場嚴峻的考驗,既考驗了新中國的國力和軍力,更是考驗了新中國的領導者們。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領導集體先後作出的五個重要決策—定下出兵決心、部署第一次戰役、實施第三次戰役、進行重大戰略調整、實行邊打邊談—構成了這場戰爭的基本脈絡,保證了我方的戰略主動地位,體現了指揮這場戰爭的意志力和決斷力。

定下出兵決心

1950年9月15日,美軍第10軍在朝鮮半島三八線附近的仁川登陸,與固守釜山的韓國軍隊和美軍第8集團軍相配合,對已渡過洛東江的朝鮮人民軍第1、第2方面軍形成夾擊之勢,戰局急轉直下。美軍和韓軍於25日恢復漢城,29日壓到三八線,30日後開始陸續越過三八線,劍鋒直指中朝邊境。此時,朝鮮人民軍主力被隔斷在三八線以南,已組織不起有效防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危在旦夕。29日金日成向史達林發出求援信,請求蘇聯給予「直接軍事援助」。史達林10月1日凌晨收到信後,於當日致電蘇聯駐中國大使轉告毛澤東、周恩來,建議中國「將五、六個師迅速推進至三八線,以便朝鮮同志能在你們部隊掩護下,在三八線以北組織後備力量」。同時,史達林發文指示蘇聯駐朝鮮大使史蒂可夫和軍事總顧問馬特維耶夫向金日成、樸憲永轉述意見,表示關於「直接軍事援助」一事,要「同中國同志商量」。當天夜裏,金日成緊急約見中國駐朝鮮大使倪志亮和政務參贊柴軍武,正式請求中國出兵援朝。3日,朝鮮內務相朴一禹抵達北京,向毛澤東面呈金日成、朴憲永聯合簽名的求援信函。

朝鮮戰爭於6月25日爆發後,中共領導層在第一時間作出判斷,認為這場戰爭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朝鮮人民軍速戰速決,統一半島全境,結束戰爭。這是最理想結果,對朝鮮最有利,美國想干涉也很難出手。再一種是美國迅速大規模投入兵力,朝鮮人民軍進攻受阻,戰爭陷入僵持狀態;如果美國進一步增兵,戰局將發生逆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有可能不保,而且美國還有可能把戰爭擴大到中國來。無論發生哪一種情況,中國都必須有所準備。7月7日,周恩來主持中央軍委召開第一次國防問題會議,10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正式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確定以第13兵團所屬的第38、第39、第40軍,以及駐東北的第42軍和炮兵司令部所屬3個炮兵師,共計25萬餘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值得注意的是,會議決定正承擔著解放臺灣前線總指揮責任的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這表明中國把軍事戰略重心從東南轉移到了東北。還值得注意的是,東北邊防軍所做的準備是出境作戰。首先,用鄧華所率領的第15兵團部代替黃永勝的第13兵團部,組成新的第13兵團部。其次,東北邊防軍組建後,從作戰、裝備、後勤以及政治動員等方面的準備都著眼於入朝作戰,甚至連指揮員的名字也擬用朝鮮人名。當朝鮮戰爭陷入僵持後,毛澤東立即著手二線、三線兵力部署。8月20日,毛澤東批准代總參謀長聶榮臻關於將第19兵團移至隴海線東段或津滬線待命的報告。9月8日,毛澤東又命令第9兵團開至徐濟線整訓,作為戰略後備隊。

中國未雨綢繆,為援助朝鮮做了必要準備,但最終定下出兵決心,卻是一波三折。10月2日下午,毛澤東主持召開書記處會議討論出兵援朝問題。會前,毛澤東致電高崗和鄧華,指示他們進京開會,並令部隊做好隨時出動準備。同時,毛澤東起草了致史達林的電報,準備政治局作出正式決議後發出。從這封電報稿看,毛澤東主張出兵援朝,並對戰爭的目的、力量使用、作戰方針、戰略戰術以及連鎖反應等重要問題有了深入思考。然而,書記處會議卻作出了暫不出兵決定。會後,毛澤東通過蘇聯大使羅申轉告史達林:中共中央的許多同志認為,對此必須謹慎行事;目前最好還是克制一下,暫不出兵。同時又表示,這不是最後決定。4日下午和5日下午毛澤東連續主持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經過充分討論,終於作出了出兵援朝的決定。8日毛澤東下達命令:著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並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同日,毛澤東致電倪志亮,要他轉告金日成「我們決定派遣志願軍到朝鮮境內幫助你們反對侵略者」。同一天,周恩來、林彪秘密赴蘇,就援朝問題進行協商。彭德懷擬定了出動計畫,確定志願軍於15日開始出境,20日遲至22日全部集結於朝鮮北部預設戰場。毛澤東批准了這個計畫。但隨後又出現了波折。11日毛澤東接到周恩來從莫斯科發來的電報,得知蘇聯不打算兌現出動空軍的承諾,這就意味著志願軍將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作戰,這讓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不得不重新考慮出兵問題。12日毛澤東電示已赴東北的彭德懷:「十三兵團各部仍就原地進行訓練,不要出動。」13日毛澤東召集進京的彭德懷、高崗以及其他政治局委員開會,再次討論出兵援朝問題。經過深入討論,認為即使蘇聯不出空軍支援,我們仍應出兵援朝。會後,毛澤東給周恩來去電,通告會議決定。至此,出兵援朝的決心最終定了下來。

1970年10月10日,毛澤東對來訪的金日成說:「那時候,我們雖然擺了五個軍在鴨綠江邊,可是我們政治局總是定不了,這麼一翻,那麼一翻,這麼一翻,那麼一翻,最後還是決定了。你不説明,怎麼辦啊?不僅你們沒有發言權,我們也沒有發言權了。」毛澤東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作出過許多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戰略決策,但都沒有像決策出兵援朝這麼難。

難在哪里?主要是四個問題。首先是利害權衡。戰爭必有損害,出兵援朝帶來的損害顯而易見,不僅有可能把戰火引到中國本土,而且更主要的是會遲滯中國業已開始的經濟恢復進程,甚至會使這個進程歸於失敗,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將引起民族資產階級和一部分人的不滿,動搖國家的政治基礎。毛澤東看到了這一點,但認為不出兵損害更大。他說:我們急切需要和平建設,如果要我寫出和平建設的理由,可以寫有百條千條,但這百條千條的理由抵不住六個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現在美帝的侵略矛頭直指我國東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鮮搞垮了,縱不過鴨綠江,我們的東北也時常在它的威脅中過日子,要進行和平建設也有困難。所以我們對朝鮮問題,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還凶。它要把三把刀插在我們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們的頭上,以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們腳下。天下有變,它就從三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就是說,中國置身事外,眼下可以避免與美國發生直接軍事對撞,繼續執行自己的經濟建設計畫,但卻不能遏制國際戰略格局朝著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不能消除壓在自己邊境的戰爭威脅,甚至不能確保戰火不蔓延到自己的國土上來,最終還是會被迫捲入戰爭。抗美援朝以暫時的犧牲,換取長久而穩定的和平環境。所以,毛澤東在10月13日給周恩來的電報中說:「我們認為應該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而且要早參戰,如果等朝鮮徹底垮了,中國再想出兵就沒有理由了,也沒有機會了,而只能做在境內迎戰美軍的準備。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國在戰略上將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

還有一個是蘇聯軍事援助問題。中國對蘇聯有三個要求:一是儘快出動空軍,提供空中掩護和支援;二是供給武器裝備,提升志願軍裝備水準;三是供給武器裝備最好用租借或貸款的辦法,以減輕出兵援朝給國內經濟造成的壓力。蘇聯答應提供武器裝備,並同意採取信用貸款的方式支付,但不同意立即出動空軍。彭德懷回憶說:「周總理、林彪赴蘇聯,蘇聯答應出槍、炮、彈……但不出動飛機。毛主席這時候就以此為由又問我,可不可以打,蘇聯是不是完全洗手?我說:‘這是半洗手,也可以打。’最後是毛主席講:‘即令打不過也好,他總是欠我們一筆賬,我什麼時候想打,就可以再打。’」出兵援朝雖然是應蘇聯和朝鮮的要求,但卻是基於中國自身戰略利益獨立自主作出的鄭重決策,蘇聯「半洗手」也好,「全洗手」也好,這一仗已是箭在弦上,即使打輸了,中國也取得了朝鮮半島事務的「發言權」,可進可退,戰略上處於主動地位。因此,不管蘇聯出不出動空軍,中國出兵援朝決心不變。

再一個問題是,有沒有勝算的可能。志願軍的裝備和美軍裝備相比,差距甚大。美軍是一支高度機械化的現代軍隊,而準備入朝參戰的志願軍卻基本上還是小米加步槍,火力、突擊力、機動力和後勤保障力都遠落後於美軍,特別是美軍有強大空軍,掌握著制空權,能有效壓制地面行動。毛澤東後來對金日成說:「過去我曾經同跟著你們軍隊到過南朝鮮的中國新聞記者談過話。我問他,究竟美國的炮火和空軍殺傷力哪個大?據他說,主要殺傷力還不是空軍,還是陸軍。我說這樣就好辦了,因為我們沒有空軍,有的只是陸軍。」毛澤東對自己的陸軍充滿信心,認為陸軍同陸軍較量,志願軍並不一定處於下風。因為,戰爭並不僅僅是物質力量的較量,更是精神力量的較量,人心、士氣以及指揮能力可以彌補武器裝備的差距。毛澤東相信,擁有高昂的戰鬥精神、豐富戰爭經驗以及高超指揮藝術的志願軍,是可以打敗「鐵多氣少」的美國軍隊的。

第四個問題是,中國一旦參戰,戰爭能否被控制在朝鮮半島。毛澤東一開始就想到了這個問題,認為這取決於志願軍能否在朝鮮境內殲滅美軍。如果做到了這一點,朝鮮問題便在事實上解決了,即便美國會在很長時間內不承認失敗,甚至與中國公開作戰,但戰爭的規模不會很大,時間不會很長。最不利的情況是兩軍打成僵局,美國使用其空軍轟炸中國許多大城市和工業基地,使用其海軍攻擊中國沿海地帶。毛澤東對戰勝美軍有信心,因此認為有把握把戰爭控制在朝鮮境內,最不利的情況可以避免。定下出兵決心後,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請示是否把地處沿海城市的航空學校遷往內地,毛澤東批示「不要遷移」,正是表明這樣一種信心。而這種信心,對於定下出兵決心也是至關重要的。

部署第一次戰役

在最終定下出兵決心後,朝鮮戰場的態勢已非常嚴峻,美、韓軍的進攻速度超出預想。毛澤東曾預估美、韓軍越過三八線後會停留一段時間,因此設想志願軍入朝後,在平壤至元山鐵路線以北,德川至寧遠公路以南地區,構築兩至三道防禦陣線,先打防禦戰,殲滅小股敵軍,把敵軍阻止在北緯40度線以南,不讓其進入中朝邊境地區;如果敵軍固守平壤、元山,我軍也不去進攻,待接收了蘇聯武器裝備並完成訓練後,再配合朝鮮人民軍舉行反攻,這大概要在6個月以後。中央軍委據此擬定了志願軍入朝參戰的第一期作戰設想。

美、韓軍於19日攻佔平壤,之後分東西兩路放膽向中朝邊境進攻,僅3天時間就越過德川、元山一線,佔領了志願軍的預設防禦地域,抵近鴨綠江邊。而19日這天,志願軍才剛剛開始入朝,顯然,執行第一期作戰設想已不可能。

美、韓軍進攻速度雖然很快,但有一個致命弱點,即對中國出兵一無所知。麥克亞瑟認為中國根本不可能出兵,而且錯過了出兵最佳時機,戰爭已接近尾聲,下一步的事情是安排佔領和撤軍。美軍一線部隊也都準備趕在「感恩節」前回家,不認為還會有重大戰事。

戰場情況變了,作戰指揮隨之改變。毛澤東根據敵軍的進攻態勢和懵然無知,重新部署第一仗。志願軍入朝後的幾天內,毛澤東一日數電,與位於前線的彭德懷、鄧華等人交換意見,指示志願軍行動。毛澤東確定的總原則是,「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一切從戰場實際情況出發,高度機動靈活,既不做辦不到的事,又要盡最大努力去爭取勝利。

第一,將預設地域組織防禦調整為運動中殲敵。志願軍入朝當天,毛澤東致電各中央局領導人,告之:「志願軍決於本日出動,先在朝鮮北部尚未喪失的一部分地方站穩腳,尋機打些運動戰,支持朝鮮人民繼續奮鬥。」戰役方針不再是陣地防禦而是運動戰。在21日2時半的電報中,毛澤東明確指示要準備殲滅敵2至3個師,並指示重點放在西線,東線的主要任務是打阻擊。1個小時後,毛澤東又去電指示:「現在是爭取戰機問題,是在幾天之內完成戰役部署以便幾天之後開始作戰的問題,而不是先有一個時期部署防禦然後再談攻擊的問題。」明確指示放棄以組織防禦為主的第一期作戰設想。隨後,毛澤東又去電指示:控制妙峰山、小白山等制高點,隔斷東西兩敵。晚8時,毛澤東再次去電指示:如我軍趕至德川時間來不及,「似以在熙川附近地區部署伏擊為宜」,將作戰地域由40度線以南調整為40度線以北。23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鄧華,進一步明確指示:待敵進到熙川時,我軍分數路出發包圍攻擊之,以全殲為原則。隨後又指示:將熙川、溫井、龜城一線以南地區讓給敵人,誘敵深入山地然後圍殲之。

第二,先打韓軍再打美英軍。韓軍貪功心切,脫離美英軍分兵冒進,其第6、第7、第8三個師態勢突出,而且韓軍戰鬥力遠遜於美英軍,屬於好打之敵。毛澤東緊盯敵軍進展,精確掌握其各部的戰場位置及其間隔,隨時向前方通告情況並調整部署。21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根據韓軍孤軍冒進的情況,指示從殲滅韓軍三幾個師入手,爭取第一仗的勝利,扭轉朝鮮戰局。22日,毛澤東進一步指示,按照在博川、軍隅裏以北殲滅韓軍第6、第8兩師來部署第一仗。23日毛澤東電示彭德懷、鄧華,此戰役「總以利於以主力插到敵人的後面和側面,全殲六、八兩師為原則」。26日毛澤東去電批准彭德懷提出的作戰方針,再次重申「我軍第一個戰役須確定以殲滅上述三個偽軍師為目標,分為幾個大小戰鬥完成之,然後再打美英軍」。先打韓軍的好處,就是中國兵法所說的「攻堅則瑕者堅,乘瑕則堅者瑕」,從弱點打起,強點也會變為弱點。

第三,充分利用敵未料到的突然性。毛澤東為第一仗定下一條方針,即「利用敵人完全沒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殲兩個、三個甚至四個偽軍師」。怎麼做到這一點?一是隱蔽我軍意圖和行動。毛澤東特別強調志願軍開進的隱蔽性。毛澤東18日下達志願軍入朝命令,要求「渡河部隊每日黃昏開始翌晨四時即停止,五時以前隱蔽完畢並須切實檢查」,以嚴格保守秘密。在22日電報裏,毛澤東提醒前線指揮員,選擇路線要隱蔽,避免被敵人過早發現。二是在展開中捕捉戰機。以快打快,是達成戰役突然性的重要途徑。毛澤東鑒於敵軍進展甚急,反復指示部隊開進既要隱蔽又要迅速,儘快到達指定位置,先敵控制要點,以爭取先機。

10月25日,志願軍第40軍所屬部隊在雲山地區與韓軍遭遇,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打響。志願軍各部很快發現,敵軍驕狂自信,以團營為單位分兵冒進,四處亂竄,聚殲整師有困難。彭德懷26日向毛澤東報告情況並提出:「我企圖一仗聚殲敵兩三個師甚困難,亦再難保守秘密。故決定以軍和師分途殲滅敵之一個團和兩個團(今晚已經開始),求得第一戰役中數個戰鬥殲滅敵一兩個師,停止敵亂竄,穩定人心,是十分必要的。」毛澤東批准了這個方針,要求:「我軍第一個戰役須確定以殲滅上述三個偽軍師(韓軍第1、第6、第8師)為目標,分為幾個大小戰鬥完成,然後打美英軍。」戰役總體方針不變,但根據戰場實際情況調整作戰部署,實行敵進我進,先打營團規模殲滅戰,在運動中各個殲滅敵人。根據新的作戰方針,志願軍各部隊在開進中展開,在展開中捕抓戰機,從小規模殲滅戰打起,吸敵來援,再打大股敵軍。第一次戰役從10月25日開始,到11月5日西線部隊停止進攻,共進行了12天,全殲敵2個團又5個營,擊潰3個團又12個營,其中重創美陸軍王牌部隊騎兵1師,志願軍西線部隊壓到了清川江北岸,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靠近中朝邊境地區打回到了40度線,使其唾手可得的「勝利」瞬間化為泡影。

志願軍匆忙投入的第一次戰役,準備得並不充分,但打贏了,除了參戰部隊富有作戰經驗、官兵英勇頑強外,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戰役指揮做到了即時掌握戰場變化,根據戰場瞬息萬變的情況適時調整作戰方針,改變部署,搶佔先機,掌握主動,達成了戰役的突然性。同時,作為最高統帥的毛澤東給予了前線指揮員充分的靈活指揮權,給予他們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決斷的空間,調動和發揮了各級指揮員的積極性,實現了高度機動靈活。戰役打響後,毛澤東於27日邀王季范、周世釗來談政治和宗教的關係問題。周世釗問:主席今天為什麼有這種閒情來談宗教和哲學問題,朝鮮局勢不是很緊張嗎?毛澤東說:朝鮮局勢日趨緊張,這段時間我們為了討論這個問題,有很多天是睡不著覺的。但是,今天我們可以高枕而臥了,因為我們的志願軍已經出國了。這就是毛澤東的指揮風格,戰役方針一旦定下來,部隊按照戰役方針展開行動後,則放手讓前線指揮員根據戰場情況臨機處置。

連續實施第三次戰役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經過短暫休整,志願軍於11月25日即發起第二次戰役。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又是一敗塗地,12月7日大部退至三八線以南,倉促構築工整,組織防禦。志願軍逼近三八線。8日彭德懷致電毛澤東,請示說:「下一戰役十八九號可開始攻擊,估計月底可結束。如能殲滅偽第1、第6兩個師,美第24師、騎1師,或給以殲滅性打擊時,我即將進越三八線,相機取得漢城。如上述敵人不能消滅,或不能給以殲滅性打擊時,即使能越三八線或取得漢城,亦不易做。因過遠南進會增加以後困難,故擬在三八線以北數十裏停止作戰,讓敵占三八線,以便明年再戰時殲滅敵主力。」部隊已經連續作戰近兩個月時間,急需休整和補充,彭德懷的考慮在軍事上是適宜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但毛澤東不僅著眼於軍事,更著眼於政治。當時,要不要立即越過三八線,既是軍事問題,更是政治問題。三八線是二戰結束時美、蘇依據雅爾達會議期間達成的秘密協議人為劃定的,本來是美、蘇兩國受降的臨時分界線,但由於美、蘇地緣政治競爭以及意識形態對立而導致了朝鮮半島分裂,以三八線為界衍生出兩個嚴重對立的國家政權。1950年9月30日美、韓軍隊超過三八線,試圖佔領全朝鮮,事實上否認了三八線。當美、韓軍潰不成軍時,12月上旬美國開始尋求「停火」,並操縱聯合國通過決議,要求戰爭各方在三八線「停火」,限制中朝軍隊越過三八線。美國人在戰場失利的情況下,又撿起了被他們拋棄的三八線,給中朝軍隊南進設置政治障礙,為自己爭取喘息時間。

毛澤東接到彭德懷電報後,經過5天思考,於13日複電,指出:「目前美、英各國正要求我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因此,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之後,毛澤東又數電指示速越三八線。毛澤東在21日電報中說:「美、英正在利用三八線在人們中存在的舊印象,進行其政治宣傳,並企圖誘我停戰,故我軍此時越過三八線再打一仗,然後進行休整是必要的。」毛澤東在29日電報中再次強調:「所謂三八線在人們腦子中存在的舊印象,經過這一仗,也就不存在了。我軍在三八線以南或以北休整,均無關係。但如不打這一仗,從12月初起整個冬季我軍都在休整,沒有動作,則必引起資本主義各國甚多揣測,民主陣線各國亦必有些人不以為然,發生許多議論。」毛澤東設想,我軍結束第二次戰役後,不能給美、韓軍隊留下喘息機會,應儘快發起第三次戰役,把戰線推到三八線以南,爭取在三八線到三七線之間再殲滅一部分敵軍,然後用兩個月時間進行休整,之後再發起新的戰役。

毛澤東對要不要越過三八線,早在第二次戰役發起後不久就有了考慮。12月3日毛澤東在北京與金日成會談,指出:戰爭有可能迅速解決,但也可能延長,我們準備至少打一年。朝鮮方面也應作長期打算,並仍應以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敵人有可能要求停戰,我們認為敵人必須承認撤出朝鮮,而首先撤至三八線以南,才能談判停戰。最好我們不僅拿下平壤,而且拿下漢城,主要是消滅敵人,首先是全殲偽軍,對促進美帝撤兵會更有力量。美帝如承認撤兵,聯合國有可能在同意中蘇參加的條件下,主張全朝鮮人民在聯合國監督下,選舉自己的政府,但美帝和蔣介石一樣,諾言、協議都不可靠,故應從最壞方面著想。毛澤東預計到美國會玩弄「停火」,並明確表示停戰談判不能按照美國設計的步子走,而應該在有利於我情況下開始談判,這就要越過三八線,要佔領漢城,要殲滅敵人更多有生力量。也就是說,三八線的廢立,不能由美國單方面說了算。再有,我軍此時作戰還是以驅趕美國軍隊出朝鮮半島為目標,這也決定了不能在三八線止步,否則便是主動放棄了徹底解決朝鮮問題的權力和機會,這不僅在軍事上將處於被動,而且在政治上也將處於被動。

12月31日,中朝軍隊從西起臨津江口、東至麟趾的200公里寬大正面,向「聯合國軍」的三八線防禦陣地發起進攻,不到一天時間便全線突破,1951年1月4日進佔漢城,8日進抵三七線附近的水原,把戰線向南推進了80—110公里。鑒於敵撤退速度很快,誘我向南意圖明顯,加之未能殲其主力,故於8日結束第三次戰役,部隊轉入休整。此時,美軍已瞭解到我軍後勤補給能力弱,在遠離後方的情況下作戰行動只能維持1周左右(所謂「禮拜攻勢」),因此乘我軍尚未得到補充之機發起反攻,打亂了我軍休整計畫,我軍被迫於1月25日實施第四次戰役。第四次戰役打得非常艱苦,前後歷時近3個月,先是進攻,後轉入節節阻擊,最終把戰線穩定在了三八線附近。

(黃旭迎/文)